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给张汤和主父偃看座

“君子,你在想什么?”

将一杯热腾腾的奶茶端到刘据面前,迪丽拜尔轻轻依偎在了他的身边,轻声呢喃着问道。

人们常说“小别胜新婚”,但现在刘据与迪丽拜尔就正处于新婚阶段。

这奶茶自然也是刘据的“发明”。

无非就是西域盛产的羊奶与大汉茶叶混合煮制的产物。

这个时代还没有蔗糖,虽然可以使用蜂蜜替代,亦可轻易寻得甜腻腻的葡萄糖浆,不过刘据在后世喝奶茶也不喜欢加糖。

“我在想你们的大月氏语,我恐怕需要很久才能学会。”

刘据回过身来骚骚一笑,一只手已经极不老实的在迪丽拜尔身上游走起来。

虽然刘据的学外语与字面意义的学外语不是一个意思,不过他现在也的确对大月氏语有了一些了解。

比如“迪丽拜尔”这四个字,在大月氏语中就是“美人”的意思。

迪丽拜尔人如其名,对得起这个名字。

“君子又在拿我逗趣!”

迪丽拜尔“嘤”了一声,嗔怪着躲开刘据的魔爪,转而又道,

“听闻今日自天汉而来的天子使者到了这里,君子见过使者之后,就一个人回了寝宫,长久没有出来,我担心君子遇上了什么难事,才特意过来陪伴,君子却又来欺负我。”

自刘彻推行《太初历》,也将年号改为天汉之后。

如今国外的人也将大汉称作天汉,将大汉天子称作天汉天子。

“不必大惊小怪,不过是我父皇准备举办一场封禅盛会,邀请各国派使者前往观礼,顺便也召我回去一同参加封禅。”

刘据笑了笑道。

“封禅?”

迪丽拜尔似乎不太理解“封禅”的含义,毕竟大月氏也不搞什么封禅。

若换做是匈奴人或许就容易理解多了,因为霍去病曾经搞过的封狼居胥,就是封禅仪式,只不过与刘彻的封禅本质不同罢了。

“封者,告天之功,禅者,告地之功,因此封禅在天汉是功成名就的最高典礼。”

刘据简单的给她解释了一下,虽然面上依旧笑着,但心中却莫名的怅然。

因为时隔数年,刘彻终于又召他返回长安了。

而且这次与以前不同。

以前,刘彻是带着一种顾忌与防范的心态,勒令他回到长安复命,这其中虽然未必全是恶意,但也绝不是好意。

而这次,刘据却能感觉到,刘彻是真心实意的邀请他的一同参与封禅。

甚至可能还带了一种将大汉托付到他手中的期许。

毕竟虽然刘彻现在已经不再对那些方士巫师的话深信不疑,但乘龙登仙、长生不老的夙愿,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与日俱增。

万一黄帝的传说是真的呢?

而且以大汉目前的形势,刘彻也的确有资格报功于天地,从诏书中的口气就可以看得出,刘彻对这次封禅报有极大的希冀,深信神龙会垂下胡须来迎接他登仙。

不过刘据心里却比任何人都清楚。

神龙是不会出现的,不只是刘彻不会成功,在刘彻之后亦有数位不同朝代的天子封禅,有的天子功绩足以惊动天地,有的封禅就像一个自欺欺人的笑话。

而他们最终都没能如愿受到神龙的迎接。

不过封禅也并非完全没有意义。

正如刘据所说,在他心里,封禅就是代表功成名就的最高典礼。

臣子立了功,可以得到封赏,后世还有丹书铁券和奖章作为佐证,那么天子向天地表个功,自然也无可厚非。

现在唯一令他为难的则是。

刘据不能回去,刘彻的年纪越大就越危险,他就越不能回去。

可俗话说,抬手不打笑脸人。

刘彻此前将他复立太子,这几年也放开手脚由着他以太子的身份在西域蓄积自己的力量,再未下诏催促他回去复命。

从这样的表现来看,刘彻已经给了他很大的信任。

而这一次,刘彻即将举行封禅大典,这无疑是他这一生最重要的盛典,意义绝非诞辰、节日可比,如今下诏邀请他这个儿子回去一同参与,于情于理他都已经没有了继续推辞的理由。

甚至刘据都可以想象。

如果刘彻举行封禅大典的时候,满朝文武官员尽数相随,海内诸国使者皆都庆贺,独独他这个最受恩宠的太子没有到场。

刘彻恐怕非但是面子上挂不住,心中也会一定极为失望与恼怒。

甚至就算让他站在刘彻的角度去看待此事,他都觉得自己这是养了一头白眼狼。

说实话。

想到刘彻这几年对他的态度,他这心里也难免有些不忍。

可是再一想到“巫蛊之祸”,刘据的内心又不自觉的坚硬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刘彻手中。

何况这几年之中,桑弘羊、霍光、韩增、路博德和李陵等人也都陆续回京述过职。

他们给刘据带回来的消息,尤其是霍光给他寄来的密信,亦让他不得不防。

霍光此前是奉车都尉,与刘彻的近侍关系密切,自然也更了解刘彻的近况。

他在密信中亲笔告诉刘据。

刘彻这几年的记性比以前差了不少,有时夜里还会莫名发癔症。

有一次大半夜起来,大叫着将正在当值的小黄门喊进寝宫,非让小黄门在龙榻前给张汤和主父偃看座。

这可直接吓尿了小黄门。

因为张汤和主父偃早就已经不在世了。

这两个人,一个官拜御史大夫,一个官拜中大夫。

张汤是有名的酷吏,同时也是清廉的官吏。

死后抄家时他的家产不足五百金,追根溯源全都是刘彻赏赐的财产。

而他在世时,曾协助刘彻改革币制,实施盐铁官营,算缗告缗,打击富商大贾,称得上是刘彻的左膀。

主父偃则是有名的纵横政治家。

他在世时,提出了四个对大汉影响深远的主张:

实施推恩令、迁徙天下豪杰富户于茂陵、于朔方屯田设郡和立卫子夫为皇后。

这些主张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根本不需多言,称之为刘彻的右臂亦不为过。

可惜这两个人均未得到善终。

张汤受人构陷,刘彻或是听信了谗言,又或是只想做不脏身的裁判,于是下令严查,最终张汤百口莫辩,不得不自杀自证,拉着陷害他的人和当时的丞相庄青翟做了垫背。

主父偃也是一样受到构陷。

此人虽没有张汤清廉,也未必是什么好东西,但生前所做的一切皆是在维护刘彻的专制,骂名由他来背,果实给刘彻来摘。

而当主父偃受到构陷时,刘彻为了安定人心,也为了不脏身,最终还是狠心将其处死。

从这两个人的往事中不难看出。

刘彻其实对他们有所亏欠,他们是刘彻的白手套,却也被刘彻当做了用完即扔的一次性手套……

他们死的冤不冤,又有多冤,天下恐怕没有人比刘彻更清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