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纪录片

目前春秋娱乐的资金也算是正式突破了17亿,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当然是可以跟企鹅那边继续借款,而且直接就是60亿,不过目前来说,《琅琊榜》用不了那么多的资金,虽然说陆维舟对于所有的演员都没有亏待。

但是没亏待也不可能跟昆仑篇这样的大制作来比,而特效方面因为陆维舟只需要市场价一半的费用,他们的成本就更低了,而且很多特效甚至都不用拍摄了,毕竟有一些特效他们还是需要带着绿布拍摄的。

而陆维舟这里就简单的多了,只需要将前期的一些情形拍摄完毕之后,直接给对方,对方就可以将人物抠出来,这才是最牛逼的。

他们只需要拍摄文戏就可以了,而像是战场上面的一些特效,只需要拍摄主要的出厂角色,不需要去拍摄外景,也不需要动用大量的群众演员。

其他的历史电视剧,在一些大场面的时候,还是需要到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然后找大量的群众演员去拍摄的,不说别的,如此之多的人看似每天的费用不高,但是加起来就人不少了。

最普通的群演,跟着剧组跑那么远,你怎么也要给500一天吧?按照拍摄十天外景来计算的话,这些群演的路费,吃饭,住宿问题,平均每个人身上每天加150块不多吧?

这些加起来就是650一个人。动用100个群演,就是六七万。而像是这样的大规模群戏,100个人根本就不够,按照1000个群演计算,一天就是六七十万。

这里面意外险之类的也是要购买的,不然的话,出了事算谁的?

这还算是拍摄顺利的,实际上群演的戏份是最难熬的,尤其是大场面的戏份,往往一个冲锋的戏份准备几个小时,但是一个镜头就废了,重新来又得重新准备一两个小时。

几天磨完一场大规模的群戏已经算是很牛逼的了,所以很多时候,一些导演都直接用当地的普通百姓充当群演,给的钱不用那么多,尤其是一些背景的群演,要求也不高,当地的民众也乐的开心,大家都你好我好。

这都是最理想的状态,问题是,大规模的场面戏,不管是热武器战争戏还是冷兵器的战争戏,大场面是最容易出事的,也是导演们最头疼的,而现在陆维舟拍摄的《琅琊榜》这些东西都不需要拍摄,可想而知节省了多少事情。

当然,这也是因为《琅琊榜》的大场面有些多,陆维舟不知道的是,这个剧本跟原本的剧本可是有很大的区别了。

原来的那个剧本,那点特效镜头的话,基本都花费不了多少。

不过陆维舟拍摄的进度再快,估计也至少还得几个月,毕竟这是一部60集的长篇电视剧。

只是让陆维舟没有想到的是,苏轼这边的纪录片居然是最先拍完的。

“这么快吗?”当苏轼拿着纪录片的成片回来的时候,陆维舟还有一些惊讶。

“嗨,这还不简单,老板最近不少人都小瞧你,我觉得我不能给老板你拖后腿啊,所以我就调整了我们拍摄的顺序。虽然很多的美食都是需要季节的,但是我们好歹也是从秋季拍摄到了冬季,如果只是十二期的话已经足够了。”

“想一想我们汉唐的面积如此广大,在秋冬两季,寻找十二期食材那不要太简单!不过我觉得我们后面的一些摄制组要分成许多个部分,在全国各地开始跑了,有一些食材需要漫长的拍摄时间。”苏轼飞快的开口道。

“没问题,你这一次拍摄花了多少钱?”陆维舟现在也大方了许多。

“十二期一共花了大约2000万。”苏轼给出了一个不菲的价格。

“你还真是奢侈……。”陆维舟有些无语……他第一次听说拍美食纪录片能拍出去2000万的,换个其他的电视台的话,不要说2000万,就是200万估计都能够给拍满12期。

“舌尖上的汉唐和风味人间的拍摄成本比较高,烟火人生的拍摄成本就低得多了。因为烟火人生主要讲的就是汉唐的烧烤文化,各种各样的烧烤,这些食材的拍摄就是在各个地方寻找一些比较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店,一些开了十几年的老烧烤店就可以拍摄的出来。”

“所以这个成本自然就低得多,不过舌尖上的汉唐和风味人间的拍摄成本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配乐完成了吗?”陆维舟有一些好奇,配乐的工作最近一直都是王昭君在跟苏轼他们合作,陆维舟也没有时间关注,不过他倒是知道王昭君已经不仅仅研究古琴了,古筝,琵琶,长笛,萧等等她都有所研究。

而且不仅仅是研究,陆维舟还听过许多呢,不得不说,王昭君的天赋似乎除了那堪称无敌的容貌之外,几乎都是乐器上面了。

真的,她弹奏的很多音乐,可以让人入迷,甚至陆维舟不只是一次见过她弹琴的时候吸引小动物过来听了,这个真的很逆天,但是其他人却没有这个能力。

陆维舟觉得用李清照形容她的一个词简直是再贴切不过了,沉鱼落雁!

她真的是有这种能力,尤其是弹琴时候,她认真的时候,陆维舟看着看着就沉醉了进去。

说实话,也就是王昭君对娱乐圈不感兴趣,不然的话,以王昭君的容貌,真的要是进娱乐圈的话……不夸张的说,就冲这一张脸,王昭君就预定一个一线女明星的位置,真的,有时候你的颜值够逆天的话……真的是可以打破很多规矩的。

不过既然王昭君不愿意,那陆维舟自然也不能强求不是?而且反正他缺少个秘书,王昭君可以胜任啊,嗯,她对娱乐圈不感兴趣,陆维舟也不介意养着她啊,公司现在不缺钱,就这么大气。

“完成了,是皓月姑娘亲自弹奏的,高山流水。我一直以为这个曲谱失传了,没想到皓月姑娘居然会,而且是最为原始的古版本的,陆总你听了之后,绝对会震撼的。”苏轼直接竖了个大拇指,然后夸赞道。

陆维舟有些狐疑的看了看苏轼,有没有这么夸张?他可是听过了王昭君各种各样版本的演奏,额,虽然说演奏的时候,其实没怎么听曲,要么在看书,要么在看人,正经人谁听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