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13章 打算告诉母后这一切!

只见长乐手里的仕女画,墨迹未干就被揉成一团,墨水晕染开来,但画中人物仍然跃然纸上,充满生命力。

长乐苦笑一声,心想:如果这都是废品,那全天下的才子们恐怕都要去撞墙了。

正想着,邺肃峰那边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就是这幅了!”

说着,他卷起画作,迈向正厅,准备装裱。

长乐好奇心驱使,跟了过去,一看之下,不由得大吃一惊。

原来,邺肃峰装裱的是一幅气势磅礴的《虎啸山林》图,虎的姿态、意境在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长乐惊讶不已,急忙吩咐侍女备车回宫,打算告诉母后这一切!

手中还紧紧握着那幅被邺肃峰当作废物丢弃的仕女图。

半个时辰后,皇帝的御书房里。

李世民正在审阅奏章,长孙皇后安静地陪在一旁。

没等太监通报,长乐拿着画闯了进来。

“丽质,什么事这么着急?”

李世民眯眼笑道,望着自己最疼爱的女儿。

当长乐拿出那被邺肃峰视为垃圾的仕女画时,长孙皇后用纤细的手指指点着画面,赞不绝口。

长孙皇后自小饱读诗书,师从当代大儒,文学素养极高。

“陛下,您看这仕女图,线条流畅,色彩鲜艳,虽然有些许墨渍,但仍不失为一幅佳作。”

“丽质,你拿这幅画来是什么意思?”huci.org 极品小说网

长乐满脸得意地说:“这是邺肃峰画的!”

邺肃峰?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惊讶不已,简直不敢相信!

“他,邺肃峰,能画出如此生动的画?”

李世民似乎半信半疑。

“儿臣怎敢胡说?”

随即,长乐详细讲述了邺肃峰在长孙府撕毁长孙冲画作,讽刺纨绔子弟诗画空洞,紧接着现场作画,回家后又在书房作了一幅并称其为垃圾的全过程,听得李世民如临其境,后悔没能亲眼见证。

听完一切,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回味无穷,笑道:“好小子,原以为只是个懂医术的武人,没想到文武双全!”

“真是给了朕一个大大的惊喜!”

相比之下,长孙皇后显得冷静许多,缓缓说道:“陛下,以邺肃峰现在的水平,已经超过大多数世家子弟。寻常人家若有一技之长已属难得,可见邺肃峰才华横溢。”

皇室及外戚大多出身关陇贵族,重武轻文。

李世民即位后虽多次劝导,让皇亲贵族多读书,不仅要有武略,也要有文治,但年轻一代贵族子弟中,能武者不少,却极少有才华横溢者。

如今,这个例外出现了。

而这例外,正是他的东床快婿。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位女婿不仅文采出众,武艺也非凡。

李世民怎能不感到格外惊喜?

长乐一脸骄傲,毕竟现在邺肃峰是她的夫君,父皇如此夸奖他,也是给自己增光。

长孙皇后也因此对邺肃峰的印象大为改观。

起初她只觉得邺肃峰是个仅有武力和医术的武人,

没料到他竟是文武兼备,她不禁掩嘴笑道:“邺肃峰真是个东床快婿,有此贤婿,实乃丽质之福,大唐之福。”

李世民哈哈大笑,再次端详那幅仕女图,慢慢说道:“观音婢,我们为丽质找到了一个好丈夫!”

望着长乐离开的背影,李世民心潮澎湃。

好像昨天长乐还是那个依偎在他怀里的小女孩,今天已为人妻。

李世民满心欢喜,轻轻点头,暗想:“如果邺肃峰不好好待丽质,朕定要让他好看!”

此时,太监躬身进入御书房,尖声禀报:“陛下,房玄龄求见!”

“宣。”

长孙皇后见状,默默地退出御书房。

她通情达理,知道房玄龄来访必有政事相商,后宫不得干政,这一点她清楚得很。

出门正好遇见房玄龄,两人点头示意。

“参见陛下!”房玄龄站在李世民面前行礼道。

“房爱卿平身。”

李世民笑着摆手,请他入座。

身边的太监们见状纷纷告退,偌大的御书房里只剩下了李世民和房玄龄二人。

李世民端起茶杯,浅尝一口,先开口:“玄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房玄龄,字玄龄,举杯苦笑:“回陛下,目前还没有头绪。”

李世民面色不悦,但并未责怪,毕竟房玄龄是宰相,并非大理寺官员。

李世民命房玄龄查的事,正是清明踏青那天毒蛇的来历!

身为皇帝,他和皇室的安全至关重要,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国家动荡。

偏偏在那次踏青时出现了毒蛇,还咬伤了他的女儿丽质。

虽有邺肃峰及时救治,化解了危机,但若那天邺肃峰不在场,丽质的大喜之日可能就变成丧礼,他作为皇帝,怎能不愤怒!

这几天忙于丽质的婚事,未将重心放在此事上,只交由房玄龄调查。

现在长乐已嫁,国泰民安,眼前的这件事才是头等大事!

想通这一层,李世民目光深沉地点头,放下茶杯,看向房玄龄。

“玄龄,这事难为你了,查不清楚也不必自责。”

随即,李世民高声道:“来人,传吏部尚书崔德、大理寺卿唐俭觐见!”

房玄龄闻言稍感宽慰,但听到崔德的名字又有些忧虑:“陛下,崔德出自世家,万一……”

他话未说完,就被李世民打断。

“无妨,崔德的长子现正在程知节手下任千户,此事不用担心。”

房玄龄释然,无论崔德是否愿意让儿子做人质,大局已定,他不敢轻举妄动。

不多时,吏部尚书崔德和大理寺卿唐俭步入御书房。

二人见到房玄龄并不意外,躬身行礼:“微臣唐俭、崔德,参见陛下。”

“平身。”

依例赐座,待太监退下,房玄龄开始介绍情况。

二人都是聪明人,听完房玄龄讲述,再联系那天的情形,立刻明白了关键所在。

房玄龄讲完,唐俭起身说:“陛下,此事我大理寺定会全力以赴,只是目前毫无线索。”

唐俭苦笑一声,低头不再言语。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