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户口落京城最好

潘羽童说要在四合院内全部走一遍。

周雅菲跟她说:“先吃饭,吃饱饭外婆带你去全部逛逛,你舅舅买的这四合院面积有点大。

四栋房子可以住七八十人都没问题。

院子也不小,有十个八个小孩都不会显得地方小。”

念祖和红梅看了也暗自心惊。

有钱人才住得起这样奢华的房子。

他问殷元:“这套四合院买了多少钱?有多少平?”

“以前是个贝勒府,占地面积五千六百多平,建筑面积二千八百多平。

花了550万,四栋楼,每栋占地六百多,房间二十多间。

前面不远就是繁华商业大街,位置特别好,花这些钱能够买到这套四合院,算是很划算。”

他对念祖说:“你们以后要么也来京城住,帮你们买一套四合院,以后可以落户。

程其淞一家户口都落到京城了,我们几个的户口也落了。

京城是全国的中心,不说其他的,拥有京城户口,以后小孩的读书学习资源就是最好的。

现在京城户口买房还可以进,以后再想进就难了。”

他想自己兄弟姐妹肯定要让他们在这几年内,把户口迁进来。

有时间也要跟红兵说说这件事。

潘念祖本来想说户口在江明也不错,没有必要迁,不过凭他的脑筋也想到,全国最好的地方肯定是首都这里。

户口若是能迁到这里,以后羽童他们就能在这里读书。

他说:“那帮我留意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四合院,有的话我们也买一套。”

殷元说:“我除了这套四合院,还另外买了二套四合院,你们恰好过来了,找个时间去一趟房管所,我过一套给你们。

先去申请把户口转过来再说。

另外一套可以转给红兵,你们几个都把户口迁到京城来。

即使把户口迁到京城,也不会影响在江明那边做生意的。

苹果园别墅我也有两栋,不过要明年才交房。

现在另外两套四合院都租给了一个老板做烤鸭生意,以后自己想住可以收回来的。”

吃饭的时候跟婉婷、红梅和老妈都说了这件事。

婉婷表示没意见。

老妈对女儿女婿说:“听你哥的安排,一定不会错。

以前在村里,认为可以成为县城人就好了,县城人又认为冈州市才更好。

当然最好的地方还是京城,以后一起到京城,可以互相照顾。”

殷元打电话给红兵跟他说这件事。

红兵也表示同意。

殷元让他这几天把证件邮寄过来,找个时间一起去房管所过户,然后去户籍办申请落户。

吃过午饭,潘念祖要去五棵松宾馆报到,让他开婉婷那辆车去。

她说:“这段时间我都在家,车不用,这段时间你开就行。

安邦也有一辆车,司机每天送他去美院,又接他回,现在还接章大师,所以比较忙。”

她提议让自己女司机带念祖去。

念祖说不用,我看交通地图就行,没有很复杂,应该不难找。

殷元认为首都这里治安好,有事找警察,会有人帮你解决。

他开车来到棋协。

曹泰源和谭丽都在。

看见殷元,马上眉开眼笑地说:“殷总,我特意在这里等你,还以为你不来了。”

殷元说:“来,怎么不来?这段时间我会天天来这里的。”

谷历看见他来了,主动泡了一杯茶过来递给他。

曹泰源说他:“这小家伙非常势利眼,除了老聂,小马,还有殷总,其他人就没见你主动泡过茶。”

谷历不好意思地说:“曹老师,你现在不是有一杯茶在喝吗?要么我给你重新泡过?”

