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思想改革

别看李奇、秦桧他们平时在朝堂上耀武扬威,趾高气扬,混得是风生水起,批评这,批评那的,皇帝对他们是言听计从,其实这也亏是在宋朝,因为宋朝在政治上面是非常开明的,特别是对于大臣的行政,是非常宽松的制度,要是在明朝或者清朝,那李奇他们早死了几万遍了。[

这跟国情有关,不是说皇帝无能,这皇帝随便出来跺跺脚,他们就立刻萎了下去。

君始终是君。

臣终归是臣。

这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赵楷道:“我大宋自立国以来,就设言官,开言路,不罪言者,鼓励天下人议论时政,所以在我朝每当激论天下事时,大臣们都是奋不顾身,以求矫厉尚风节,其开明程度远胜历代,朕也非常喜欢这种氛围,也不打算去改变,不管你们说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你们的。

但是你们身为国家的栋梁,而且在百姓心中都有很高的地位,所以你们比别人更加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轻易的信口开河,务求做到三思而后行,有些方面不要妄自评论,因为你们的一席话将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可能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皇上的教诲,臣等谨记在心。”

李奇几人都已经变成了一群机器人,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话,显然,赵楷不表露心思,他们是绝对不敢乱说话了。

“但愿如此。”

赵楷轻轻一笑,道:“朕前面已经说过,儒学也好,法家也罢,这不是关键,是可以根据需求替换的,只因儒学符合我朝的政治制度。故此才会设为正统。”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提醒道:“哦,这话朕也就是跟你们几个说,若是流传了出来,那你们就提着脑袋来见朕。”

他这话就说的非常明白了,任何学问只是帝王的一种统治工具而已,既然是工具,那就可以更换的,但是这话若传出去。恐怕天下儒生都会造反。

五人纷纷点头唱喏,这话你让他们说,他们也不敢说啊。

赵楷突然话锋一转,道:“但是当下儒学真的就是完美吗?朕看也不尽然,别说你们了,朕对当今儒学也有诸多不满,也没有哪一门学问是完美的,枢密使有句话说的对,任何东西。甚至包括制度和思想,都应该与时俱进,如今的大宋已经不是曾今那个大宋了,很多东西也应该改变。以来迎合这个时代,在儒学中有很多思想都不符合当下的局势,这也是朕为什么会放任其他学派成长的原因之一。”

秦桧听得又是心神一晃,难道---难道他是想取代儒学?这---这如何使得?

赵楷今日说话转的是太快了。让人越听越糊涂,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赵楷对儒学也是有不满的地方。这恐怕也是他为什么没有直接站在秦桧那边,而是一碗水端平的原因。

搞笑的是,这回轮到李奇心里松口气了,如果赵楷偏向儒术的话,那么他以前的筹备就将付诸东流,这真是太伤了,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肯定会一落千丈,因为这就预示着他输了这场仗。

可问题是,赵楷究竟是怎么想的了?

李奇暗道,你丫吊胃口也吊的差不多了,爽快点,究竟该怎么办,你直说得了。

现在也该轮到你们着急了。赵楷看着他们脸上个个都显得有些焦虑,心中是出了一口恶气,兀自缓缓说道:“但是这种情况同样也出现在其他学派上面,甚至还要更加严重,如果要进步,那就必须求变,但这变指的不是罢黜什么,亦或者独尊什么,而是集天下大成,建立一门新的学问。”

原来如此。

李奇等人心中同时冒出这四个字来。

赵楷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皇帝,这谁都知道,但是谁人也没有想到,他的野心已经大到如此,不仅仅是制度上,连思想上,学问上,他都要改变。

他批评儒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儒学不崇尚扩张,这跟他的理念不相符合,所以他必须要求变,他要在学问中注入一种扩张的思想,为今后的政策铺平道路。

从此来看,真正的赢家还是他,李奇、秦桧他们的争斗从某一方面来说,只是帮助他把这个问题爆发出来,这样他才能名正言须的改革。

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还就属宋朝的皇帝最喜欢改革了,几乎每一个皇帝都身处在改革当中,这就是政治开明的好处。

秦桧小心翼翼的问道:“皇上是想将所有学问都融合成一种?”

“正是如此。”

赵楷笑道:“但是这需要你们的帮忙,没有你们,朕一个人也盖不起这屋子来,当然,你们其中缺少了某一人也不能够。”

秦桧忙道:“微臣愿为皇上赴汤蹈火。”

“臣等定当全力以赴。”

李奇等人也赶紧抱拳道。

李奇又问道:“那不知皇上打算怎么做?”

