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九一年的春天,张家迎来了张宣承一脉的第一个孙女。小姑娘粉雕玉琢,发量惊人。一点儿都不像刚出生的婴儿,谁见了都喜欢。修妍父母,恨不得天天来看这个漂亮的外孙女。又是区别于张家人和她父母的欢喜,修妍郁闷到了极点。
自打张启悦出生,她和张国强的关系,就几乎降到了冰点。彼时的张国强,沉浸在得女的喜悦中,并未发觉妻子的变化。对于妻子为了身材,不给女儿喂奶的做法,他虽有不满,却也未多加反对。
反正家里现在喂着几只奶山羊,女儿也不会差口奶吃。想着孙子好歹还吃了百来天母乳,刘玉芝和沈素清,因此找修妍沟通过。可她执意如此,俩老太太也拿她没有任何办法。
九一年张启悦出生时,老张家的条件,比之前改善很多。光这一院子的蔬菜瓜果,还有俩老太太侍弄的鸡、羊,就大大改善了老张家的生活。
确切的说,自张兆嵘开始搞酱菜以来,老张家的桌子上,再未出现过黄的黑的主食。一切对于老张家来说,都在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不知道是哪位先贤说,人生十之八九都会不如意。张兆嵘不这么觉得。他觉得,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家庭,或是一个人,都会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转变和进步过程。
只要勤奋肯干,不往邪道上走,总有一天都能好起来。就是普通的小老百姓,有吃有喝有房住,还有活钱儿花。家里老的少的,没病没灾健康平安。这么些个大事儿都解决了,还咋能说不如意那?
就比如自家,家里老人虽已年迈,也有病痛缠身。可因自己这些做儿女的孝顺,照顾得当,都还健在。不知道要比别家好多少。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张兆嵘很开心,家中迄今还有四宝。一家人只要在家,早请示晚汇报从不间断,自也没让老人寂寞。
家大人是孩子的榜样,在老张家,孝顺这条尤为明显。张启徵豆大点娃,每天早晚都知道去老人屋里呆会儿。耍耍宝,逗的几个老人哈哈一乐。
就连张兆暨这种不爱说话的木头,也会在不上班的时候,特意抽时间到老人屋里坐坐。他话少,老家们理解。不过老家们问的问题,他还是都答。要么看着屋里不整洁了,给老人屋里打扫打扫卫生,归置归置。
可这事即便有张国强带领,修妍也没学会。她觉得这事完全没必要。还有就是老人屋里的味儿,她属实无法忍受。
对于老公的要求,她做的少,可牢骚却不少。原本张国强还想对此好好改善下,刘玉芝和沈素清自是苦口婆心的一顿苦劝。说媳妇有自己的事情干,老人也不计较,你又何必多这一道那?
其实说白了,老妯娌俩还是怕小两口因此不痛快。或是再因此闹出个隔阂啥的。隔阂不隔阂的,自张国强,到除张宣承以外,其他张家人真没有。
老头心里的隔阂,其实还是怨怪自己的大孙子,没有个长子长孙的样。在选择伴侣上只考虑了自身的喜欢,根本没考虑过家庭里的事儿。他是一个老传统的观念,就是觉得修妍没个大家妇的样子。
别说给弟妹们做一个榜样了,平常她连对于这些老人,也没有个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些张国强自然知道。他也想不明白岳父母都通情达理,为什么妻子会进门前后两个样子。
他也试图去改善来的。他在俩人都心情好,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找修妍沟通过。俩人是睡在一张床的合法夫妻,他觉得这个问题是可以沟通的。当然当场修妍就明确告诉了他原因。
答案吗,张国平听着很扎心。“就觉得你们一家太装了,都混到这步田地了,还不好好寻思挣钱,还供大学生那。你们家这几个老的,已经是混吃等死的材料了,你妈和你婶儿还这么经管。有这时间还不如多做点酱菜出去卖,好歹能多挣点钱。也用不着一分钱掰半儿花,让人看着都寒颤...”
听完这番话,国强沉默了,他不知道一家人这么过有什么不好。“还有你爸,有名教授那。当老师,当医生,拿着两份儿工资,每个月就往家拿回来那仨核桃俩枣。还没人家一个县医院的医生挣的多。人家随便收几个红包,都比他一年挣的多...
就这样了,还嫌我没文化那?”修妍说完,脸上还挂着一个轻蔑的笑容。可想而知,张国强听了此话有多扎心?“爸他们不是嫌你没文化,只是觉得你有时候不懂事。你看妈和婶儿也都不咋识字,可她们啥时候不是敬着老的,顾着小的了?
你吧,就是啥事情替自己打算的太多。别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不为你打算,你就觉得别人不对。说实话,我也觉得你自私。这和多少文化没关系,就是觉得你不太善良。
其实赚钱多少,这个问题不关键。关键是一个家庭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好好的在一起生活,谁多干点少干点,谁挣多挣少的看个人能力大小。
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为了挣钱,家里的老小都不管。任他们自生自灭。如果这个社会上的人,都照你这么想,这么做,得引发多少社会矛盾和家庭矛盾啊?再说了,钱只是一个体现个人价值的工具,它代表不了一个人的全部...”
