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三宁定哥

寇准回来了而且带来了一个震动朝堂的消息,与他同来的还有辽国副相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三宁定哥,奉大契丹国皇帝命使宋!

这算是辽宋对立这么多年来辽国使臣地位最高的一次,就连皇帝都需要亲自接见。

三宁定哥的年龄与寇准相仿,但是身材更加魁梧高大一些,身上穿的衣服圆领窄袖长袍里着裤,腰间束带,脚蹬长靴,一头髡发。

迎接三宁定哥的依仗非常隆重,打马游街从御道大鸣旗鼓的走进了皇宫,接下来三四天满城风雨都是讨论这位辽国副相的。

从皇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这三宁定哥居然是文武全才,写诗才华横溢,辨难又盖过翰林学识,几乎把满朝文武都羞辱了一遍。

如果换做一个小国使臣早就不惯着他了,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大战让朝臣对辽国都心生几分忌惮,何况还是三宁定哥。

这种传言何绍并不相信,他的诗词可以说冠盖全宋那是因为借用后世无数名家,除非这三宁定哥和他一样是千年后穿越来的。

这些朝堂上的事情何绍并不是很在意,但是他不关心事情却找上了门。

每逢大事李沆总会把何绍叫到府上,这一次也不例外,政事堂几位大佬除了王钦若一派外基本都在。

“几位叔伯,先生,这三宁定哥当真学识过人?”何绍问道。

“屁,他那点学识比老夫也强不了多少”**出身的吴秉正一脸的不屑。

“厢坊盛传他把满朝文武都羞辱了一遍看来是缪言了?”

“那倒也不尽然,这三宁定哥言辞嚣张跋扈,我们受点侮辱不算什么,只要两国不再擅起边衅一切都好说”李沆有些愁眉不展。

这朝堂上无论是李沆还是他看不上的王钦若陈彭年,这些人都饱读诗书浸淫多年,奏章中但凡有一个典故一个字用错都会成为他们攻讦的对象,一个辽人能在经义上把他们辨倒,岂不是笑话?

现在看来非是三宁定哥才华出众,而是怕得罪他因此满朝文武处处示弱。

“他一个使臣敢如此嚣张?”

“三宁定哥身份不一般,原名韩德凝”寇准说道。

“汉人?”何绍有些惊讶。

“可以这么说,韩德凝之祖韩知古早年为契丹所掠成为契丹宫分人,后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重用官至中书令,父亲韩匡嗣亦被辽景宗封为秦王。

韩氏不止三代显宦,而且还与契丹后族萧氏联姻,韩德凝的母亲便出自后族。”

“即便显宦如此也不至于会让两国再起刀兵吧”

宋辽之间国力相差不多,何绍还从来没有见过满朝文武居然会任由一个使臣如此放肆。

“这说来就话长了,辽景宗耶律贤自幼体弱多病,军国大事均由皇后萧绰处理。

耶律贤驾崩后,萧绰扶持自己的十一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位,而自己摄政大权独揽,辽国如今掌权的便是这位太后萧绰。

都说牝鸡司晨女主专政乃灭国之兆,但这萧太后颇有心计和政治手段,太宗皇帝数次北伐最后都败在了这个手段强硬的女人手上。”

何绍啧啧称奇,一个女人能做到这种份儿上也算是少见了。

先是征战沙场的折老太君,再有这垂帘听政的萧太后,还有未来临朝称制的刘娥,在这最后一个对女人如此宽容的朝代涌现出三位伟大的女性。

“难道这韩德凝与萧太后有什么关系?”

“当然而且关系很深,据说这萧太后没有嫁给辽景宗耶律贤之前其实已经有了婚约,要嫁的人就是韩德凝的兄长韩德让。”

看着吴秉正猥琐的笑容,何绍当然能猜到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韩德让和辽国太后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什么叫见不得人,这萧太后先是毒杀了韩德让的发妻然后光明正大的出入韩德让军帐,入居帐中同卧起如夫妻,共案而食又极尽欢娱。

老夫还听说一个叫胡里室的大臣在击鞠时不小心撞到了韩德让的马让韩德让坠地,萧太后直接斩了胡里室。”

吴秉正这老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边猥琐的笑着一边给何绍科普这些辽国秘闻。

“牛人啊”

何绍心里感叹,还真是只要胆子大,太后放产假。

“韩德让此人本身才干出众又有统兵之能,辽国向来南院治理内政北院掌兵权,而韩德让此人兼具南院宰相以及北院枢密使。

总而言之韩德让韩德凝兄弟是能够影响辽国朝局走向的人,不能轻易开罪。”向敏中看到吴秉正的话题跑的越来越偏,急忙拉回了正轨。

“这韩德凝以三宁定哥的身份来朝是有重大国事相商,但偏偏到了朝堂上关于正务又一言不发”寇准说道。

“虽然我们不能轻易开罪,但是凤郎你是商贾不再其列,如果能给他一些教训让他知难而退也不是不可以”李沆摸着胡须笑道。

几个人想要撬开三宁定哥的口知道他到底所为何来,尤其是寇准,如今的辽国正在大力整备军务颇有一副磨刀霍霍的架势,这更让寇准担忧不已。

“先生几位叔伯放心,其他不敢说,论作诗十个三宁定哥也不在话下”何绍拍着胸脯保证。

“你也不要小看他,三宁定哥毕竟出自汉家,诗书传家学识也不一般”寇准说道。

“在从关南返回开封城的路上我从三宁定哥口中倒是打听到了一些,这一次他的任务之一就是希望能带走一批我朝国藏之书卷,然后请一些博学宏儒入辽国中京讲学。”

“哼,这些都是历代先贤所著,我汉人千年文脉的精华岂能让他们带走?”李沆表示了反对。

“毕竟是番邦异族无甚历史,窥视我汉人典籍也是在情理之中”

“讲学更是天方夜谭,我朝真正的鸿儒虽有几个但大多都上了年纪。

陛下有时候想请他们入宫中教导皇子他们都拒绝了,辽国中京苦寒加上千里跋涉,看他们那身子骨去了未必能活着回来,他们更是不肯去了”吴秉正笑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