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丁字商贸街安置楼

殷元跟林婉婷来到售楼部,一个售楼小姐热情迎了上来。

“老板好,两位是准备买房吗?今天有优惠活动,签单的可以赠送一辆电动车。”

殷元问:“今天收房的有没有电动车送?我们是拆迁的,现在可以交房了没有?”

女销售让他们去二楼财务开一个证明,然后下楼来有人带去收房。

殷元两人来到二楼,看见财务室有四五个房主在。

财务在忙个不停填写资料,写证明材料。

轮到殷元时,他发牢骚:“怎么电话都不见你们打一个呢?我们是外地的,恰好有事经过这里,不然都不知道。”

财务说:“这几天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反正房子你们也已经选好了,多一天少一天也无所谓。

准备等忙过这几天就打电话通知的。”

殷元拿自己两人身份证给他看。

财务让他们填了表,开了证明,让他们去楼下售楼部,会有人带去收房的。

两人来到楼下,其中有一个男工作人员拿了记录本,带他们去收房。

打开卷闸门。

男员工对他们说:“今天交了十几栋楼,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我们从上往下看,发现问题的话,可以免费维修。”

殷元对于这些事当然非常清楚。

他对林婉婷说:“要么你在下面这里等,我跟他去楼上,从上到下每层验收一遍。”

林婉婷说:“现在才四个月不到,又没有行动不便,我小心一点,走慢一点就行。”

殷元让她前面走,自己在她身后提防。

三楼有一个露台,有两间房一个客厅,一个卫生间。

殷元抬眼看见墙角处有一条湿润的痕迹。

他说:“那里开裂会渗水,让工人上屋顶维修,在屋顶做防水,然后盖瓦。

不要在里面涂防水料,那样没有用。”

男销售惊讶说:“老板还是行家哦,这种维修的事也这么清楚?”

殷元说:“那当然,我自己就是开发小区的。后面那个凌村安置小区,还有香山商业步行街,香山酒厂小区都是我开发的,我在京城还有两个大项目。”

男销售惊喜地说:“原来是老总,殷总我去京城帮你买房子,好不好?”

殷元感觉有点意外:“好呀,不过你不在广东这里卖房,干嘛想跑到京城去?

我香山酒厂小区也需要招聘售楼人员,去香山也可以。”

销售男说:“我女朋友今年去京城女子学院读书了,她是我出资供她读书的,她答应毕业后就跟我读书。”

殷元问他:“你读到什么文凭?”

“我高中毕业,就是因为没有大中专文凭,不然我都不来卖房了。”

殷元知道明年新政策出台后,房地产兴旺起来,售楼人员提成高,是少见的高薪行业。

一年赚几十万收入的都不少。

“叫什么名字?”

“冯小宁。”

“冯小宇,你出钱供女朋友去京城读书,不担心你女朋友大学毕业后看不上你,把你抛弃?”

冯小宇说:“我女朋友读的学校是女子学院,里面学生全部是女的,没有男的,所以不用担心她在学校会跟别的男同学在一起。”

“学院里面全是女生,但是外面呢。”

“所以我想去京城找份工作。”

林婉婷好奇问:“不说还不知道,京城还有一所女子学院?”

“以前叫女子职业学院,去年改名京城女子学院,学生毕业后专门去做妇女方面工作的。”

殷元拿了一张名片给冯小宁,对他说:“想去的话,过完节就可以,我们也是过节后返回京城。

售楼的工资待遇跟莞城这边差不多,也是基本工资加提成。

那边有两个项目,都是刚开工建设,虽然暂时还没有房子售卖,但是我可以安排你干其他工作。售楼部建成,你有能力的话,我让你当个销售经理。”

冯小宇高兴地说:“谢谢殷总信任,我一定用心干。”

此时他为了尽力表现自己,检查起来,比殷元还细心。

二楼阳台上面盖的玻璃,缝隙间会漏水。

卫生间一处排水管有点开裂。

他认真说:“殷总,这几处问题,我一定让维修工去处理好,你可以先不收房,等处理好之后再收。”

