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寂静的战线

坐落在缅北敏金山脉南麓的文多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子。它位于曼德勒至密支那铁路大动脉的中段腹心部位,伊洛瓦底江上游之流穆河、乌金河等三条水流湍急的河流将其环绕,距离自北向南奔腾不息的钦敦江不足二百四十公里。这块地方是多山地形的实皆省少有的低海拔冲积小平原,其间溪流遍布,竹木葱郁,没有白日动辄四十余度的高温以及夜里十一二度的湿冷和大风,在整个伊洛瓦底江上游流域地区,可谓是四季如春的难得福地。

缅甸政府军、特区联军组成的联军前线总指挥部,就设立在文多镇北绿波荡漾的小山上,各种伪装巧妙的天线从山顶一直架设到了山脚,郁郁葱葱的山脚下,一个废弃多时的两进寺庙经过修整,成为了战区的指挥中心。紧贴着寺庙后院的两个二十余米深溶洞,被工兵火速扩容连成了一体,容纳近百人的指挥部人员和相应设备是绰绰有余。

一架编号为401的米17直升机在寺庙右前方的平坦空地上缓缓降落,马达尚未完全熄火,康宁一行人便跳下机舱,在强大震荡的气流中弯腰速行。

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孙昌杰、路小军和三个特区的军事主官们亲热地涌上前来,与康宁使劲握手。随后,大家一同穿过寺庙大门,经过一条浓荫蔽日的林**进入了大殿,彼此坐下喝茶交流片刻,孙昌杰和各特区军事主官们立刻引领康宁进入了寺庙后面的溶洞,围在三米宽六米长的沙盘四周听孙昌杰讲解汇报战场态势的最新进展。

半个小时后,敌我双方布局已经了然于心的康宁对孙昌杰等人如此快速高效的行动大加称赞,一边的军法处长脸无表情地记录下每一个部队、每一个将校的功绩,看到大家无比自豪的笑容,康宁最后提出了一个惹人深思的问题:大家不妨设身处地的好好想想,针对如今形成的局面,我们的对手会这么想,并且会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行动来打破僵局呢?

康宁一番话让所有人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大家再次集中注意力,围拢到了沙盘四周,凝视着整条战线的敌我态势,或是沉思,或是提出自己的疑问。

由于此前孙昌杰圆满地完结了南线战役,位于钦邦与孟加拉国之间的罗星珈部武装大幅度收缩了战线,仓促之下一口气放弃了钦邦北部和钦敦江东岸的十七个占领地,全线龟缩于钦敦江西岸筑起坚固的防线,钦敦江上游三百五十公里的蜿蜒河道,随即便成为了缅军与反政府军之间的分界线。

致使号称十万兵力的罗星珈部武装如此大踏步退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缅甸第三特区总参谋长龙岩率领的两个师在康宁部一个主力团的配合下,于孙昌杰打响南线战役的第二天突然兵分五路挺进了缅北克钦邦地区,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将罗星珈部的一个师和追随他的十一个部落武装打残。要不是罗星珈部的这个师见状不对撤得快,在第三特区两万军队的穿插分割之下恐怕早已全军覆没。正是因为南北两线相继发起的猛烈进攻让损失惨重的罗星珈吓破了胆,深恐缅军南北五万余兵力乘机渡过钦敦江实现南北夹击、与正面的缅军北方军区养精蓄锐的三个师同时发起进攻,其主力恐怕就要被围歼在钦敦江两岸了,于是罗星珈在英美军事专家的建议下果断选择了后撤,将主力布置在钦敦江西岸一线,利用地形优势稳住阵线,寻求反击的战机。

在罗星珈部武装慌忙构筑阵地的第二天,一路追击汹涌而来的缅甸联军也先后抵达了钦敦江漫长的西岸,双方均在极度紧张与防备之中,拼命地挖掘战壕,构筑前线掩体阵地。到第四天,已经调整部署完毕的罗星珈部利用西岸的有利地形率先发难,居高临下将数以百吨计的炮弹倾注到了东岸联军的各阵地,给正在构筑阵地的联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但是在炮击进行的第二天,罗星珈部前线各指挥所惊讶地发现,缅甸联军的阵地上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本一受炮击便会撤离前沿阵地狼狈逃窜的联军官兵胆子突然变大了,猛烈炮击的硝烟刚刚散尽,满目疮痍一片狼藉的阵地上就会出现连营级规模的联军官兵的身影。这些官兵一部分巧妙地沿用炮弹炸出的弹坑,通过各种器材甚至小型爆破将战壕连成一线,一部分用利斧、油锯甚至手锯砍伐山脚下的木头,快速搭建前沿掩体。罗星珈部的前线各部炮兵见有机可趁,不用上级吩咐便又再次发起猛烈的炮击。可是这个时候,狡猾的对手又扔下手里的一切快速撤退或者隐蔽,等炮声稍微一停息,便又再悍不畏死地溜出来继续中断的修筑工程。

如此三番两次之后,罗星珈前线各部因炮弹消耗完毕一时间接济不上来,双方隔江拉开的五公里距离又不是轻武器所能企及的,因此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对手先是试探性地开出一辆履带式挖掘机加快了工程进度,最后看看没有炮击各种大型机械倾巢出动,络绎不绝的卡车运来大块钢板水泥等加固材料,巧妙有序的战壕掩体就在罗星珈部的眼皮子底下一米米成型。

整条东岸的重要战线的情况大同小异,动作飞快高度统一的联军各部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在三百多公里长的西岸战线各战略要地建起了一道道坚固牢靠的战壕。同时,各种各样的明堡暗碉也在紧急修建中,立体化交叉火力将每一个防守死角都照看到了,整个钦敦江成为了封锁最为严密的战线,就算是飞鸟在这种情形下也难渡,更不要说目标巨大生命脆弱的人类了。