赵楷笑着点点头,随即一脸正色道:“前几日你们曾谈到关于科考的改革,抛开你们的初衷不说,你们说的都非常有道理,不管怎么说,事实上商务局、立法院、司法院、还有军器监的确是缺乏人才,而这些人才都不是当下儒学能够供应的上,然而,这些人才又都关乎我大宋的江山社稷,学儒就是在学治国之道,但是前提是有得治,治理一个奄奄一息的国家,谈何容易,所以这需要很多知识的支持,朕不反对其他学派的人才踏入仕途,但是朕希望这些学派能够各司其职,从而达到集天下大成的目的。”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道:“关于这方面,朕非常赞成一个人的说话。”

李奇好奇道:“谁?”

赵楷道:“经济使。”

“啊?”

一干人都感到非常惊讶,这一群大老爷们竟然给一个女人给比下去了,这真是太丢人了。

赵楷道:“经济使提出的教与治的理念,朕非常赞同。天下人读天下书,读书就是读书,跟治国没有关系,如果每个人都是抱着治国的目的去读书,那这书又如何读得出来,修身,齐家,治国,这身不修,家不齐。何谈治国之道,所以朕打算提倡这一个理念,治国和读书必须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秦桧担忧道:“可是皇上,要是这样的话,朝廷就无法引到百姓去读什么书,治国的思想也会变得杂乱无章,不利于朝廷的管理。”

言下之意,就是在提醒赵楷。要是完全开放的话,那么其余学派很快就会站起来,就不能达到独尊的效果了。

赵楷笑道:“朕方才就说了,各司其职。朕已经打算改革科考。”

此话一出,五人面色各异。

赵楷顿了顿,又道:“朕的打算是以儒学为基础,儒学之上再分其他。”

omg!难道九年义务教育?

李奇有些犯愣了。赵楷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将儒学作为一个基础,每个读书人都必须要学的,但是在这之上。你们可以学习其他学派的知识,比如物理、算术、医学等等。

秦桧急忙道:“皇上,这可大大的增加了读书人的负担。”

“这就需要你们帮忙了。”

赵楷深呼吸一口气,道:“朕不是说了吗,朕要集天下大成,建立起一门全新的学问,你们需要从儒学中选取一些内容构建好一个基础,朕还是非常崇尚儒学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这是做人的根本,朕可不希望真的臣子都是一群无恶不作的小人,然而再选取一些更深层次的道理作为更高的学问,也就是所谓的治国之道,以求达到先修身,再治国。

同时从其它学派里面抽取一些内容来,建立一种专门的学科,但是这些学科都是建立在儒学之上的,商务局的官员虽然必须要通经济,懂算术,但是,他们既然是官员那么就必须懂得治国之道,这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既然是一门全新的学问,朕不希望这门学问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李奇若有所思道:“到时科举的时候,也就是分科考试,分科选举。”

“朕正是此意。”

很明显,赵楷是想从各个学派里面抽出部分知识来,融合在一起,组成一门更加完善的学问。只听赵楷又道:“还有一点,学问也得与时俱进,朕希望各个学派当中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一些迎合当下局势的概念出来,至于一些不符合的,也应该去除。”

这真不是一个小工程呀。

李奇他们听着都在抹汗了。

赵楷又道:“然而,在这之前,还有一个难题朕也没有想出办法来,儒学已经深入人心,究竟该怎么让天下读书人接受这一种新的学问,不知你们有何建议?”

简单来说,就是要将这一种新的思想注入百姓脑中。

李奇沉吟片刻,道:“辩论会。”

“辩论会?”

“不错。”李奇道:“在辩论会中,各个学派都会相互攻击对方弱点,我们可以将违背当下局势的理念作为各个学派的弱点,促使其它学派去攻击,然后趁机将一些新的东西加入其中,如此一来,就变成这些话都是出自读书人口中,朝廷只是采纳了他们的理念,相信那些读书人也不会自己反驳自己,而且朝廷还能展现一个开明的制度,增加百姓与朝廷的互动。”

“好!”

赵楷连连点头道:“这注意好,就这么办。此事,朕就交给你们了,莫要让朕再失望了。”

“微臣遵命。”

ps:今天开始就是双倍月票了,必须得加更啊!!!(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