殷元说:“算了,还是收房吧。反正有维修工去处理这几处问题就行,我们也没有时间在这里耗。

收了房我可以贴个招租广告去,有人想租的话,把房子租给他。

反正我们也不可能自己住。”

冯小宁保证说:“殷总放心,我肯定督促维修工把这几处问题处理好。”

殷元两人跟他去售楼部收了房。

留了一把钥匙给冯小宁。

“假如有人想租房,麻烦你帮我开门给他看。”

冯小宁自然乐意帮殷元做这些事。

巴结这样的大老板,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机遇。

殷元跟他相互留了联系号码。

这时殷元接到程其淞的电话:“我老婆生了,生了一个带把的小子。”

殷元遗憾地说:“可惜了,我们结不成儿女亲家了。”

程其淞说:“你老婆不是怀孕了么?万一第二胎生的是个女儿呢,嫁给我儿子不是正好。”

“不瞒你说,昨天有个老中医给我老婆诊脉了,说她怀的是双胞胎。”

“那就稳了,到时你女儿嫁给我儿子,这亲事就稳了。争取我老婆怀第二胎的时候,也来个双胞胎就完美了。”

殷元说他:“你已经是亿万富翁,生他十个八个也没问题,大不了罚点钱。”

这时一个陌生电话打给他。

“你是殷总?”

“我是殷元,请问你是?”

“我是粤华商贸公司的郑振华,今天来找罗医生复诊,他介绍了你酒厂的酒。

质量特别好,跟几款名酒品质差不多,因为我公司是专门代理各种品牌名酒的,所以想跟你谈谈合作事项。”

殷元说:“郑总好,凭郑总专业的眼光,你认为我这个酒定价多少合适?”

郑振华说:“你酒厂的酒单凭品质来说,跟现在市场上零售价二百左右的名酒不相上下。

不过毕竟是新酒,我建议你出厂价定在60到80之间,然后我们公司定一个批发价。

当然以后闯出名气了,定价也可以提高。”

殷元表示同意。

他对郑振华说:“郑总,我让我弟跟你谈这件事,现在新酒厂都是他在管。

昨天我跟他说了,这个酒瓶包装多增加半斤装的,而且一斤装的包装也重新设计一个。”

郑振华说:“对,我也正想跟你谈这个问题。这样吧,等下我去你酒厂,你让你弟联系一下我。”

殷元连忙跟红兵打了电话。

“昨晚我在老黄家,遇到一个退休老中医,这罗医生医术特别高,一眼就可以看出病人患的病。

我送了一幅画给他,他现在帮助介绍一个商贸公司老总来跟我们谈酒的销售协议。

昨天我送了一件酒给他,今天那个郑振华经理来找他复诊,他跟郑总特意推荐我们的酒。

现在郑总特别感兴趣,要代理我们的酒。

他现在从太冲镇过去,我把他号码发给你,你联系好他,等下你在酒厂门口等他。

刚才我跟他谈了酒出厂价的问题,他说定价在60到80之间都可以。

我们就谦虚一点,定出厂价为68元,先把名气闯出来再说。

会喝酒的人嘴巴都有一杆秤,我们酒的品质跟人家一百多的酒品质差不多,人家肯定买我们的酒。”

殷红兵高兴地答应了。

他现在觉得什么事到了大哥这里,都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昨天他说酒要涨价,他还暗自担心,加价后连原来的三个经销商客户都会跑了。

到那时生产出来的酒又能够卖给谁。

昨晚上他跟岳父一家说了这事,岳父也说涨价的事别操之过急,先有新的客户再说。

因为这几个经销商当时之所以在广交会上签经销合同,是因为他们的客户群就是这个价位的。

喝酒的人,酒的品质是另外一回事,有些人只喝得起几块钱的低价劣质酒。

有人经济条件好一点,可以喝三四十元一瓶的酒。

二十八块钱的出厂价,经销商进货加价到三十三块批发价,到了零售店卖四十五块钱一瓶。

这些人喝起来觉得又有面子,酒的品质还不错。

出厂价你加一倍,是不是到了终客端手里要九十元一瓶。

这些平时只喝得起四十五元一瓶酒的消费者,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茅台谁都知道好喝,但是一般人喝不起呀。