殷元想:国内目前有十七个九段高手,是不是其他人听见了,也会想来挑战一下。

虽然他不会担心输给他们,但也是一件烦心的事。

他决定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就从曹泰源开始。

你不是想验证下我的棋力是不是真的那么强么,就让你真正见识一下。

他知道谭丽是个擅长于传播棋坛趣事的人,有些事给她知道后,很快整个棋坛就会知道。

同样是猜枚执黑,殷元先下。

布局以后就展开了凌厉的进攻,而且招招都留有后手。

曹泰源额头上冒出了虚汗,他心里在嘀咕:殷元这家伙好像心里有气一样,布局后就开始了贴身的绞杀。

几个大角都遭到了黑子的侵入,几条边线也感到压力倍增。

近乎格斗式的对弈,考验的是棋手真正的实力,同时对于后续发展的考虑。

殷元这种咄咄逼人的下法,也激起了曹泰源内心的斗志。

再怎样我也是一名职业九段棋手吧,你一点都不把我放在眼里?

我有那么弱么?

这时另外几个棋手也把目光投了过来。

他强自镇定,也下出了几手好棋,在他暗自庆幸时,他看见殷元的眼光在若有若无的瞄向棋盘左下角。

他仔细盘算了之下,惊觉自己完全输了,而且输得不堪入目。

他说:“还是殷总棋高一着,我此局输得一塌糊涂。”

他想:为什么我会留下这么大的一个隐患,做为棋坛高手不应该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难道是因为殷元刚才凌厉的攻势,让自己乱了分寸。

同时他在想:像殷元这种肉搏的下法,老聂几个人是不是可以抵挡得住。

还有韩日那几个棋手是否能够抵抗得了。

他跟日韩棋手有多次交手的机会,也碰到过几名棋风凌厉的高手,让自己疲于应付,最后弃子认输。

殷元的攻势似乎比那几个人都更强势一些。

在旁观看的聂伟兵、程祖德几人,看了两个对弈过程,两人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韩国棋手曹一玄,在棋坛上号称杀手,许多高手都抵挡不住他的凌厉攻势。”

“还有那个小林光亿也特别擅长这种野蛮的下法,碰上他们我们都很难适应。”

“殷元现在跟老曹的这场对弈,其攻势不减日韩两位棋手,甚至比他们更强大。”

“凭殷总的实力完全可以碾压他们。”

旁边的谭丽看了,内心也是非常震撼。

一个连职业选手都不是的业余选手,竟然轻松地击败目前国内最顶尖的几个围棋高手,若不是亲眼所见,谁又会相信。

若是有记者写篇报道,把这件事发到报纸上去,肯定会成为轰动全国棋坛,甚至日韩棋坛也会轰动。

她本人就是体育报的特约棋坛风云版特约记者。

现在她认为凭此事可以写一篇起轰动效应的文章。

她特意去问程祖德:“程老师,像殷总如此高水平的棋手,能不能透露一下,他现在是属于职业九段么?”

关于这个问题,程祖德和聂伟兵也进行了反复讨论,该如何处理这事。

按照棋手升段规则,业余棋手经过县级市市级组织的围棋比赛,获得名次,依次获得一到五段业务棋手称号。

想升为职业选手,需要业务五段棋手自己提出申请,经过棋协讨论审核,可以提升为职业初段棋手。

然后参加各种职业比赛,获得相应档次的名次,提升到相应的职业段位。

所有棋手都是经过层层比赛,用实践成绩获得职业段位的。

但是现在殷元的情况非常特殊,凭他的棋力可以把现有的几名顶尖棋手都打败。

但是他仅仅参加过一次江明市与香山市的围棋友谊赛,虽然赢得了比赛,升段业务棋手的资格都没有。

更不用说升级职业段次。

最后还是柳小光说:“我当初就是棋协特批九段,而不是被授予的。我觉得殷总的情况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程祖德和聂伟兵都认为这个方法可行,需要当事人写份申请,然后围棋界六位九段棋手,联名写推荐信。

上级领导签字盖章。

然后在棋协官方文件上颁发相关文件,给申请人发九段棋位证书,有相应的棋手津贴领。

当然殷元是亿万富豪,根本不会在乎这点小钱,但正常的手续还是要的。

现在面对谭丽的提问,程祖德淡定地说:“殷元同志,我们正在写推荐信,自己本人申请,为他特批职业九段棋手称号,也就是这几天的事。”

职业九段棋手把职业九段棋手打败是很正常的事,也没人会说什么?

