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们义愤填膺。
“怎么能这样?”
“我去,我们大明在内讧,而倭寇在疯狂进攻?”
“这简直是祸国殃民。”
严嵩淡淡一挥手道:“幸好!”
他正色道:“本阁老已经提前派出两只舰队,倾巢出动,在福建的福州一战中,彻底粉碎了两只倭寇大军的图谋。歼灭倭寇4万余人!消灭战船900多艘!徐海、来岛索景被打得抱头鼠窜,已经逃到了远海上!”
“哗!”
万众齐声发出振奋的惊呼声,人人脸上都是喜色满满。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区区三天,居然成为了抗倭战争的一次重大胜利转折点。
本来是王本固挑衅严嵩,使得大明内讧,给倭寇创造了进攻机会,却被严嵩反过来利用,麻痹了倭寇,成功创造了一次辉煌的大胜!
4万多倭寇被歼灭!
这可是有史以来,倭寇受到最大的一次打击。
徐海,来岛索景,一蹶不振。
万众欢呼起来。
就连那些对【国富论】,持有怀疑态度的读书人,也纷纷站起来,替严嵩欢呼。
在此时此刻,他们没有阶级之分,只有一个身份。
大明人!
他们都是大明人!为大明的强盛而欢呼!
严嵩淡淡道:“各位,请看我的身后!”
他一挥手。
一艘巨大的风帆战列舰,缓缓行驶过万松书院外的江面。
万松书院,坐落在长江之畔,可饱览长江美景。
“大家看到了吗?”严嵩动情道:“这就是粉碎了徐海来岛索景的强大倭寇,给我大明带来荣耀和安全的功臣——风帆战列舰!”
万众欢呼。
南京读书人、商人、百姓们,都在以热切的目光,凝视那一艘艘威武无比的风帆战列舰。
这一排排的战舰,威武,雄壮,炮口上百,光是看着就让人心潮澎湃。
正是这些先进的战舰,再一次为大明立下大功。
900多艘倭寇船只、40000多倭寇,就被它们全歼了!
如果没有它们的守护,没有严阁老的指挥,东南还会被这么多倭寇,祸害多久?
谁也不想生活在那种严酷的、朝不保夕的生活中,活在倭寇们的阴影压力之下。
在这一点上,不分阶级,不分士农工商,只要是南方人,就会发自内心,为这些威风凛凛、战功赫赫、领先世界的战舰,万众欢呼,高呼万岁。
“但是!你们知道,本阁老之前就有这种先进战舰的图纸,为何很长时间却不造?”
严嵩厉声道。
全场一愣,窃窃私语起来。
“啊?严阁老之前就有这种图纸?”
“对啊,既然这么先进,这么好,为何不造?”
“现在也不多啊。才5艘,建造它个几百艘,倭寇还怎么敢来?”
那东方白仿佛猜到了严嵩下一步的话锋,玉容一变!
“不愧是严嵩,果然不凡!”东方白心中苦笑:“这下可····”
严嵩等待全场议论一阵子,再突然大声道:“因为朝廷没钱!”
全场寂静。
“不会吧?”
“我们强大的大明,居然没钱到这个地步?”
“连一艘战舰都造不出来?”
严嵩看人们的注意力,已经渐渐入彀,开始带节奏,淡淡道:“你们知道,这样一艘船,需要多少银子?”
他没有等待,厉声道。
“连船带炮,400万两银子!”
百姓士绅们炸锅了。
“400万?”
“我去,一艘就400万?”
“简直是拿银子堆出来的啊。”
“难怪那么先进,造价上天啊。”
严嵩厉声道:“大家说的没错!这先进的战船,都是银子堆成的!你们说,没有国富,哪有强兵?哪有安全?哪有荣耀?”
众人人人面露沉吟之色,一声不吭。
只有严嵩慷慨激昂的声音,回荡在万松书院之上。
“赵武灵王强赵国,是靠胡服骑射,魏国强大,是靠魏文侯变法,秦灭六国,是靠商鞅变法,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朝代和国家的崛起,不是依靠变法,或者明君之治颁布的一系列制度!”
“国富论”严嵩斩钉截铁道:“就是今时今日,我大明在经济之上,需要改弦更张的方向!”
“啪!”
“啪啪!”
“啪啪啪!”
掌声如潮。
大明最下层的百姓们,农民、工匠、商人,三个最广大的阶层,纷纷点头。
治理国家大道理,他们不懂,但他们却深深懂得倭寇入侵的危害。
事实上,倭寇祸害东南,受害最深、最有切肤之痛的,就是这三个阶层。
“国富才能兵强!说得好啊。”
“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严阁老的改革,能让我们有钱,吃饱穿暖,能让国家有战舰,保护我们,还有什么不好?”
“严阁老,您的国富论,说的太好啦!”
“支持国富论!脚踏实地!反对夸夸其谈伪君子!”
人们山呼海啸,挥拳支持严嵩。
那些报社、杂志的记者,同样在振臂高呼。
就连一些爱国的士绅,也在价值400万的风帆战列舰,那辉煌无比的战果面前,情不自禁加入了欢迎国富论的队伍。
事实,胜于雄辩!
战绩,说明一切!
冒辟疆等复社公子,此时的“存天理灭人欲”,在无数民众的呼声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甚至猥琐虚伪。
东方白美眸中,闪过一丝无可奈何。
她很清楚,严嵩又赢了一场。
在这次东南的抗倭战争,让东南乃至天下的老百姓,看清楚了一点——富国强兵的好处。
东方白心中无奈,对死掉的王本固骂道:“猪队友!愚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