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落井下石

还有白起帮衬着,不会有什么问题。

所以,萧权先行离开这里,他要去会一会张瑾。

临走前,萧权问了甄好关押张瑾的地方,本来甄好要无影带萧权去,萧权说这里需要人手,他自己去就行。

甄好想了想,觉得萧权说得也有道理,于是给了萧权一个通行之物件,便由着萧权去了。

若是没有这个同行物件,即使萧权去了,说破天,甄好的人也不会放萧权进去。

守着地牢之人,向来只认物件不认人,除非是甄好这个少主亲临。

且说张瑾,坐在只有一缕光线的地牢里,牢里除了铺着一层稻草。

张瑾手里拿着一根稻草,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他在想,萧权这小子到底干什么去了,怎么还没来救他出去。

这小子,怕不是忘了他了吧?

隔壁牢房,传来张忠的喊叫声:“放我出去,放我们出去!”

“你们这些强盗!走狗!眼瞎的东西!赶紧放我们出去,否则等爷们出去,有你们好看!”

被抓进来没多久,软骨散的药力便弱了许多,张忠又有力气说话了。

这两句话啊,张忠来来回回说了不下二十遍,听得张瑾耳朵都起茧了。

被关进来的人,又不止张忠一个,这么多人,甚至张瑾都没哼唧一声,怎么张忠就这么聒噪,不停地在这里叭叭叭。

放狠话有用的话,还要那么多武者,那么多将士干什么?

真是没脑子。

张瑾真是想不明白,张忠这般聒噪又浮躁之人,魏千秋怎能会看上他?

这样的人,一看就成不了事。

不过,说来也奇怪,以前张瑾怎么没发现张忠是这样的人?www.)

甚至来牧云州的路上,一直到遇到萧权和白起前,他都中规中矩的,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性格来。

怎么一看到萧权和白起,张忠就变了个人似的,完全沉不住气,完全没有一点侍卫该有的样子,跟骂街的泼妇没什么区别。

想来想去,张瑾觉得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张忠求上位之心太过强烈了,他太想在魏千秋面前好好表现,太过想立功。

以至于一看到萧权,加上被萧权和白起刺激一下,便彻底沉不住气了。

换句话说,张忠以为有魏千秋当靠山,他就可以飘了。连自己几斤几两都摸不清了。

真是不自量力,就他这点道行,连给萧权提鞋都不配,还妄想整垮萧权,简直痴心妄想!

张忠的声音刚消停了一会,又响起来了,沙哑得像只鸭嘎嘎叫,还在叫。

张瑾不由眉头一拧,太他娘的难听了!

“张忠,你能不能安静点?”张瑾实在是忍不住要吐槽了。

再这样下去,张瑾迟早被张忠吵得神经衰弱。

“铛!”就在这时,传来铁门打开的声音,随即一大道光线从外面照进来,为地牢添了不少光。

张瑾等人凝神倾听,想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想知道什么人进来。

众人的心不由随着越来越近的悉悉碎碎声紧张起来,不知来者何人,不知是不是自己大限将至。

渐渐地,来者的身影清晰明了,张瑾遂松了一大口气,神色有些激动地看着萧权,这小子终于来了!

一旁的张忠瞧见是萧权,也是两眼放精光,萧权想必是来救他们出去的。

他们终于有救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萧权竟然是来落井下石的,萧权冷言冷语道:“啧,想不到啊,堂堂代理丞相,也有沦为阶下囚的一天,还带了这么多人作伴。”

“萧某呢,不才,不能救你们出去,暂时也没有救你们的打算。不过念在张大人与萧某相识一场的份上,如今又远在他乡,萧某特意前来看望看望。”萧权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他眸光淡淡地看了张瑾一眼,继续道:“话又说回来,萧某虽不救你们,可也替你们求了个人情,甄公子好不容易才答应,暂时不会杀你们,所以,你们就安心地在这里待着。”

言外之意是,张瑾在这里待着,没有性命之忧,可放心。

这话中话,张瑾自然是听出来的,而且他也大概猜到,萧权让他继续在这里待着的原因,应该是他不想让张瑾过早地卷入动乱之事中。

目的是为了掩护张瑾。

可碍于这里有张忠这个卧底在,张瑾也做出一副不屑之色,冷哼一声道:“萧权,你别得意得太早,没走到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萧权冷笑一声,沉默不语。

一听萧权不是来救他们出去的,还如此落井下石,燃起的希望破灭,张忠的脸立马拉了下来,指责萧权道:“萧权,你与我家大人同样奉皇命出差办事,如今我们有难,你不但不相救,还这般幸灾乐祸,仔细陛下知道了,治你大罪!”

哟!

还知道拿皇帝来威胁萧权呀!

萧权扭过头去,对着张忠冷笑一声道:“萧某何曾怕过?想让陛下治我罪,你有这个命活着回去再说也不迟。”

说完,萧权扭头便走。

门铛地一声被关上,地牢重新昏暗。

萧权的所作所为,气得张忠咋咋呼呼,哼唧哼唧地喘着气,这种时候,张忠还不忘煽风点火道:“大人,您看看萧权这模样,真是嚣张之极,半点没将您放在眼里。完全不顾同僚之谊。”

张忠用他的鸭嗓叭叭叭地说个不停,张瑾一皱,道:“吵死了!”

张瑾的话一落,张忠终于气鼓鼓地闭上了嘴,心想,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不过,地牢总归归于平静,张瑾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地想事情了。

.........

.........

京都。

京都重建之事,已经步入尾声。

此时的京都,真是一派新气象,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百姓的脸上终于出现久违的笑容。

礼部这边统筹了一下,除了建造房子的花销,募捐得来的赈灾款,还有剩余的。

征求过皇帝的意见,剩余的钱统一购买粮食,再按照人口分给每家每户。

有家有粮,这才是生活的保障。

此政策一出来,百姓更是如沐春风,心中脸上都是洋洋之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