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修和伊博同行。
前往显龙殿的一路上,看到的官员并不多。
事实上,大商和前朝大夏一样,实行的是分封制。
大商官员有内廷官和外廷官之分。
所谓的内廷宫,便是由王直接管理的官员。
而外廷官,则是由地方诸侯统治,诸侯内部设置的官吏。
具有相对独立性,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的诸侯分封,虽然削弱了王权,但也让王间接控制了大片的土地,同时也减少了王直接管理天下的负担。
所以整个大商,每日有资格上显龙殿,参加朝议的官员,只有三十名左右。
还远远达不到后世朝代,文武百官上朝参加朝议的程度。
随着队伍进入显龙殿外殿,伊修刚刚和其父伊博找了个位置站定。
一位穿着白色华丽官服,身材高大,须发花白,但是看上去精神矍铄,身板笔直的老者,路过他们身边。
伊博向其打招呼:“尹相。”
老者笑着对伊博道:“恭喜伊师长,真是虎父无犬子,没想到令公子这般年龄,就得到了陛下赏识,甚至令陛下专门为他修改了官制,让其成了三公之佐。”
听到老者的话,伊博道:“尹相过誉了,修他只是运气好而已,才获得了陛下的赏识,以后还请尹相关照。”
在商时,是没有丞相这个官职的。
但是有和丞相一样权力的官职,那便是尹相。
而尹相这个官职,名称起源则就是来自他们伊氏之祖伊尹。
伊尹曾在成汤之后,连续辅佐几个幼主,在朝中德高望重,期间洞察民心,整顿吏治,大力发展经济,政治清明,深受百姓爱戴,被百姓尊称为“阿衡”、“商元圣”。
这也成了,后来尹相这个官职名称的来历。
然后伊博又对伊修解释道:“修,还不见过尹相,他是大商的尹相商容。”
伊修闻言连忙上前拜见:“修拜见尹相。”
他这才反应过来,这位应该就是大商的丞相了,同时也是他好兄弟商翔的父亲。
看到伊修向自己行礼,商容顿时满面笑容:“不用多礼,不用多礼,你和翔是好友,以后私下叫我伯父便好。”
然后商容又对伊博感叹道:“伊师长,你可真是有一个好儿子啊,如今修都已经成为三公属官了,不像翔那个混蛋,年纪不小了,整日还是不务正业。”
伊博却道:“尹相严重了,翔只是还没懂事而已,等他年龄再大些,就自会懂事的。”
商容道:“可修比翔的年龄还小,却要比翔懂事多了。”
说话间,商容又把目光看向了伊修:“修,听闻你还写了一本书是吧,这本书还让大王十分喜欢。”
伊修谦虚:“只是一本闲书而已,上不得台面。”
商容:“这等年纪,便能够著书立说,可见其才智双绝,不愧是“商元圣”之后。”
商容对于伊修的夸赞,虽然伊博面无表情,但是却依然能从略微挑起的眉宇上,看出他内心的喜意。
在尹相商容之后,伊博又带伊修逛了一圈,将整个殿内和他关系不错的大臣,都介绍给了伊修认识。
包括冢宰鄂侯、卿士梅伯、上大夫赵启、太保比干、太傅九候,中师长荆治,右师长张纵,右师长以及大史、大祝、大卜、大宗、大士等官员。
这些官员,有他听说过的,有他没听说过的。
这其中冢宰的职责便是,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用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其中六种典籍是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
而冢宰的权力,和尹相商容不分上下。
除了冢宰之外,卿士负责官吏升迁功绩考验,上大夫则负责弹劾官员,太保、太傅和太师,则一起属于三公之列。
大史则掌记录之责,大祝掌祭祀之责,大卜掌占卜之责,大宗掌辨王族宗族之序之责,大士则负责替国家选拔官员之责。
除此之外,还有掌管掌管奴隶和耕籍的小耤臣、管理养马的小马臣等等,伊修的老熟人太乐师延,这些官员的地位都比较低,伊博并没有介绍给他认识。
至于费仲尤浑并没有出现在大殿中,可能是还没有获得商王的赏识。
伊修都不知道自己见了多少官员,好在他服用了仙药玄霜,已经铸就仙基,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伊博给他介绍的这些官员,他基本全都记了下来。
伊博带着伊修认识完殿里的大臣时,刚刚回到他们之前所站的位置,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群臣前方。
伊修瞩目一看,却发现竟然是身穿冕服的商王。
商王看着伊修笑道:“不错,伊修,看来你适应的很快。!”
看到商王提前出现,官员在尹相和冢宰的带领下,连忙向商王行礼:“拜见大王。”
商王坐到自己的王椅上:“不用多礼。”
然后商王威严的双目扫视群臣:
“你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从今日起,你们便多了一位同僚,同时少师也不在是乐师属官,而是左右三公之佐,太师的属官。”
“少师的职责便是教导王子,同时也可在治国之事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们有人对此有意见吗?”
下面群臣之中,一时间静悄悄的,没有一位大臣站出来反对。
一来,刚刚伊博已经带领伊修,见过了他们。
他们完全没必要,出来做这个恶人。
现在站出来反对,可就是得罪了大王的心腹,左师长伊博。
二来,据说这伊修近段时间,可是十分得大王的赏识。
既然大王已经传下诏令,此事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反对也只会平白得罪了大王而已。
“好,既然没人反对,那修改少师官制这件事情,就这样确下来了。”
看没有人反对,商王满意道。
“朝议开始。”
商王话音刚落,旁边就有察言观色的内侍长,便立即鼓足声音高声喊道。
然后一个个官员,纷纷开始站出来,提出一个个问题,让群臣商议,最终等待商王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