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听懂我话音的只有爸妈,我曾问妈妈
妈儿,为身么额说话含糊儿啊,和别而不一样啊!”妈妈很忙,随口答道:“舌头上掉了块
肉呗!”后来和爸妈一块儿看电视,看到那些宁死不屈的英雄们遭受酷刑,其中有的舌头被割下来了,我就忽然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我和电视里的英雄一样哩基本学会用自己的腔调说话
后,我又开始学普通话了。乌拉乌拉,这样一来,我的“知音”就更加屈指可数了,后来经过我的艰苦奋斗加勤学苦练,终于能
让人家听清我说的是什么了,但我的话还是“与众不同”,每句话都带有浓浓的卷舌的儿
化音。我还是很“自得”:我也会两种语言了——别样的本地方言和普通话。
说话不甚清楚,并不影响我的“花容月貌”在一天天引人注目,很多人总喜欢夸我:“
肤如凝脂,冰雪聪明,这孩子长相随名字。”在这样的赞美下,卷舌的问题并未影响我的自信,那时镇上的小学课程还很单调,我也没有太多需要费时间的科目。于
是我每天喝上一杯水,便开始绘声绘色、眉飞色舞地读语文课本。在课堂上我踊跃发言,用充满情感的语调来回答老师的各
种问题,不管他人是不是能听懂,老师总让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的“归队
”。此刻,我心中既有激动的喜悦,又有低调做人的谦虚,强忍住不笑出声却被快乐憋得脸红。
管我课堂上得到的掌声最多,可是却没有能够争取到一次真正上台演讲的机会。作为一名听众在台安静地坐着,
听着听着我的嘴巴也忍不住跟着蠕动并常常激动地喊出声来。我苦练朗诵和演讲,梦想着
有一天在台上的那个人是我。常常在天气清凉暮色氤氲的操场上,会看到一个“行者”寂寥地走着,边走边吟诵“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古诗词背得好了,现代汉语还成问题吗?这个执着的女孩子就是我。
跟鞠萍姐姐读故事,跟动画片学语调一直是我最
爱做的事情。慢慢的那些仄仄平平的发音在我这里已经不是问题,至于卷舌,只是偶尔为之而已。
一天妈妈突然说:“伸出舌头让我看看。”我以为妈妈会像老神医们说什么舌苔颜色之类的
不料妈妈说的是:“这不长出舌头了吗?”啊?!
来在网上认识了些不同地区的朋友,在群里秀方
言,我竭力思索着怎样做个自我简介,于是先上传了自己的普通话朗读材料。他们
吃惊地问:“你是哪里的?”我微微一笑:“四海之内皆兄弟!”我讲了我的故事,并提出我的疑问:“缺了一块舌头的人还能重新
长出来吗?”一位仁兄严肃地回答:“那是上帝太喜欢这个人,太偏爱这个人,所以留了点东西做记号。她若努力,就会还给
她!并可能加倍给她!我们惊异,是因为你读得好,真的。祝贺你,上帝的宠儿!
开心地笑了,不再低调,也不再谦虚。缺舌,让我付出了更多,也收获了更多,我还是
向往着那个舞台,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在演讲台的闪光灯下笑得灿若桃花。
看,顾老师又在批作业了!在课堂间、午间阅读时、放学时我们总能看见顾老师忙碌的身影。
顾老师身材纤小,有些弱不禁风的样子,可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精神抖擞;讲课时百灵鸟
般的声音洪亮清脆,能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听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象柔弱的小女子。顾老师眼睛大大的,笑起来的时
候像两个弯弯的小
以前我总是害怕说错了被同学和老师笑话,可顾老师不一样,每次我发言的内容不正确时,她仍然很有耐心地启发我、鼓励我,让
我渐渐地爱上了举手发言。顾老师很善于激发我的思考和兴趣,使我对学习充满了无限的求知欲望。有一次,顾老师走进教室
,说;“上课。”“起立。”然后就不再说话了。她一会儿看看钟,一会儿看看我们,这让我们
都十分好奇,咦,顾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过了好一会儿,顾老师终于让我们
坐下了。她问我们:“你们猜刚才站了几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五分钟!”“一分钟!”顾老师报出了答案。“什么?怎么可能
只有一分钟!”同学异口同声地发问。接着,顾老师又让我们写了一分钟的字,然后让每个同学报出自己书写的字数。
大家简直不敢相信一分钟有这么长,能干那么多事!同学们饶有兴致地讨论起来:“一分
钟能削五枝铅笔,能拖一块地板,可以整理好书包……!”顾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和生动
形象的案例让同学们茅塞顿开,明白了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钟。
人说,背上行嚢,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
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应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在路上行走于山穷水复的流年间。
路上的萍水过客。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
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如若有缘相处,那更是不易,所以我们都应当懂得珍惜。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与很多缘分擦
肩而过,不是不懂珍惜,而是有些缘分注定了长短,来时芳华灿烂,美好如初,去时杳无声息,静默退出,由不
得人选择,缘深缘浅,皆要以平常心对待。有时候走过熟悉的那条街,看到熟悉的招牌,眼前的画面会蓦然像放电影
一样,黑白的老电视上映出我们曾经的模样,一切消失,空旷的街道上行客稀少。那些曾经的故事,我们的美好,纵仍挽
不回这芳华,也是真正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的,并慰藉我们的余生。这让我想起白落梅先生的一段话:“终于
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邀约同行的人,一起走过美好的花季,也终将会在某个渡口离散,那时红尘陌上,只一个人的独世清欢。”
年轻的我们不懂得何谓相忘于江湖,不懂得迁徙意味着和过往的时光决别,任夜晚的灯光拉长
我们孤单的影子。路上的小镇驿站。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旅程,
只是所走的路径不同,所选择的方向也不同,但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个地方
,是牵挂,是信念。三毛喜欢流浪,喜欢漂泊,也许在她短暂的生命中,停留最长的是沙漠,是异国他乡,可我从她
的字里行间也读出了对台北的牵挂。三毛常喜欢和荷西一起吃从台北寄
荷西的追问,她从不说这是什么,只是独自享受着这份温馨
,却也藏不住对双亲的思念。年少时因爱情而离家出走,在外漂泊了半生。我想三
毛一定明白沙漠只是她人生路上的小站,家才是她永远的港湾,无论她在
外飞多久,累了总有家的枝头可供她栖息。同样,多少年轻人也明白这个道理,背
上行囊,去流浪四方,因为他们知道,不论身在何方,心里总有一个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