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80章

想清楚这些,她笑了笑,“你有老子娘,我哪里好跟他们抢,我也不求别的,日后过年过节来看看我,陪我说说话就行。”

陈霜闻言,脸上大喜,直接跪下给杨嬷嬷磕了三个头,“干娘在上,受女儿一拜。”

拜完笑道:“干娘自然要孝敬,老子娘生我养我,干娘教我做人的本事,都是一样的重要,别说过年过节了,日后我天天来看您,只盼干娘别嫌弃我烦。”

这话听得杨嬷嬷舒心。

晚上,萧言卿回后院用膳。

孟椒在屋子里忙着,明日回门,她想多带点东西回去,但也不好意思带太贵重了,怕人知道了会说闲话。

所以跟几个婢女商量着私库里有哪些稍微便宜但实用的东西,但成婚那日客人送的礼物都没有便宜的。

最后选了几匹料子、一些首饰和笔墨等。

四爷过来的时候,孟椒正拿着料子比划,刚才选料子的时候,有几匹料子极好,她想着给四爷做一身衣服。

旁边花云举着他一件旧衣服。

萧言卿心领神会,眉眼柔和了几分,“不用你忙这些,府里有绣娘。”

孟椒笑了笑,“看到好料子就忍不住手痒,给您做一件直缀,平时在家穿。”

料子是石青色暗花纹杭绸的,她准备用月白色料子做边,再用银线绣花,穿在四爷身上应该好看。

萧言卿手里拿着一卷画,放在罗汉床小几上,“岑秀英的《寒林重汀》图,喜欢可以看看。”

孟椒将手里的料子递给花云,让她先收起来。侧过身拿起画卷展开,和钱玄的《浮玉山居》图有些相似,绘的都是山石树木,只不过这幅画以树木为主,色彩偏暗。

但河岸线条和缓,壮观的山体与林木连成一片,转折过渡自然。

萧言卿在旁边道:“还有一幅韩玉涧的《春花三喜》图,本来想一起拿给你的,突然想起之前被常锡林借走了,一直没还。”

常锡林要致仕了,行为越发无赖,从他书房里借走了好几本书,一提就装作记不得了。

韩玉涧她有印象,她给弟弟买的第一本诗集就是他的。

想到弟弟,她动作一顿,忙扭过头对萧言卿道:“对了,今日送三位嫂子离开时,袁夫人突然跟我提起一件事,我也没个主意,想问问四爷。”

萧言卿坐在她旁边,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你说。”

第34章 回门

孟椒便把下午袁夫人跟她说的话, 简单复述了一遍,“袁夫人问起陈书的年岁和学业情况,还提起自己娘家有个侄女, 说比陈书大上两岁, 性子极好, 容貌也端正,就是之前婚事有些不顺, 如今还留在家中。”

后面也没说让两人相看的话, 但应该就是那意思。

陈书年纪不小了, 之前母亲就说要不要给他相看女子,有县里媒人给他介绍, 还是他自己拒绝了, 说现在一心扑在科举上,娶回来也是耽误人家,过两年再说。

那时候他就后悔将孟椒说给谢长安,觉得孟椒嫁进谢家受了好多苦。

袁夫人为人和善, 她说的娘家侄女性子极好,那应该不会差了, 便有些心动。

陈书从小就是个乖孩子, 心地善良, 她希望他一直好下去,顺顺利利的。

跟前世不一样。

萧言卿听完, 心里便有了数, “袁夫人出自真定曹家, 家中出过一任宰相, 举人、进士不下数十人,她是曹家长房嫡次女, 父亲已经致仕了,有一哥哥和弟弟,她说的应该是弟弟、现陕西布政使家的独女。”

孟椒听了微惊,“这门第也太高了,怎么看得上陈书?”

萧言卿一笑,“倒也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陈书学业扎实,日后高中是早晚的事,他年轻,性子也不似陈平那样死板,有萧家和他在,以后在仕途上不会混得太差。

袁夫人应该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她那侄女从小定下过一门亲事,说的是颖昌秦家,秦家当时有个女儿是废太子侧妃,废太子出事后,秦家也受到影响了。不过他们家与秦家退亲倒不是因为这事,而是曹家发现,那个秦家小公子似乎有断袖之癖,哪知刚把亲事退了,秦家就出了事。”

曹家有理也说不清了,都以为是曹家为了退亲而编造的借口。

那段时间,袁夫人将侄女接到京都城来住,袁宏道天天找他喝酒,说一回家就看到姑侄俩抱着头痛哭。

曹氏还让袁宏道给侄女找个好人家,这让他去哪里找?京都城里好的儿郎哪个不早早就定下亲事了?差的混的又看不上。

以至于一直拖到了现在,说是十九,其实虚岁二十了应该。

前些日子,袁宏道还说袁夫人娘家人要给侄女相看鳏夫,袁夫人天天在家里骂,还骂他没用。

真是无妄之灾。

萧言卿笑道:“这门亲事不算差,曹夫人弟弟只有这一个女儿,若是成了,你弟弟日后的仕途会顺利很多。不过也不用这般着急,你弟弟还年轻,若是后年高中,也可以说一门好亲,不一定就比这个差了。”

京都城很多官员喜欢在琼林宴上招女婿。

陈书样貌不菲,京都城的小姑娘就喜欢样貌好的,听说前段时间还有小姑娘给老三丢手绢。

孟椒摇头,“不图那些,只希望找个性子好的,能跟陈书好好过日子就行。明日回去,我跟父母说一声。”

萧言卿想了想道:“过段时间,你父母应该要回去了,不过你弟弟没必要,他如今的水平,青石镇那里的夫子教不了他什么,可以送他去太学读两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