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军的事让朱雄英深刻明白一个道理,一支强大的军队只有战斗力是不够的,虽然打起仗来不含糊,也有为国捐躯的勇气,但毕竟都是不识字的大老粗。
就拿蓝玉来说吧,指挥打仗,排兵布阵那是犹如卫霍附体,简直去战神一般。
但每次奏于朝廷的战报都是错字百出,甚至语句不通,还有犯忌讳的字眼,有时候还说脏话。
老爷子每次看到蓝玉亲自写的捷报都是既生气又想笑,不跟他计较罢了。
蓝玉十二岁就跟着姐夫常遇春混迹江湖,干起了无本的买卖,后来投身军旅,为了大明南征北战,能认识字,写出几个字就不错了。
像蓝玉这种情况的将军在大明军中比比皆是,至少占据七成之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李景隆,徐允恭那样,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大部分将领都是文盲。
像蓝玉那些骄兵悍将,他们都是战争狂热分子,喜欢打仗,喜欢杀人,就喜欢战场上那种杀戮的氛围,喜欢血腥的味道。
他们敢打喊杀,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死。
他们打仗既不是什么忠君爱国,也不是江山社稷,就是单纯的想杀人,趁机捞钱,然后升官封爵,仅此而已。
可话又说回来,谁又不是为了这些啊!
加官晋爵,封妻荫子,光耀门楣,成为徐达,常遇春那样的大明长城。aosu.org 流星小说网
虽说不能用文官的那一套标准武将,可这样下去也是肯定不行的。
军纪严明,说着简单,可要做起来就难了。
明初的卫所制度有利有弊,按照洪武朝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
闲时为农,屯田练兵,战时为兵,参加战争,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这也是洪武朝最正确的养兵制度。
如果施行募兵制,朝廷那些赋税压根就养不了多少兵马。
可卫所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此时已经体现出弊端了。
抢占百姓土地的,军田私占的,克扣士兵口粮的,地少的卫所做起了私盐买卖。
长此下去,逃跑的士兵会越来越少,军队大大缩水,吃空饷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
随着卫所制度的发展,军田兼并也会很严重,因为军户不纳税,不服徭役,这个大漏洞让很多人钻了空子,逐渐形成军田私有化。
卫所的指挥使,千户百户捞的人盆满钵满,下面的士兵却连饭都吃不起,更别说养活家属了。
不可否认,大明开国之时的那些将领都是英雄,但三十年过去了,几乎凋零了八九成了。
他们的官职都是由自己的子孙所替代,其子孙养尊处优,恃强凌弱之辈肯定是会有的,于是朝廷渐渐的就有了贪婪腐败的人,这些人与地方上的豪强相互勾结,再次将军户们的耕地豪取强夺。
随着这种军田兼并情况的加剧,普通的军户们没有了田地可以耕种,这些军官们已经无法维持生计,于是就渐渐的沦为了那些高门大户的奴仆,虽然有着军籍,但是实际上已经和“奴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到了永乐朝,卫所制度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朱棣这才建立了三大营,到了宣德朝,卫所制度不堪重负,全面崩溃。
土木之变后,文官掌权,重文轻武的风气盛行,军户彻底沦为最下层。
所谓制度的弊端在现在已经开始冒头了。
朱雄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早就提前开始组建五大营,如今只有神机营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三千营刚开始组建,其他的还是没影的事。
现在所有战事,还是要依靠各地卫所兵马。
军户世袭制度的弊端已经开始暴露,很多年轻一代的将领虽然继承了父辈,祖辈的官职,甚至爵位,但他们并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和天赋。
户籍制度已经完全成型,不是说改就改的,而且即便改成募兵制,朝廷也养不起这么多兵马,如今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兴办军校,把这些二代,三代的将领集中在一起,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学习。
也就是朱雄英很早之前谋划过的事情,开办皇家军事学院,让那些老将在军校担任要职,进行培训和授课。
这个院长朱雄英决定亲自担任,但也只是挂个名罢了,他这个皇帝是不可能呆在军校处理事务的,最多偶尔去视察一下。
军校制度和科举一样,要进行考核,学绩优异者会被重点培养,提拔重用,将来在军中担任要职,同时也会被冠以天子门生的名号。
就是这个真院长的人选有些难定。
如果汤和还活着,他是最合适的人选,沐英也不错,可惜都不在了。
剩下那些老将,冯胜也合适,但他私心太重,而且身体也不是很好,无法长时间管理军校。
傅友德,郭英,耿炳文都不错,但他更适合在军中挑大梁,对内的战争少不了他们。
老将之中最闲的只有蓝玉那么几个人了!
朱雄英之所以将蓝玉冷在一边有很多原因。
首先现在朝廷正在发展民生,北方各异族都很老实,暂时没有仗打,新政他又帮不上什么忙。
即便有人蛊惑百姓造反,也不会用蓝玉去平叛,他杀戮太重了,这样的狠人要拿来对付外族。
其次,养着蓝玉用来震慑藩王,别管你有没有什么小想法,都趁早打消,你们只要敢动一下,蓝玉立马就是平叛大将军。
最后,蓝玉年纪也不小了,快六十岁的人了,虽说还能打,但朱雄英却不忍心再让自己这位舅姥爷去战场上冒险,打了一辈子仗了,也该歇歇了,算是对他的照顾吧。
但蓝玉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多次给皇帝上奏,想回军中带兵,哪怕去练兵,总之就想找点活干,朱雄英都没有同意,只是让他安稳在家呆着。
现在也该让他发挥余热了!
眼看到了饭点,朱雄英立马吩咐道:“传凉国公蓝玉进宫,朕在东长房等他!”
东长房内,朱雄英已经到了,并准备了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一锅面饼。
“臣蓝玉……”
“好了舅爷,不用客气,过来吃饭吧!”
蓝玉却坚持行全礼,拱手道:“君臣之礼不可免,臣蓝玉见过陛下!”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舅爷,今个是家宴,别太拘束!”
“是!”
蓝玉坐了下来,有些小心翼翼的样子,生生死死,大起大落,他早就活明白了,没有当今陛下,他这条命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对朱雄英除了忠心还是忠心。
朱雄英将一块饼子递了过去,说道:“朕还是那句话,这是家宴,不必拘束!”
“谢陛下,臣明白!”
蓝玉长舒一口气,心中虽然疑惑,但什么都没问,只是埋头吃饭。
“舅爷!”
“啊……臣在!”
朱雄英吃着饭,随口问道:“查军的事你听说了吗?”
听到此话,蓝玉吓的筷子都掉了,立马跪了下来,说道:“陛下,臣以前是干了不少荒唐事,但臣自从回乡种地至今可是什么事都没干,更没吃过军中一点好处,这件事臣拿脑袋担保,请陛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