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误诊误治(转帖)

对待误诊,不能雾里看花情感用事,更多地需要理性与冷静。所谓“误诊误治”,顾名思义,乃对病人施以错误的诊断和错误的治疗。

写下这个词,似乎有些可怕。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愿望讲,谁也不愿意生病时被医生误诊或误治。可是,误诊误治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每一所医院,每一个医生都有可能发生误诊。误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那么,现在医生看病,误诊误治率高吗?

根据全国专门研究误诊误治的医学杂志《临床误诊误治》相关资料统计,近30年来,尽管医学科学飞速发展,新的断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疾病的总体误诊率始终在30%左右徘徊。——也就是说,每100名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大约有30人左右曾被误诊。这么高的误诊率,谁还敢到医院去看病!难道我们的医生水平就差到这种地步吗?

不,误诊不仅和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关,它所牵涉的问题很多,它是医疗工作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而且,不同的疾病,误诊率不同;相同的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误诊率也不相同。

人体,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密的“物体”,对人体奥秘的探索,是千百年来科学家苦苦追寻的目标,远没有终结。人类所患的疾病,如大千世界般纷繁复杂。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同样的疾病表现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就有着不同的症状、不同的体征;而同样的症状,出现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就可能是不同的疾病;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同病异症”和“同症异病”现象。目前,被医学界确定的疾病就近两万种之多!而且,新的疾病还在不断地被认知被发现,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这么复杂的人体,这么复杂的疾病,还有社会条件、技术水平、工作经验、诊疗设施不尽相同的医院和医生,又怎么可能做到诊断万无一失呢?于是,就有了误诊的存在。

误诊误治是个古老的医学话题。自从医学开始形成,就有在当时条件下诊断和治疗是否正确的问题。医生们对误诊误治现象的研究,也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如各种诊断学理论和方法的出现,就是为了减少和避免误诊。这是从正面来认识疾病的。我国有不少古代医学家在其晚年编著的医案中常常以误诊教训告诫后人。如清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明代的《医家误》及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等,这些文献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以纠正错误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专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