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听完孙悟空的话,顿时彻底慌了神。
仔细想想,孙悟空之言,句句在理:如来佛手下,就没有一个菩萨、金刚,是靠着佛法修为精深,或是对佛门有贡献,而取得的高位之人。
别谈什么贡献,那都是扯淡,石磨谁去拉,它都会转。
是不是领导的亲信之人、心腹马仔,才是决定他地位的关键所在!
往往能力越大,但偏生不是如来佛的亲信之人,越是死的快,死的越是难看!!
站好队,才是真正的能力。
像那些灵吉菩萨、迦叶、伽傩,他们要么一出来就是菩萨果位,要么就是如来身边的近臣,深受如来佛祖的信任和器重。
而真正佛法精深之人,当数以前的金蝉子、地藏王菩萨。
但他们不是被贬斥,就是被丢到尘世之中,去没完没了的“被轮回”。
灵山方面还对此大肆宣传:这是一种修行,是灵山在考验他们的佛心佛性....吧啦吧啦一大堆冠,看似冕堂皇的说辞。
这些理由,哄那些小白去吧!
“大圣,我该如何做?”
六耳猕猴心心念念的事业,骤然崩塌,从准备“干事业”,一下子变成了“干到失业”。
哦豁,六耳猕猴骤然没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不是你该怎么做。”
孙悟空笑道:“而是你准备如何做!”duqi.org 南瓜小说网
“我,我愿意跟随唐长老,一路西去。”
六耳猕猴现了本相,“噗通”一声,跪在孙悟空脚下:“我想明白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愿意一路跟随,只愿尽力做好身边事,不管后日成甚功果。”
“好,起来说话。”
孙悟空微微一笑,伸手凌空虚扶一下。
那六耳猕猴顿觉一股不容抗拒、温和但又极其强大的力量,把自己浑身上下紧紧包裹,不由分说的将自己托了起来。
孙悟空随即收了结界,与六耳猕猴二人,同奔唐僧借住的农家而去。
路上,孙悟空暗想:自己总算又策反了一名对手,那系统给自己的奖励,也愈发多了许多。
这六耳猕猴,虽说已经有跟随之心,但尚需好生调教一番,直至他对自己死心塌地了才好。
等到了那时,再给他一些天材地宝,助他提升修为。
嘿嘿,自己手头上,又平添得力干将也!
想想都觉得飚倍儿爽!
~~~~~
不多时,二人到了中途草舍人家。
沙和尚看见,急请师父拜门迎接。
孙悟空道:“小唐,前日打你的,乃这位‘假打者’六耳猕猴也。幸他如今迷途知返,愿意跟随你西去,你今须是收留于他否?
唐僧略一沉吟,沙僧赶紧开口劝解:“师傅啊,老话儿说‘前孽旧债,当一笔勾销’。
冤家宜解不宜结。
这位猴头本事不凡,一路上帮忙魔障未消,必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哪怕是干仗,也是一个好帮手啊。还望师傅休再嗔怪于他。”
唐僧微微一笑,扭头看看沙僧:“悟净啊,你也学会了,在为师面前玩心机了么?
也罢,为师就收下他罢,也好让你尝尝,有师弟可供你驱使的滋味儿。”
六耳猕猴大喜,“噗通”一下子跪倒在唐僧面前,“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嗵嗵嗵”三个响头磕完,六耳猕猴抬起头,“还请师傅赐下法名。”
“你如今还算不得我的入门弟子。”
唐僧道:“就且先叫你‘小六’罢。以后若是你潜心向佛...向着为师,再赐法名不迟。”
小六正拜谢时,只听得正东上狂风滚滚!
众人举目视之,乃猪八戒背着两个包袱,驾风而至。
呆子见了唐僧,躬身回禀道:“弟子前日别了师父,至花果山水帘洞寻得包袱。果见一个‘假唐僧’、‘假八戒’,都被弟子打晕,原来却是两个猴身。
俺老猪入里面,找了半天,方寻着包袱。当时查点,一物不少。
遂驾风转此,请师傅盘查财物可在?”
又见一陌生人,恭恭敬敬站在唐僧身后,遂开口问:“你是何人?”
沙僧把真假孙悟空之事,连同六耳猕猴皈依唐三藏,都说与猪八戒听。
猪八戒闻言,也是欢喜不禁。
唯有孙悟空在一旁,盯住猪八戒冷笑道:“区区水帘洞里,能有多宽堂,还需你找半天?不会是趁火打劫,在翻检里面的财货罢?”
猪八戒脖子一梗,怒道:“猴哥你说的哪里话来?俺老猪是那等人么?”
沙僧,于与姗姗来迟的龙三太子齐声道:“是,八戒你就是这等人!”
原来,那水帘洞积累多年,里面也是积攒了不少金银。
那猪八戒贪财,趁水帘洞无人奈何得了自己之机,大肆搜刮,果然得了不少钱财。
返回路上,那猪八戒顺路回高老庄,卸下多余的财货。
顺便,还折腾了那肥肥壮壮的高翠兰一个时辰。
这才心满意足的,背着包袱,前来报道。
孙悟空对此心知肚明,但也不想与这夯货计较。
风波平息,众人都照旧合意同心,洗冤解怒。
遂谢了那村舍人家,放下一些酬谢之资,整束行囊、青牛板车,依旧找大路向西而行。
~~~~~
话说唐僧等人,离了那荒郊野岭,欣然上路。
行经一个月程途,正是春深花放之时,见了几处园林皆绿暗,一番风雨又黄昏。
唐僧喝住青牛:“徒弟啊,天色晚矣,又该往哪条路上求宿去?”
沙僧笑道:“师父放心。若是没有借宿处,我三人都有些本事,叫八戒砍草,小六扳松。
俺老沙会做些木匠活儿,就在这路上搭个蓬庵,好道也住得年把。
三太子会闷饭,猴哥会炒菜,有吃有喝有住处,师傅你慌个怎的!”
猪八戒道:“沙师弟啊,这个所在,岂是住场!满山多虎豹狼虫,遍地有魑魅魍魉。白日里尚且难行,黑夜里怎生敢宿?”
如今叫做小六的六耳猕猴道:“八戒师兄!你怎地越发不长进了?不是俺小六夸海口,只我手中这条棒子,揩在手里,就是塌下天来,也撑得住!”
师徒们正然讲论之时,忽见有一座山庄距离不远。
唐僧笑道:“好了!不需自己忙活,有现成宿处了!”
徒弟们问:“在何处?”
唐僧指着前面道:“那树丛里,不是个人家?我们去借宿一宵,明早好走路。”
言罢,唐僧欣然催促大青牛,疾步至庄门外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