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存在?虚实?
姜军闻言,不得不感叹姜家做事的魄力。灵魂契约,把这些人收为麾下,就算是他们实力比姜军这等家族弟子深厚,但是要逆转、反制灵魂契约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必要,谁会选择背弃自己的家族?即便是获得什么奇遇不想交公,家族也没有说要把家族弟子的奇遇全部收缴的说法。
这种事情姜军也不去多讲,可能对于旁系弟子要苛刻一些吧,反正自己乃是家族嫡系,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即便是自己要建立运朝,家族也只会是自己的后盾,而不可能阻碍到自己。
“好了,先别管这些了!”姜三爷笑道:“下面就直接去稷下学宫吧。话说回来,你们这次历练的成绩也能折算成功勋记录在大齐帝国之中,多余的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姜军笑道:“这个自然,不管是国家还是家族,存在这么久的时间,制度肯定是非常完善的,就算是有什么垢弊、龌蹉,想来也落不到我头上了,我自然是全力以赴,没什么不放心的。”
之前已经说过,今夜却是不能前往稷下学宫的。
“不说这些,再说稷下学宫的情况,三爷你能不能给说说啊?”姜军笑着招呼道。
“以你的能耐,我可不相信你会不知道稷下学宫是什么情况。”姜三爷笑道:“你小子是不是变着法子在打探那些大才的情况,考虑该怎么收服他们来着?”
“嘿嘿!”姜军笑道:“那是,三爷您老睿智!”
“虽然我不知道你小子了解多少情况,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只要是在稷下学宫学习过的、任职过的大能基本上在稷下学宫都会出现。”
姜三爷沉吟着,似乎在思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具体什么缘由我不能多说,反正你只要知道一点,我们整个大周秘境的发展,比起其他的秘境要高深很多。”姜三爷笑道。
“你说在稷下学宫之中曾经出现的大才都可能辖区你在还在稷下学宫,我们都有收服他们的机会?”姜军心中一动,感觉到这里面可能有大秘密。
“曾经在稷下学宫修学的,不可能仅仅是齐国之人!”诸葛亮开口分析道:“即便是他们会出现在稷下学宫,但是却不能抹杀掉他们本国之中的存在。如此一来,很明显就表明了在那个秘境之中,一个人是能够分身很多的。”
“能够分身很多?”姜军闻言,不禁奇怪道:“这是怎么回事?先生是有什么想法?”
“其实这个事情少爷你最清楚了!”诸葛亮笑着说道:“还记得我们最初的真假之辨吗?真的或许只有一个,可是如果是假的的话,只要达成条件,那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吗?”
诸葛亮这么一说,姜军直觉豁然开朗。
何为真?整个世界真假虚实有几个层次。
首先就是最真实的存在,真假难辨的姜军自己的本来世界,或是前世的地球等等不参与讨论。
最真实的一个层次就是防风氏这种存在。当然,这是说的秘境之中,至于大陆之上的人究竟是何等的存在,姜军还没有研究看书”*’、网网游/过。或许是世界的根本,是属于最真实的一类,只不过对比起防风氏或是远古的真实存在的法宝,他们威能太低,所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接下来则是秘境之中普通的存在。
关于秘境究竟是如何形成之类的问题,姜军并不清楚,姜军的猜想就是他们是精神念力汇聚而成的。至于说精神念力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如果是穿越之前,姜军自然不会在乎,但是现在,在这个精神力量是唯一能量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考虑的,精神力量高深莫测,一念一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于他们吸取的是哪个世界的精神力凝聚出来的,或是其他种种的事情,姜军也不清楚。最好就是等防风氏状态巩固下来之后,再去研究这个问题。
至于更加虚幻的则是那个秘境之中的神佛。除非是真实的存在历史上那个时代的高人,此外那些香火气运汇集而成的神佛无疑比这个世界的众人更加虚幻。
如此说来,如果像是庙宇供奉一样,有足够的信仰之力去加持到秘境之中某些存在的身上,是不是同样能够诞生另一个这个人呢?
