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李彤以为。
苏晨这么火,给他发私信的人这么多。
自己发出信息后苏晨肯定不会看到。
本来自己发那些话,也不是想让苏晨回复自己。
只是单纯想表达自己的心情罢了、
没想到苏晨不仅看到了。
还记在心上了。
而且就还这么创作了出来。
李彤显然被惊到了。
“我的天!这不是我跟苏晨留言的教授的故事吗?!”
“原来苏晨大大的这首歌,是为了张教授写的?”
“五分钟创作一首歌。太厉害了,歌词还这么绝!!”
视频中,苏晨这才缓缓开口。
而此时再听《千里之外》的李彤。
脑海中浮现着下午张教授落寞的身影和空荡荡的小屋。
泪水忽然如决堤一样涌出。
苏晨大大这个写的。
简直太牛批了!
李彤哭红着眼,对苏晨这个平易近人的爱豆好感又升了一大步。
从今天开始,她要做苏晨的铁杆小迷妹。
像苏晨这么有才华又人品好的歌手。
必须要有更多人支持才行。
......
凌晨一点的时候。
《千里之外》的歌曲话题讨论热度已经破了一亿!
上一首讨论度破亿的歌曲。
还是某热门电影爆火之后的主题曲。
而那首主题曲的破亿战绩。
是在发布后的30天内累计热度。
这次破亿的记录。
却是在苏晨唱《千里之外》后的24小时内。
确切地说都还没有24小时。
就已经达到了如此火爆的地步。
除了歌曲本身的品质高之外。
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千里之外》的到了很多官媒和大v的转发。
要知道。
大v转发一条围脖后。
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获得上万的评论与转达。
而围脖的规则是,官方账号的流量要比个人账号要高。
因此一经官媒转发后。
这条围脖的流量曝光有多大不言而喻。
所以这一首歌只会比上一次更火。
而在无数转发《千里之外》的博主里面。
一个认证为“帝都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源”的博主。
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注意。
原因无他。
只是这个教授和其他娱乐博主不同。
作为顶级学府的中文系教授。
他平时和娱乐圈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基本都是在央视、华人传媒等这些国家平台活跃。
这条名为#中文教授李源转发千里之外#的热搜意外走红后。
围观的网友们纷纷纳闷。
教授这一板一眼的人设这是崩了吗。
开始关注娱乐圈了?
很难想象李源教授和娱乐圈能有什么联系。
很快,网友们发现了李教授对于这首《千里之外》的关注点。
并非因为他好听。
而是因为他的歌词太绝了。
李教授在围脖中写道:
“很难想象,一首即兴创作的歌能有如此高的作词水准。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在听到这首歌第一句话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了。”
“之前我是从不关注任何流行歌曲的,我身边的朋友都认为我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实际上我不下换听歌只是因为现在的歌都太口水了!一点语言的美感都没有,听歌简直就是侮辱我的耳朵。”
“直到我听到这首《千里之外》,无论是旋律还是作词都惊为天人。我只能说,这首歌的歌词太深刻。我已经连夜做成课件了,就算把他编进教科书里都不为过。”
看到李源说要把苏晨的《千里之外》歌词编进大学中文系教科书。
网友们惊呆了。
李源这话,绝对不是随便说说。
他本来就是国家教材审计组的头把手。
只要他觉得教材有问题或者要改变迭代。
随时可以重新编纂。
他有这个权利。
关键是由此可见。
李源对《千里之外》这首歌的歌词有多欣赏。
不仅发了大段的围脖去夸赞。
甚至是想把它编进中文教材里,作为教材去传播!
深夜看到这个新闻的网友们惊呆了。
合着我不是在听歌。
是在背课文呢??
评论区里,无数全国各地的打工仔们笑骂道:
“没想到初中学历的我,有一天也能接触到大学的教材。”
“哈哈哈苏晨这是跨行打击啊。”
“苏晨:我随便写的而已,勿cue。”
教授的一番话,将大家的注意力全都拉回到了歌词上。
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也开始分析起这首歌的歌词来。
一时间,让无数知道这首《千里之外》的网友们。
顿时对这首歌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
网友们越品,越觉得歌词背后没有那么简单。
这首歌的歌词远远不止文采这么简单。
再结合之前苏晨唱歌之前说的那个故事。
网友们猛然惊呼:
《千里之外》一定有故事原型!
大家开始纷纷猜测:
“这个歌词太细腻了,描绘的故事太宏大了,真的不是真人真事吗?”
“一定没有这么简单,我感觉肯定有故事原型。”
“我也这么觉得,这个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那主人公怎么也得在八十多岁了吧!”请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