一瓶三百,喝去了打工人半月的工资。

好酒都是有钱人才喝得起的。

封建勇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认为若是提涨价的事,现有的三个经销商肯定会丢失。

他让小舅子今天去几个销售商谈新酒的事,让他车上带了几件酒,先给经销商老板品尝新酒的口味。

先不说涨价的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再说。

假如可以跟郑总签一个长期的定单,涨价的事肯定水到渠成。

此时,殷元两人来到丁字商贸步行街后面的凌村安置小区。

黄冠源和任春林都到了现场,正在跟凌村陆支书聊天。

老陆看见殷元,乐呵呵地说:“你们建筑公司提前二个月交房,而且建筑质量都是靠得住。”

他说:“这几天我们几个跟你们公司施工经理,按排了验收。

只有几个地方有点小毛病,他们也及时做了整改。

我已经通知财务把剩余的款项转到你们公司账上去了。”

铜矿公司把拆迁安置费已经转到村委账户上。

当初殷元跟他谈这个项目的时候,跟他聊到这个问题。

殷元高兴地对他表示了感谢。

“陆叔,房子建好以后,是村民自己付款,还是你们村委付?”

老陆当时也在迷茫。

“许多村民都不愿意拆迁安置费放到村委,他们说房子建好后,自己付钱给你公司。”

殷元当时给他分析:“让村民建成自己付款,就算是分阶段性付,风险都特别大,没人敢接这个项目。”

老陆说:“铜矿公司已经赔给他们足够的钱了,除了这些房屋安置费,单单那些土地占用赔偿,最高的一户有上百万。

低的也有几十万,总不至于一二年时间就把这些钱败光吧?”

殷元肯定地跟他说:“不瞒你说,还真的有人会在短时间内把得到的补偿款败光的。

到时候房子建好了,村民没有钱付,或者他只付了一部分,你说房子给他还是不给。”

他当时要求老陆跟村民协商好:把建房安置款统一存到村委账户上,建筑公司跟村委签建筑合同,按照工程进度付工程款,完工除扣留3%的保证金之外,其他的全部付清。

老陆感慨对殷元说:“殷总是个聪明人,你看的事确实非常准。

我们村许多人口袋突然有了几十万,个个都漂了。

认为自己是有钱人,是大老板了。

自己几斤几两都不知道。

离婚的特别多,男人有钱了娶更年轻的,有些根本不娶,莞城娱乐城找女技师,嫖赌逍遥,过了一段时间土豪有钱人的生活。

有人买辆豪车,开车全国各地游山玩水。

有人认为可以当老板,来莞城租铺开店,或者跟人合伙做生意。

现在有不少人把卖田卖地的那点补偿款,全部挥霍掉了,又开始过起一贫如洗的生活。

有人去进厂打工,去建筑工地搬砖,去给人当搬运工。

好在现在社会不会饿死人。

像潮涨潮落,退潮后才知道自己是在踝泳。

当时若不是把房屋安置费存到了村委账户上,肯定有不少人会把这些钱败光。”

老陆特别佩服殷元的眼光。

林润华和陆苹两个领了钥匙后,找到了他们。

殷元两人跟他们去看房。

位置比较好,靠路边位置。

林婉婷跟陆苹说:“这个位置比较好,到时候在这里开个饮食店或杂货店都可以。”

陆苹低声说:“这是陆支书特殊照顾的,虽说采取抽签的方式,但要动手脚还是很容易的。

几个村干部安置房的位置都比较好。”

每户都是一栋五层楼高,占地面积一百平,独家独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