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谁害死了卢象升

这次秦宇不但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还发布了一道檄文,大概意思,自然是狠狠地对崇祯和文武官员贬低,抬高自己。

军事永远和政治脱不开干系,这点秦宇还是知道的,以前他是流寇,自然可以不考虑,但想得天下,政治上就不能忽视了。

莫说像老将那般,搞个三分政治,七分军事,或者是某党的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但两分政治,八分军事还是要搞一下的。

张嫣却被那劳什子檄文气得不轻,若眼神能杀人,早将台上威风八面的秦大王杀死了数百遍。

事实证明,这道檄文的威力还是很大的,因为当即就有数名秀才改名加入了华军。

可见随着檄文扩散,今后怕不是会有源源不断的有识之士来投奔。

秦宇自然是欢喜,心里也是感慨,来到河南,一路上他虽然救济灾民,没有乱杀大户,但始终没有有功名的文人来投奔,就连一个李岩还是红娘子硬绑来的。

现在他打出了顾全大局,北上打鞑子,当即就有秀才文人来投奔,可见中华从来就不缺热血之士。

第二天,也就是大明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秦宇就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渡过了黄河,向东北而去。

1000亲卫营打头阵,然后是7500名步兵和6000名火器兵,最后才是5000战兵,以及1000女兵和1000工兵,总计两万两千余人。

这次大军是轻装前行,只带了半月的粮草,由3000多匹骡马驮着,晚上露宿也是选大一点的村镇。

秦宇这边大军刚渡完河,孙传庭就收到了消息,一百多里快马也只需半个多时辰。

“你们当真没看错,渡河的全部都是贼军主力?”

“回督师,属下敢用性命担保,绝不会看错,两万多人几乎人人都有甲胄刀枪,军阵严整,渡河时井然有序,绝非普通士兵可比。”

“好,贼军北逃,传本督军令,大军即刻渡河,追剿贼军!”

“末将遵命!”

孙传庭大喜,顿时大喝一声,一众将领都是齐齐抱拳,没有一人敢站出来质疑。

同样,于当天天黑之前,两万多人就从郑州附近渡过了黄河。

显然老孙早就做好了准备,只等秦宇动身。

可同样是两万多人马,孙传庭这支才编练了一个多月的新军,就显得有些乱糟糟,比起秦大王的两万精兵,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次日,两位主帅就像是商议好似的,非常的有默契,孙传庭又率先帅着两万大军直接北上向着大名府杀去。

本来若孙传庭不上道,继续等华军先动身,秦宇还打算派人去暗示一下他,现在见他率先动身,不由得暗道,名臣果然不是吹出来的。

于是也不耽搁,带着两万人向东北而去。

孙传庭此时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秦宇先渡河给了他一个借口,自然不会再计较谁先动身,因为算算时间,卢象升已经被围七天了。

郑州到巨鹿,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整整五百余里,孙传庭带着大军几乎日行七十里。

虽然由于秦宇的捣乱,让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前离京前往湖广收拾八大王。

但卢象升和他的天雄军,依然如历史上那般被围困在巨鹿附近的贾庄,所以卢象升的死和杨嗣昌当真没有关系。

也不存在卢象升主战,杨嗣昌主和,见死不救将卢象升害死在贾庄。

因为清军都已经入关了,正在往南攻城掠地,这时候说议和那不是笑话吗?

何况杨嗣昌人在京城,是战死和根本由不得他说了算,也由不得崇祯说了算。

而是由统领大军的卢象升和高起潜说了算。

其实真正害死卢象升的,还是刚刚接任宣大总督的陈新甲,也不知他出于何种心态,从事后他被崇祯斩杀,杨嗣昌,高起潜却相安无事,就能窥见端倪。

毕竟卢象升的战死,对大明军民士气的打击,那绝对是无法承受的。

卢象升是总督天下勤王援军,起因就是鞑子入关了,结果连督天下援军的总督,都被人家鞑子弄死了,这简直就是将脸打得啪啪作响。

按照崇祯的性格,谁害死了卢象升,不杀他九族才怪。

与历史上一样,得知鞑子分兵两路南下,卢象升立即就建议同样分兵两路追击。

因为敌方分兵,明军最好的选择也是分兵,否则各自防守一地,势必会被各个击破,追击一路,另一路又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而此时集结在京城附近的各镇兵马共有七万多,真正的鞑子却只有两万多,兵力上绝对占据着优势。

崇祯也采纳了卢象升的建议,分兵追击,由监军高起潜率领三万余大军,沿河间府南下,追击鞑子左翼兵马。

卢象升率领四万余大军,沿保定,真定府南下,追击鞑子右翼兵马。

高起潜也知道自个儿的本事,明白在野战中,是绝对打不赢鞑子的,所以行军拖拖拉拉,畏敌不前,压根儿就没想和鞑子野战。

作为拥有不凡军事能力的卢象升,自然也明白这点,本就打着高起潜只要牵制住鞑子左翼就行,等他收拾完右翼后,再合兵夹击左翼。

所以说,说高起潜不救援卢象升,那绝对是鬼话,无非就是那些文人将锅又扣在太监身上罢了。

因为卢象升竟然敢追,还积极寻找鞑子右翼兵马决战,作为一名统帅,那绝对是有把握在野战中战胜对方的,绝不会拿大明的精锐去开这种玩笑。

不然被围了,还要另一路大军救援,那干嘛还要分兵?这不是坑队友吗?

毕竟鞑子的右翼兵马可没有联合左翼围攻卢象升,而是仅凭右翼兵马就将卢象升围困在了贾庄。

事实是卢象升被围在贾庄,高起潜还在天津裹足不前,两地相距千里之遥,根本就来不及救援,不救援高阳倒是事实。

卢象升也确实有把握在野战中战胜鞑子右翼,起码能拼个两败俱伤,重创鞑子。

因为此时卢象升统率着大同,宣府,山西三镇兵马,外加山西巡抚标营,大同巡抚标营,和他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天雄军,近四万大军。

所以才急吼吼的南下想找鞑子决战,却一直找不到。

而这时,陈新甲却传来敌报,说贼军已过龙泉关进入了山西。

卢象升自然想不到陈新甲一位封疆大吏会谎报军情,听说贼军都过了龙泉关,立即就让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大同山西巡抚标营回援山西,打算自己则带着天雄军东进,与高起潜夹击鞑子左翼。

毕竟山西不比河北南部,鞑子长年叩关,但没过两日,山西的一监生,又传出鞑子主力在石门附近,一部甚至都过了固关,进入了太原府。

这导致卢象升误认为鞑子右翼又分兵了,于是急急忙忙的带着天雄军南下,直扑石门,欲与鞑子决战。

可当抵达石门后,才发现鞑子根本就没有过固关入山西,而是南下了,只得又继续南下追击。

结果在巨鹿附近遭遇鞑子的右翼大军主力,直到此时,才发现鞑子并没有分兵入山西,奈何为时已晚。

最后一场大战,由于身边只剩下了一万多天雄军,鞑子却足足有万余骑兵和数千汉兵,寡不敌众不得不退往贾庄,因为巨鹿县城早已被鞑子封锁。

PS:对于卢象升的死,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崇祯害死的,也有的说是杨嗣昌害死的,作者查了许多资料,自认为还有点军事常识,所以按照自己的分析,写了这段,若有错误不当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