再说去报名参加东京黄金赛,要是写上一个非职业棋手的名字,恐怕会引起风波。

有官方认可文件,别人也不敢说什么。

谭丽紧追着问:“就是因为他凭自己的实力,把你们六位国手都打败了。”

程祖德瞪了他一眼:“其他人有这份能耐,我们一样可以举荐他。”

对于殷元下棋的经历,她也经过了多方面的了解。

此时程祖德认真地对殷元说:“殷元同志,我们经过讨论,决定推荐你为围棋职业九段棋手。

棋协写一份推荐信,我们六位九段棋手签名。

然后你本人写一份申请。

上级领导签字,就可以给你颁发九段棋位证书。”

殷元感到有点意外:“这样符合规定么?到时候会不会有人说我这九段证书是出钱买的?”

程祖德呵呵笑道:“谁有能力把我六人都打败,我们也一样可以举荐他。”

几人都说殷总若不是九段棋手,我们几个都没有颜面再待在九段棋位上。

凭实力说法。

殷元当场写了一份申请书递到程祖德手里。

程祖德几人在推荐书上签字。

谭丽抓住机会跟殷元聊了几句。

“殷总好,你很快就是职业九段棋手了,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么?”

她解释说:“我是体育专刊棋坛风云专栏作者,专门报道棋坛变化的趣事。

我这篇报告一刊登上去,你殷总的大名就响彻整个棋坛了。”

殷元说:“你尽管报道,对于我来说是好名声,也是好事。”

谭丽问:“殷总棋力这么强,以前为什么不申请加入职业棋手?”

殷元说:“围棋是我的业务爱好,我无意在这一方面取得什么成绩,所以加不加入职业棋手都无所谓。

这一次假如不是聂老师和程老师几个的极力邀请,我也不至于感兴趣加入。”

谭丽说:“殷总出资300万带头成立围棋赞助基金会,也是因为你本人非常热爱这项运动,希望它得到发展?”

“那当然,我下棋也有十几年了,我在读采矿技校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下围棋了。”

“殷总以前下棋的水平怎样?”

“我在单位时,绘画水平和下棋水平都很一般。

去了江明后,两项爱好水平才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什么原因呢?”谭丽奇怪地问。

“或许是因为环境的变化,所以心态也有了变法,就像悟道一样,多年没有想通的问题,突然之间明白了,所以才有提高。”

“我知道殷总短短几年时间,从一名打工仔,一下子成为亿万富豪。

从一名画匠成为水平最高的大师级画家。

如今连围棋水平都是一飞冲天,这肯定有某种原因吧?”

殷元笑道:“一下子变聪明了吧!”

他认真地说:“我的生意都是从无到有,慢慢积累起来的。

我的画技和棋力也是一样……”

谭丽又跟他闲扯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他现在的房产项目和江明的几个工厂经营情况。

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殷元都毫不保留地回答她的提问。

翡翠加工厂以及铁矿石生意的事,她没问,他也没说。

她还问了一些关于家庭的事情。

他自豪地告诉她:儿子四岁,是天才的儿童画家,现在每天去美院学习。

谭丽惊讶万分:“哇,贵公子这么能耐,才四岁就去美院学习了,我可以去美院采访他一下么?”

殷元点头说:“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儿子年龄虽小,但是他说话做事都相当老成。

昨天晚上,谷历小兄弟去我家,我儿子还跟他学下围棋呢,进步很快。”

旁边的谷历点头说:“殷叔,安邦弟弟只要稍微用点心事在围棋上,不用多久,他的棋力会超过我。”

殷元说:“他像我一样,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画画上,围棋只是一门爱好。”

他想: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生意上,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