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谁的青春在流浪
“他们现在过得不也挺好,从孤儿院又领养了个儿子。”
唐小慧忽然笑起来,不过笑容里充满怨恨。
“听说那个孩子有点残疾,五六岁的时候被亲生父母遗弃,这样的一个孩子被人领养,能不对他们感恩戴德么!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六岁了,我那养父母并没有继续供他上学。”
她幸灾乐祸道:“大概是他们不想再多花钱在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身上了吧。”
她还是跟以前一样,自私、冷漠,一点没变。
林泽先前对她产生的同情此刻消失殆尽,脸上隐隐浮现厌烦的神色。
“你第一次就是这个表情,”唐小慧冷笑:
“一副高傲的模样,仿佛谁都配不上你一般。你们男人就是贱,送上门的不要,非巴巴上赶着那些够不着的。最后就算够着了又怎么样呢,不还是被榨干了价值撵出去?这么算算,一个虚伪的大家闺秀比我这个不得已出来卖的还心狠。”
唐小慧这些话是在讽刺林泽高攀他的前妻。
女人的嫉妒心和虚荣心一旦翻涌起来如洪水猛兽一般,可惜很多男人瞧不起女人——温顺如兔子一般,还能把老虎吃了不成?
即便历史上许多前车之鉴,也没能让男人警醒——女人是水做的,水可载舟亦能覆舟。huci.org 极品小说网
听到唐小慧的挖苦,林泽苦笑:“要是挖苦我能让你好受些,你怎么说都可以,但是我却感觉你并不好受。这些年你一个女人在社会上闯荡,肯定吃过不少亏。”
唐小慧忽然很突兀的问了一句:“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在?”
林泽沉默了。
他跟唐小慧之间还没有达到心有灵犀,可是这么明显的问题,他还是一下就明白了。
唐小慧立刻心领神会。
“你还是跟以前一样善良。”
“我现在没什么遗憾了,你跟他们说,我愿意配合。”
林泽离开时,又深深望了一眼已经变换样貌的唐小慧,唐小慧虽然哭得难以自持,可还是回以一个凄苦诀别的笑容。
“永别了,林泽。”
她没有出声,林泽是靠读唇形读懂了这句话。他心里咯噔一下,一时间心头像山崩海啸……
“结束了也好。”审讯室的门关上后,唐小慧喃喃自语着,脸上的表情什么都没有,什么都看不到,仿佛一切都与她无关。
……
“感谢,搅了你的开业庆典,回头我请你吃饭谢罪。”
得知唐小慧松口,迟风抑制不住激动,他抱了下林泽,重重拍着他的背。
林泽还陷在刚刚唐小慧最后一句话给他的惊骇中,呆呆地看着迟风。
“行了,快回去吧,你的合伙人过来接你了。”
林泽惴惴不安地离开公安局,上了王伟的车。
苗壮倒在后座上呼呼大睡,王伟用下巴指着他对林泽说:“这小子吐了好几起了,我说不让他跟他非跟来。看着彪的呼傻不拉叽的,对你还真挺仗义的。”
林泽扭头看看苗壮,这小子把衣服搂起来,露出颤巍巍的白肚腩,睡得正香。
林泽将外套脱下轻轻盖在苗壮身上,对王伟说:“姐夫,我来公安局的事,你们没人跟我爸妈说吧?”
“放心,现在他们都在画儿的店里,咱们这就回去。”
警察将林泽带走时穿着便衣,再加上来的人都喝了不少酒,人也多,乱哄哄,开业典礼也接近尾声,根本没人注意到。
接下来林泽跟王伟、苗壮开始为新公司忙活起来。
开业后的第二天,三人的四季江山旅行社就迎来第一个旅行团的到来。
旅行团来自东南沿海地区,一共30人。他们都是曾经来北大荒下乡的知青,如今重回到滨江省,是为了兑现当年的二十年之约。
这是旅行社创立以来的第一个团,三人都十分重视,苗壮是司机,林泽当导游带队,王伟坐在家里统筹管理。
北大荒知青之旅的线路是林泽实地考察踩点规划出来的,同时又兼顾客人的需求,前前后后调整沟通了一个多月最终才定下来现在总共十天的行程。
林泽从车到景区,从饮食到住宿,从知青一路上的娱乐活动到要去当地兵团农场参观,所有大事小事,事无巨细的一一跟进,唯恐漏掉什么,给游客带来不好的体验。
滨江省的菜肴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黑、大、粘、咸。即菜看起来黑乎乎的;盛菜的盘子大得像盆;当地人饮食喜欢吃粘食如粘豆包、粘米饭、粘饼子之类的;盐和酱放的多,口味偏咸。
林泽生怕这些习惯清淡口味的南方游客吃不惯这里的饮食,会对滨江留下不好的印象,特意再三叮嘱饭店少油少盐不放酱。
在开辟新线路之初,林泽走了许多沿途饭店,吃了不下两百家饭店的饭菜,精挑细选出来当地卫生条件、饭菜口味、环境足以接纳旅行团的餐厅。
对住宿的酒店更是精挑细选,旅游是需要足够的体力和精力的。白天很累,晚上就得休息好。房间有异味、脏乱、没有热水、服务差都会影响到游客的心情和休息,以至于影响到接下来十天的旅行。
做旅游行业就是做服务,从出发到返城,这一路上的所观、所闻、所想、所悟,不仅会对一个人出行的那几天有影响,很有可能对今后仍然有很重要的影响。
林泽与苗壮、王伟三人合伙的旅行社虽然是刚开业,可是他误打误撞入这一行已经有好几年,深知旅游的魅力和影响力,不愿只做一锤子买卖的奸商。
因为他这种诚实、认真、心细的品质,几年下来才会交下五湖四海甚至是外国的朋友,愿意把自己的朋友推荐给他,这些人都成了林泽的客户和朋友。
不过此时的滨江省旅游业就像蹒跚走路的孩子,跟旅游相关的产业还不完善,虽然景色很美,但是服务跟不上,多多少少影响到了第一次来滨江旅游的游客们的体验感。
而这次来忆苦思甜的知青们,他们在“冬季风雪塌房顶,夏季蚊虫咬死人”的北大荒挥洒过青春,知道这里有多艰苦,再回到这里时反而激动洒泪。
“咋不见着了火的红高粱
咋不见平坦坦盘腿的炕
咋不见风雪里酒飘香
咋不见草垛里的烟锅点太阳”
他们唱着电视剧《年轮》里的歌,这部反映知青们生活、恋爱、成长的年代剧,一经播放就引起轰动,到现在三年过去了,依然还有着让人热泪盈眶无法自持的感动。
“别让我回头望
让我走一趟
高高的白桦林里
有我的青春在流浪
高高的白桦林里
有我的青春在流浪……”
大巴车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行驶,知青们在车里大合唱,此时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纵然皮肤肌肉松弛,可胸膛里热血蓬勃的心脏还是跟二十多年前一样,敢于拼搏不畏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