联军的防线构筑接近尾声,原本不知道躲避在何处的各主力部队也逐渐出现在了罗星珈部观察哨的视野里。联军各部官兵不同的军装、标记在望远镜下清晰可见,前期隐藏的联军炮兵阵地随即向西岸对手阵地发起了炮火反击,获得弹药供应的罗星珈部也相继实施对射,各种榴弹炮、加农炮响个不停,但是在复杂多样的地形和巨大的弹药消耗下面彼此都没有什么建树,连续三天高强度的热闹对射之后,彼此先后冷静下来,密切警戒,双方由此而进入了令人压抑的对峙状态,整条战线进入了难以想象的寂静之中。

美英军事顾问团接到前线发来的战报,都表现得非常疑惑:为什么缅军不趁着士气高昂之际发起渡江战役,然后寻机展开战略决战呢?难道说对方想在钦敦江一线与自己对峙打长期的消耗战?不过战火始终在缅甸国土上燃烧,这不符合缅甸人的利益啊!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顾问团成员立刻与罗星珈部的将帅秘密前往前线各地视察,通过架设在高海拔山腰上的哨所的高倍望远镜察看探讨联军阵地的情况,进而预测战局的发展。

一圈走下来,美英军事顾问们和罗星珈部将帅都显得心情复杂神色沉重,经过反复的研讨之后,他们得出了一致的结果:缅甸联军果然是要在钦敦江一线与自己长期对峙了!原本寄予厚望的在缅军发起渡江之际给予重大打击,消灭其有生力量后再次南下开辟新战线的企图完全落空!

随后,一份紧急情报的副本被迅速转到了美国驻泰国大使馆,聚集一堂的美国陆军战略专家和驻东南亚各国的情报头子面对缅西北出乎意料的战局变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连续两天的会议中,他们不断获得前线和军事侦查卫星发送回来的情报,看到缅甸联军在长达三百多公里的每一段战线要冲之上都修筑了稳固的防御工事,情报专家们几乎都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前期势如破竹的缅军联军没有乘胜打击反而停下了脚步,毅然放弃了对惊慌失措士气低迷而且防线漏洞百出的罗星珈部发起持续进攻,这让原本已经做好多种应急预案的美国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其次,对手能在东岸满布风化岩和砾石的山腰山脚迅速成功构筑阵地更是让美国人惊叹不已,缅甸联军在整条三百公里战线上如此统一有序的行动,完全迥异于以前的政府军风格,表现出的高度统一性和高效率让美国人深感不安;更让人担忧的是,只要是略具军事素养的人一眼就能看到,事实证明,新任缅西北战区司令长官康宁已经成功地接过了部队的指挥权,他的命令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执行,与原来军纪散漫的缅甸政府军各部甚至罗星珈部之间形成了强烈对比。反复印证对比之后,这群美国智囊们得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判断:缅军决定打持久战了!

持久的对峙是美国人最不能容忍出现的局面,在全局战略利益的驱动下,他们不能让这个东南亚热点地区平静下来,在缅南战场失败之后,缅西北这一战略要地,无疑成为了整个庞大战略计划的唯一博弈点,无论是从战略、战术任意一个层面来说,其重要性都在迅速提升之中。如果不能把大规模的战事挑起来,牵动神经的不单只是一个患得患失的印度,整个中东战场和阿富汗战场也将会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万一缅西北从此进入旷日持久的军事对峙状态,缅甸政府在那些大国的支持下,肯定会到处高喊“领土完整受到威胁”甚至“受到恐怖势力袭击”,相信对峙不到半年便会要求联合国派驻维和部队,中、俄等虎视眈眈蠢蠢欲动的国家,等的就是这个名正言顺的介入机会,同时那些与美国结怨的众多国家和见利忘义的中立者,也将会根据常例予以同情并为之发出呼吁,在中东利益受损的欧洲的法、德等国也会跳出来指桑骂槐暗中拆台,以换取美国的巨大让步和妥协,美国的这个庞大计划很有可能在日益沉重的政治压力之下,很可能劳民伤财毫无收获甚至不得不尴尬地中止,这是美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面对日益紧急危险、渐趋脱离掌控的局势,美国智囊们不得不将谋划已久的“屠龙计划”提速。原本制定的常规暗杀手段由于耗时过多,机会难觅,特别是缅东地区上下一心、一致对外的封闭式环境,贸然让特别行动小组潜入执行任务的计划显得危机重重,搞不好刚刚潜入数公里就会被对手发现,接下来缅东军队和土著倾巢而动的疯狂的搜索与围堵、甚至不顾一切的报复将会接踵而来。那些用赤色思想武装起来的亡命之徒,想想都会令人不寒而栗,因此,原先制定的数个行动计划实在是令人难以满意,到目前为止,依旧只能停留在边论证边准备的状态。

不过这一次情况不同了,尴尬的局势与深重的危机感带来的压力无与伦比,只有尽快成功地实施“屠龙计划”,清除掉危害到美国利益的关键人物,才能让正在放弃分歧、磨合成型的缅甸联军内部出现分裂。只要砍掉恶龙的脑袋,群龙无首之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甚至还有可能会再次挑起缅北大规模的内战和分裂,到时候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能轻松将战火烧遍整个缅甸。

这个巨大的诱惑实在太动人了,所以采取非常规暗杀手段迫在眉睫!康宁危险!

********************

ps:本月第一章!强烈地召唤下月票!

下一章预计在下午五点过左右更新,请大家多多支持啊!谢谢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