“哈哈哈,打住吧你,张国强。你这个人啊,就是拼命咬着屎橛子打晃晃。你们一家都这样。你看这个院里住的教授,人家哪家不比你家过得好?
没本事就是没本事,还跟我这死犟死犟。不说别的,就你爸守着个现成的金山,都不知道咋挣钱。他的本事,换别人,早就不知道挣多少了?
就说这座院子,别的教授,都是现成直接住进来。你家那?就给你们一个填垃圾的坑,你爸拿回来八百块钱。光这房子盖起来,就花了两年多功夫,还是东挪西借才盖起来。说出去,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那...”
话说到此,张国强知道,沟通计划彻底失败。张国强嘬着牙花子,停住了话头。他发现他的妻子,不是不聪明伶俐,而是和他的聪明不在一个方向。不过想想,他也能接受。起码妻子现在不和他大吵大闹了,还又给他生了个如此可爱的小公主。
“算了,孩子都俩了,就这样往下过吧...”张国强还是选择了一个从善如流的做法。也再没有动过改变妻子的心思。他很清楚,有些想法和观念,已然刻在骨子里无从改变。只是张国强从没想过,为什么这些东西在妻子的骨子里,刻的会如此的深刻?
一年四季,张家春天来了个小公主,到了这年的冬月,家里就迎来了一个小公子。这个事说起来沈素清最高兴。她还啥都不知道那,她家大儿张国平,就给弄回来一个大孙子。这下也有人叫张兆嵘和沈素清,亲爷和亲奶了。
说起来,张家的儿女好像都是读书的好材料。张兆嵘想都没敢想,自己的俩儿子也能考上大学。他家大儿子张国平,干啥都早。算是开了个好头
哥姐们开蒙不算晚,他就更早了。也不管是谁,但凡读书学习,他都要跟上一脚。到他四五岁时,就开始吵着要上学。他个头太小,五岁吵着上学,张兆嵘怕他跟不上,硬是摁了他一年。弄得他上蹿下跳,天天在家给他妈、他大娘找事干。
到了六岁这年,张兆嵘忙的不能行,张兆暨对家里事从来顾不上。两妯娌实在是整不了他,一合计,就送他去上了学。没想到他还一路高歌猛进,在学习上从没有让家里操过心。
就连哥姐们时不时因为成绩不佳,挨他爸一顿胖揍的事情都轮不到他。也没有见他怎么好好学习,可是成绩却一直保持在全班前三。八零年冬天,因为张兆暨被借调到豫阳一附院,举家搬迁到了豫州。张兆嵘的工作,也暂时调到了豫州二建。
从张国平以上,几个孩子因为转学,成绩都多少有些起伏。说起来他还只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好似要让哥姐们难堪似的,他过年竟然考了双百。参加了豫州的一个什么书法比赛,还拿了个儿童组的一等奖回来。
老张家规矩历来如此,成绩不好会挨揍。在家和父母顶嘴,和兄弟姐妹吵架要挨揍。这个张国平不知道随了谁,他几乎避过了所有挨揍的事情。就连平常的调皮捣蛋,也都到不了挨揍的程度。
张兆嵘看着他哪哪都不对劲,可就是找不出揍他的理由。他也算争气,一路成绩都保持在全班前三。到了高中,人家就保持在全年级前三。他照比别人本来就小,因为成绩好,老师对他也很关照。
他确实在学习上不费劲,兴趣爱好也广泛很。到了他考大学这年,家里怕他压力大,还劝他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说。让他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结果到了八月末,张国平的录取通知书,就送到了老张家。
录取他的学校不错,是国内的老牌儿大学之一。可他选的专业,却是令老张家一言难尽。他的专业,竟然是该校极具争议的建筑工程系。
该专业在四十年代中期,由一位名仕倡议重办,可又因为战乱等不明原因停办。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期,因为国家需要,才又重办。据说当时的师资力量都成问题。九零年考上大学的张国平,除了这个学校的该专业,没有再填报其他志愿。
他报考的理由很充分。第一国家当时对这个专业的学生,有学费和生活费的专项补助。第二就是他热爱这个专业。在这方面,张兆嵘也有感觉。还有就是离家很近,他馋了的话,随时就能杀回来。
当时家里盖房时,是他高考前夕最紧张的时候。他上的豫阳一中,就在豫医大的附近。知道爸爸晚上带着老家的叔叔们赶工,他下了夜自习就往工地上跑。好不容易有个星期天,他也几乎从早到晚泡在工地,跟着叔叔们干活。
一家人都不知道他哪来的这股劲头。相关的知识,也没有人教过他,他就弄了个门儿清。张兆嵘在格局方面,不知道怎么安排时,还是他将草图画出来,跟张兆嵘讲才解决了难题。
似乎一切他都早有计划。张家四位也因为张宣承压着,就没有再对他的专业提出异议。可谁成想,他这么早就给自己弄了个家回来啊?
女方家条件没得说,父母都是南豫大学的老师。一个是美术系的,一个是音乐系的。就连俩人的结识,都因为他岳父母的专业。
这不得不说张国平在兄弟几个里,最多才多艺。上学后,除了体育,什么音乐、美术、书法方面的奖他都没少拿。连这些,张家人也没有见过他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