张信离开燕王府后,便让马夫驾车回家。
通过刚才朱棣的表情,他基本已经确定,朱棣定然知晓朱平安的真实身份。
甚至,朱平安极有可能与死去的太子有莫大的联系。
“难道朱平安是太子的私生子?”
“但即便是私生子又怎会与太子长得一摸一样?”
“除非......”
忽然,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在张信脑海中冒出。
那就是太子死而复生了!
但很快这种离谱的想法便有又被他压了下去。
张信摇了摇头,自嘲一声,“人死怎么可能复生,而且纵使朱平安就是太子,那又岂会如此这般年轻?”
“倘若朱平安真与太子有所关联,那今日我观朱平安又与燕王关系的密切。”
“明日张昺,谢贵等人准备谋取北平一事,岂不是会祸及到朱平安?”
再一想到明日张昺等人即将对付燕王朱棣,张信心中却是五味杂陈,虽说今日张玉,朱能二人在燕王府内,大肆傉骂他。
但他却并不怪他们,若是将他换做张玉,朱能,恐怕也会这样做。
自从今日来到北平,不论是朱平安一事,还是燕王一事,令他的心情可谓是沉重无比。
怀揣着沉重的心情,在马夫的提醒下,他回到了自家母亲所居住的地方。
刚踏入门中。
他便见到一名身穿朴素老迈的妇女,正在浇灌着小院中种着的蔬菜。
看到这一幕,张信眼含热泪,喊道:“娘!”
妇女在听到熟悉的声音,略显浑浊的双眼,也一下变得通红无比。
多年了......她都已经不记得多少年,没有再听到这声叫喊了!
她颤抖着身躯,缓缓朝着张信走去,“回来了!儿子回来了!快,快进屋坐,娘给你准备吃的去。”
夜幕降临。
张信看着面前的满满的一桌菜,虽说已经多年吃到自家母亲亲手做的饭,但不知为何,却偏偏一点食欲都没有。
张母似乎看出了张信的反常,询问道:“吾儿,可是有所忧?”
张信犹豫片刻,并未告知实话,而是说道:“儿子统兵鞭策,焉能无忧?”
张母明显不信,摇了摇头说道:“汝非此忧,吾乃汝母,焉不知吾儿?”
“哎!”
张信长叹一声,深知瞒不过母亲,便说道:“陛下密旨,令吾等明日捉拿燕王。”
“且儿子今日还曾见到一子,长相与曾经死去的太子一摸一样,此子又与燕王关系莫逆,儿子不知如何处之。”
听闻此话,张母瞪大了双眼,旋即突然大喜道:“当年你父亲总说,王气在燕,且你今日又见到与太子容貌一样之人伴随燕王左右。
燕王若无王气,又岂会得此人相伴?”
说到这里,张母继续补充道:“吾儿若尊皇上秘旨,未来定会招惹灭门之灾。”
张信脸色骤然一惊,心中逐渐有些恐惧了起来。
张母见此便不再言语,她知晓儿子定然能够想明白。
就在这里,一直陪同张信的手下,忽然站在门外的禀报道:“张大人,北平布政司张大人来信。”
“母亲,儿子先处理一下事情。”
张信起身告退,而后走出门外接过书信。
上面写到,明日晨时张昺,谢贵等人将会抵达北平,随行大军也于午时抵达,令他明日午时,配合大军驻守北平九门。
“让我去配合?”
张信看完书信后,心中愤怒无比。
明面上虽说让他配合大军驻守,但何尝又不是张昺放心不下他?
都到了这个关头,张昺不想着共同对敌也就罢了,居然还仿着他!
“果然,母亲说的没错,王气在燕。”
心中如此想着,张信心中也有了决断,他将熟悉递给手下,说道:“你将书信送给布政司大人,并说在下知道了。”
“是!”
待那人离去后,张信直接人马夫准备车辆,前往燕王府。
燕王府。
“王爷,张大人求见!”
书房中,朱棣皱着眉头听着面前郑和的话。
今天午时不是才见,怎么这张信又过来了?
难道又是来问朱平安的事情?
想明白这点,朱棣直接摆了摆手,说道:“不见!”
郑和退下。
姚广孝笑道:“王爷,为何不见上一见?”
“明日张昺就要抵达北平,本王没工夫见他。”
朱棣摇了摇头。
旋即,二人再次商讨起,明日的布局。
一个时辰后。
郑和再次来到书房,苦笑道:“王爷,张信依旧赖在府外不走,并说不见到王爷,今日就一直守在门口。”
“那就让他的一直等着。”
朱棣一脸不耐的说道。
这时一旁的姚广孝出言道:“王爷不如见一见吧,说不定真有什么事不成?”
朱棣想了想,点头说道:“那便带进来吧。”
很快。
张信便在郑和的带领下,来到了书房。
“参见燕王殿下。”
“有什么事情赶紧说,本王没那么多时间陪你!”
“是!”
张信拱了拱手,也不再墨迹,直接便将张昺明日抵达北平一事,以及随性的一万五千大军驻守北平九门一事说了出来。
听完张信的话后,朱棣沉默了起来,站在桌子旁,手指不停敲动着桌子,似乎是陷入了思考当中。
大概一分钟过后,朱棣这才抬起头,看向张信问道:“你今日给本王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张信似乎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辞,毫不犹豫的说道:“末将之前本就是殿下旧部,如今不过是想重回殿下麾下罢了!”
“还请殿下收留!”
说完,张信直接单膝跪地。
“呵呵,有意思,真有意思!”
朱棣冷笑一声,眼神上下打量着张信,说道:“本王只不过是一个无权无势的藩王,你投靠本王,对你又有什么好处?”
张信回道:“末将不需要任何好处,只求王爷告诉末将,朱平安的身份即可!”
这下朱棣算是弄明白了。
张信这是因为朱平安才投靠他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大哥你都离世六年,如今重新进入他人视野,便能在未确定身份的情况下,引得他人投靠!”
“本王真是自愧不如啊!”
朱棣心中是既羡慕有有些嫉妒,但更多的却是为了朱平安而感到开心。
念及至此,他也懒得墨迹,而是点了点头,说道:“关于朱平安身份一事,明日你便会知晓。”
“既然你诚心投靠本王麾下,那便和本王一起商讨明日的准备吧。”
“郑和你去将张玉,朱能二人叫来!”
.......
.......
.......
(新人新书求鲜花评价!)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