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百年华夏影史,绕不开朱

“果然啊,百年华夏影史,根本绕不开一个朱字!”

“这些都是历史书上没有的内幕啊!”

“要不是陈凱戨在节目中曝光,谁也不知道这些啊。”

“华夏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竟然是朱耀老师的高祖在米国创立的。”

“这样一来,就解释的通,为啥,《定军山》会是朱氏族人拍摄的了,这一些都可以串联起来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咱们华夏动画片还是挺牛逼的,竟然突破了欧美动画制片商的技术封锁,创作出属于华夏人自己的动画片,确实非常了不起。”

现场,直播间,众人听到的陈凱戨的话,也都感慨万千。

张韶纲望向陈凱戨。

“凱戨导演,朱耀老师,要不,趁着这个机会,继续跟广大网友们说一说,关于长城画片制作公司的故事吧。我想大家对长城画片,对于它的创始人朱文光先生的事迹,都非常感兴趣的。”

这一刻,现场众人都望向陈凱戨跟朱耀。

朱耀笑道,“要不,还是凱戨导演来吧。”

刘振云笑道,“确实应该凱戨导演来,同一件事,导演来讲,感觉就是不一样,动不动就喜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朱耀老师不行,他一来就公布答案,听起来不过瘾。”

听到这话,众人一阵哄笑。

节目效果拉满!

这种情况下,陈凱戨只能继续讲解了。

“大家都知道,自从鸦片战争开始,咱们国家就一直存在于被列强欺辱的状态,尤其是在清末民初,在西方人眼中,咱们华夏人就是愚昧无知的代名词。

洋人对咱们华夏人的歧视,已经深入骨髓。

在国内租界,他们挂着“华人与犬”不能进入的牌子。

在海外,他们对咱们华夏人的歧视,也是一样。”

说着,陈凱戨望向张韶纲。

“韶纲老师,吉泓昌的故事,知道吗?”

张韶纲点了点头,“知道!”

“那您也跟观众朋友们说一说吧!”

这一次,张韶纲没有卖弄。

“1931年,爱国将领吉泓昌被常凯申派往米国去考察。

一天,吉泓昌和国府驻美使馆的一名参赞到华盛敦一家邮局寄东西。当他说明自己是华夏人,要把东西寄回国时,邮局职员竟高傲地说:

‘华夏?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个华夏哈……’

吉泓昌气极了,正要发作,那位参赞却悄悄拉了他一把,说:

‘你干什么说你是华夏人呢?你可以说你是岛国人,这样就能受到礼遇。’

吉泓昌没等他说完,上前一把抓住他的领子,大声训斥道:

‘你觉得当华夏人丢脸,我觉得当华夏人光荣。’

说罢转身回到住处,立即找了一块木牌,上面大书:‘我是华夏人!’

每逢宴会和公众场合,就将木牌佩戴在胸前。”

张韶纲讲完,又望向陈凱戨,“凱戨导演,我的故事没有说错吧?”

陈凱戨点头,

“没有错,韶纲老师的讲的很好。我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呢?其实,这个吉泓昌的故事,很好的反映了当时华夏人在米国地位。

而朱文光为什么要在米国创建长城画片公司,其根本用意,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朱文光先生,是希望创办影视公司,通过制作爱国影片,端正海外视听,维护祖国尊严。

长城画片的制片宗旨,申明决不“为名利而摄制诲淫诲盗的影片,贻害社会,玷辱国家”。

然而,华夏人的电影公司想要在米国立足,谈何容易。

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排挤打压。

最终,朱文光先生把公司搬回盛海。

自此,在盛海电影界中自成一派,故有“长城派”之称。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后来《大闹画室》的诞生。

尽管欧美的动画片制造商严格地封锁技术,长城画片还是成功拍摄了《大闹画室》。

使得华夏人真正拥有了一部属于国人的动画电影……”

这时,陈凱戨突然感慨,“世人皆知动画电影之父万籁明先生,却罕有人知道,他背后的支持者朱文光先生。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啊!”

这个故事一出来,全网一片哗然!

“天啊,没有想到长城画片是这么来的!”

“天啊,终于知道朱文光先生为什么会给自己公司取名长城了。”

“长城,就是咱们华夏的象征啊,一开始就是抵御外族入侵的存在啊。”

“朱光文先生,这格局太崇高了!”

“突然感觉朱氏一族太不容易了,他们似乎把电影跟宣扬爱国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其实,也可以说,朱氏一族投身电影业,本身就是他们爱国的一种方式。”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啊,百年前欧美人封锁动画制作技术,百年后,他们还是封锁特效技术。”

这时,杨蜜都下意识望向郭凡等人。

郭凡知道杨蜜什么意思。

也没有回避。

“对于外国人来说,电影技术一直都是秘密,始终在严格封锁,以前封锁动画电影的制作技术,现在封锁电影特效技术。”

“百年前,我们华夏电影人遇到的问题,现在我们同样也面临,好在,我们现在也在奋起直追,并不输给他们。”

“对啊,百年前,我们的先辈可以突破他们的封锁,拍摄属于我们华夏的动画片,百年后,我们也可以突破他们的技术封锁,搭建属于华夏人的特效大片。”

“这一切都得感谢朱耀老师!”

“要不是朱耀老师,我们也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前沿的技术。”

这一刻,郭凡几人都望向朱耀。

满是钦佩跟感激。

直播间,网友也是一直热议。

“百年前,有朱文光先生,百年后,有朱耀老师!”

“这一切仿佛一个轮回啊!”

“难怪之前,朱耀老师一直在强调,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并没有居功自傲。原来这一切,就是朱氏先人留下的传统啊!”

“对啊,晚清时期,作为前朝的皇族后裔,朱氏子弟,怎么可能任由华夏大地为外族欺辱呢。”

“要知道朱氏的先祖,可是秉承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理念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朱耀少年时期学习动画电影的制作,就可以理解了。”

“无他,只因关乎传承!”

……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