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三个世界完

皇帝驾崩,新皇登基。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皇帝近几年明确的态度下,不少人已经站在了太子这边,所以面对新皇并没有太过不适应。

皇上本来打算将自己的几个弟弟封王,随后打发了出去,不过赵锦劝下了,并且说服皇上封赏了他们职位,留他们在京。

皇上刚一上位就将赵锦升官了,现任户部尚书,算是最年轻的户部尚书了,皇上还大开恩科,希望挑选属于自己的天子门生。

皇上有令,自然下面的人就开始忙碌的起来,因为这是皇上首次主持了第一次考试比较重视,特意派遣赵锦出考题,因为这个消息,赵锦的家门都被踏破了,等考生入京之后,不少考生就更是到处搜集赵锦的喜好,妄图研究他会出什么考题,毕竟他可是主考官。

赵锦一律闭门不见,于是外面就开始调查赵锦的经历,妄图能推测出什么。

等到了考试那天,赵锦趁着夜色到了考院,等考生全部进入考院之后,开始发放题目,许多考试看见题目都有点呆滞,因为题型明显变化了许多。

以前更注重记忆,现在竟然考算数了,不少考生看到题目都有点懵,但是没办法只能坚持。

等他们出来考场全懵了,没想到这次的试卷竟然不按套路出牌,看来之前调查的考官的性格果然是真的,比较独特。qula.org 苹果小说网

考生们聚集在一起讨论考题,都有点不好意思,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擅长算术。

也不是没有学想要抗议,但是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是傻的,明明知道这一届是天子开恩科,而且既然命令赵大人担任出卷人,那么势必就是十分重视,怎么可能会因为考题的问题而怪罪赵大人呢?

而且就算去告了,就赵大人现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也难保以后不会给你穿小鞋。

而且以赵大人六元及第的成绩,也没人会怀疑他的用意。

等殿试成绩出来后,赵锦看着新一任的状元,有点感慨,遥想自己被先皇钦定为状元的那年,似乎好像过去许久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殿试完之后朝堂上面又出现了几个新的面孔,但是生活还在继续。

因为新皇继位,不少官员开始关心起新皇后宫空虚的事情,纷纷上奏折表示应该开始选秀纳妃,充盈后宫。

而且历来皇帝都会通过充盈后宫,稳定朝堂,集中皇权,朝臣们觉得皇上自然也应该如此。

家里面有适龄女儿的大臣更是将目光瞄准四妃之位,更有野心的将目光瞄准皇后之位,毕竟现在新皇后宫基本没有什么人,正是大好时机,机不可失啊!

新皇自然也知道应该怎么做,同意了朝臣就建议,同意选修,不过以避免浪费为由,将选秀定在了一个月之后,五品官员以上的适龄女眷可以参与。

消息一出,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家里有适龄女眷的官员,愁的是远离京城的官员,毕竟选秀定在一个月之后,距离太远了,根本不可能赶得过来,白白浪费了选秀的时机。

选秀的消息一传出去,京城的成衣店,胭脂水粉店和首饰店等生意火爆的不得了,毕竟那些大家小姐的愿望都是能进皇帝的后宫,那么必要的东西肯定是要买的,而且最好独一无二。

等快到选秀的日子,京城外符合条件的女眷纷纷进京,一时间京城好不热闹,有女人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勾心斗角,时不时就能听到谁脸毁容了,谁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了,谁又是被迫参加选秀等,一时间京城百姓的八卦就没有少过。

赵锦看见京城那么多女人也头疼,毕竟也有不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过不了选秀初选的,于是就将目光瞄上了京城的青年才俊,尤其是年纪轻轻就担任户部尚书的赵锦,在那些人眼里就是一个香饽饽。

赵锦现在时不时就能碰到有人投怀送抱,有人因为遇到抢劫而求救等。

面对这些,赵锦可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一点也不给他们机会,刚开始还只是躲闪,后面就直接呵斥她们,毕竟给她们脸不想要就干脆不给了,对于说被抢劫的,赵锦直接命令手下拿下送去官府。

不少朝臣微臣还笑话他受欢迎,更甚者言语中还透露想和赵锦结亲的,赵锦一律沉默对待,官员们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不过很多官员都不明白,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户部尚书,为什么却没有成婚的意思呢?

连他娘张氏也疑惑,毕竟自从她成为诰命夫人,儿子又深受皇帝器重,自然有不少人下帖子邀请她去参加宴会,期间还时不时透露家里面有女儿为之倾慕,张氏看着那些夫人竟然都对自己儿子满意,自然是高兴,尤其是见过那些少女后,就更是觉得儿子应该成婚了,可是回去跟他说他却总是拒绝,一时不知道怎么办。

赵锦也是烦,想了半天,想到了一个人,于是赵锦趁着休息的时候去找了他,没有人知道两人究竟聊了什么,只知道后面就传出高僧给赵锦的批语,说是不能与女子过于接近,不能娶亲,否则就会病痛缠身,缠绵病榻。

有人不信邪,赵锦就演了一场戏,装作不小心被女子触碰到了,回家立马就发起了高烧,烧了一个晚上才好了起来,皇上和赵家人被吓住了,再也不提让他娶亲之事,唯恐发生什么意外。

张氏在赵锦的床边不停地抹泪,因为他觉得老天爷真是不长眼,他这么好的儿子以后竟然不能娶亲生孩子。

张氏看儿子醒了过来,连忙端着一杯水给他润润嗓子,毕竟烧了一个晚上,赵锦接过水,虚弱的说:“娘,我这是怎么了?”

张氏再也克制不住,抱着赵锦大声哭了出来,边哭还边说:“儿啊,我可怜的儿啊,你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赵锦连忙说:“娘,你说什么呢?我的命怎么会苦呢?你也不看看,你儿子这么年轻,就当上了户部尚书,天底下还有几个人比你儿子的命要好呢?”

张氏望了望虚弱在床的儿子,悲痛都告诉他大师给他的批语现在成真了,他以后再也不能娶亲了。

赵锦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神态自然的说:“娘原来是这件事情啊,不能娶亲就不能娶亲吧,反正我还有好几个侄子,难道他们不会给我养老送终吗?”

是的,因为这几年日子好了,不用再担心温饱问题了,所以赵锦的大嫂和二嫂分别又生了几个孩子,现在赵宅里面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

张氏看儿子都这么安慰自己了,只能强忍着悲痛,擦了擦眼泪悲痛的说:“对,就算不能娶妻,你还有好几个侄子呢?到时候要是谁不给你养老,娘就揍他们。”

随后赵锦又安慰了她许久,这件事情在张氏这里才翻了篇。

等第二天赵锦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之后就去上朝了,路上赵锦时不时就能收到大臣们对他投来可怜的目光,赵锦当做不知道全程无视。

也没有人有胆子跑到赵锦面前说三道四,毕竟这几年没少见识赵锦的手段。

新帝这辈子在赵锦和各位大臣的辅佐下,实现了一统天下,国富民强的梦想。

而赵锦则被后人称为“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表率,长期活跃在学生的历史课本上,让一众学生又爱又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