虽然姜军不知道这个媒介是什么,但是这个猜想无疑是有些可能性对
“那么,三爷,您老回答我一个问题!”姜军沉吟道:“是不是说某些人曾经在多国任职出仕,在秘境之中,多国都会有这个人的存在?”
“嗯,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是吴起吧!”姜军继续说道:“卫国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
“那么说来的话,这几个国家之中都有吴起这个人了?”
“吴起?”姜三爷笑道:“你还真实会举例子,不知道吴起和我们大齐的关系不怎么样吗?”
吴起是战国时期卫国(今河南鹤壁一带)人,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吴起在鲁“尝学于曾参”,至魏又拜子夏为师。孔门再传弟子中,出现这样一位与“兵圣”孙子齐名的大军事家,由此对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学者对军事的态度和素养很有说明和参考作用。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杀了自己的妻子(为后世诟病),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吴起治军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同甘共苦,因而军士皆能效死从命。吴起率鲁军到达前线,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示之以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一种“弱”、“怯”的假象,用以麻痹齐军将士,骄其志,懈其备,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一触即溃,伤亡过半,鲁军大获全胜。
吴起的得势引起鲁国群臣的非议,一时流言四起。鲁国有些人在鲁公面前中伤吴起说:“吴起是个残暴无情的人。他小时候,家资十全,他想当官,从事游说活动没有成功,以致家庭破产。乡邻都耻笑他,吴起就杀了三十多个诽谤他的人。逃出卫国而东去。他和母亲告别时,咬着臂膀发誓说:‘不为卿相,不复入卫’。此后他就在曾参门下学习。过了不久,他母亲去世,他竟然没有回家。曾参为此很鄙视他的为人,和他断绝了关系。吴起这才跑到各国,学习兵法奉事鲁君。鲁君对他有怀疑,他就杀了自己的妻子以争取做将军。鲁国是个小国,一旦有了战胜的名声,就会引起各国都来图谋鲁国了。而且鲁国和卫是兄弟国家,鲁君用吴起,就是抛弃了卫国。”鲁君因而疑虑,就辞退了吴起。
很明显,这也就造成了大齐对吴起并无好感。
吴起在政治、指导战争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把这些经验深化为军事理论。《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48篇,已佚,今本《吴子》六篇(《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系后人所托。其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他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国家和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才能对外用兵,提出国家如有“四不和”,就不能出兵打仗;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吴起继承了孙武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在《料敌》篇中强调了了解和分析敌情的重要意义,并且具体指出了处于6种情况的国家,不可轻易与其作战。他懂得战争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应变的措施。在《应变》篇具体论述了在仓卒间遭遇强敌、敌众我寡、敌拒险坚守、敌断我后路、四面受敌及敌突然进犯等情况下的应急战法和胜敌的策略。
《治兵》《论将》和《励士》3篇主要阐述了他的治军思想。他认为,军队能否打胜仗,不完全取决于数量上的优势,重要的是依靠军队的质量。质量高的标准是:要有能干的将领,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兵士;要有统一的号令;要有严明的赏罚。他重视将帅的作用,尤其是重视将帅的谋略,强调好的将帅应有优良的品质和作风。重视士卒的训练,提高实际作战能力。强调赏功以励士兵。
吴起在任西河守期间,根据多年的作战经验,著了《吴子兵法》。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吴子兵法》据《汉书·艺文志》说,有四十八篇。现存《吴子》仅六篇,散失了不少。而现有这六篇,个别地方还掺杂了汉、魏晋南北朝或唐代人的话。但基本上可把它看成吴起的著作,这是研究吴起军事思想的重要文献。从《吴子兵法》中,充分反映了他的杰出的军事思想。
但是,归根究底,吴起这个兵家大神却没有在大齐任职过,想来三爷对此也有些念想吧!
本文由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