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元跟林婉婷说了去深市抄股的事情。
他说:“这回准备购买三支股票,准备长期持有,享受公司分红和派股。”
林婉婷还惊讶地问:“买股票还会有分红吗?是不是所有股票都会有,可以分多少?”
殷元跟她解释:“不是所有股票都有,要看公司的效益,盈利后才会给股民分红。
假如亏本的话,根本不可能有分红的。
股价也会跌,股民的投资就会打水漂。
所以炒股票一定要了解股票所在公司的发展前景,想在股票上赚钱,就要有一双火眼金睛。”
林婉婷好奇问:“可是你又怎么知道买的三支股票,发展前景一定好呢?”
殷元想:肯定不会告诉你我是重生者,二十多年后,专业人士总结出了股市最赚钱的十支股票。
就算前世自己并没有炒股,现在盲目买也不会错。
况且自己还不缺钱。
他说:“炒股也像绘画一样,是要有一定眼光的,相信我,绝对不会错。”
靠股价升涨就可以赚一千多万,这一点谁能做得到?
林婉婷知道他的能耐,自然不会反对。
她还问他:“去深市,你要回一趟江明么?”
“肯定要,到了深市都不回去,你爸妈会说我了。再去酒厂和涂料厂看看,在江明待一二天吧……”
他告诉林婉婷:“华伟那家伙昨几天也打电话给我,知道我去深市,也说要跟我去,程其淞也去。”
林婉婷问他要准备多少资金?
殷元说:“二千万应该足够了吧?”
去银行往殷元股票账号存了二千万资金,原来账上还有三百多万,总资金有二千三百多万,殷元认为够了。
虽然他想过一次性投入五千万,或者八千万,干脆上亿资金的念头。
但是他认为还是谨慎一点好,万一这几支股票跟前世会有所不同呢?
先持股一年再说,若是跟前世没什么变化,明后年增加投资也行。
再说现在持100万股,万一混到公司股东,要参与管理也是一件麻烦的事。
当天接到蔡仁峰的电话。
“殷总,我过几天去你酒厂,应该有货给我了吧?”
他原来订的是二个月后要50万瓶,但现在才过去一个月,殷元也不知道酒厂有没有那么多存货。
前几天薛卫谦派车去拉了10万瓶。
他说:“蔡总,上次那批一百多万瓶余阳大曲酒就处理完了?”
蔡仁峰说:“这种档次的白酒在毛熊国都是很畅销的,货拉到目的地,很快就抢购一空。
以后你的香山酒我也保证可以非常畅销……”
殷元说:“我问一下我弟,看仓库有多少存货?”
他打电话给红兵。
红兵告诉他:上次那个薛总要了15万瓶,现在库存只有20万瓶。
殷元跟他说:“蔡仁峰上次一百多万瓶余阳大曲销售完了,现在想叫货车来拉香山酒。”
红兵说:“当时他不是说二个月后要货的么?现在才刚过去一个月。”
殷元说:“他专门贩酒的,手上没货了,自然就会想办法寻找货源。
要么凑25万瓶给他,让他下个月再来拉25万酒。”
红兵表示可以这样操作。
殷元问:“那个罗广昌是怎么回事,一个月了都没有找到一单货,他若是找到库存酒的话,老蔡就不会追我们这么急?”
红兵说:“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回事?或许是因为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认为发财了,应该好好享受,就没有去找货源了。”
殷元打电话给蔡仁峰:“蔡总,不好意思,仓库现在有存货25万瓶,要么你叫货车来拉25万瓶,下个月初再来拉25万瓶?”
蔡仁峰说:“这样吧五号我过去拉30万瓶,还有几天,生产几万瓶应该没问题。”
殷元说没问题。
蔡仁峰对他说:“那个罗广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上次还答应帮我去找酒,过去一个月了也不见他有什么消息。”
殷元说:“我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也没有罗广昌的联系号码,只能打电话问念祖。
潘念祖说:“要么我把罗广昌的号码发给你,你打电话问问他是怎么回事?”
他把号码发了过来。
殷元打通了罗广昌的电话。
“表哥好,我是殷元……”
罗广昌连忙客气打招呼:“殷总好,听念祖说了,上次贩酒那单生意是你介绍的。
做这单生意,念祖给了我二百万,让我转眼间成了百万富翁,谢谢你的关照。”
殷元说:“都已经给你指明了一条发财的路,你怎么都不知道抓紧呢?蔡总不是让你帮他找货源么,一个月过去了,你没有去找?”
罗广昌说:“不好意思,因为囗袋有钱了,亲戚朋友都跑来借钱。
我老婆就跟我商量,拿这钱去买房买铺,又买车,父母和兄弟姐妹都给了一些。
一个月时间就花了一百万,看上去很多钱,但是用起来也不耐用。
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确实没有去帮蔡总找货源……”
殷元说:“坐吃山空,不要说二百万,二千万也不耐用的。
给了你一个发大财的机会,你假如不抓紧的话,人家不可能只等你,若是有别的人跟他合作,你的机会就失去了。”
他说:“一次生意可以让你赚二百万,十次呢,假如长期合作,你就可能赚上千万,上亿……”
罗广昌上次不好意思问表弟,一瓶酒,他从中赚了多少钱。
他跟老婆也私下谈论了这件事。
“念祖每瓶酒给了2块钱给你,他自己赚了多少钱呢?”
“肯定不止2块钱,我估计每瓶他应该赚了五六块钱。”
“一百万瓶,他赚了五六百万?”
“他给你都是二百万,总不可能比你赚得少吧?”
现在殷元打电话说这事,他觉得可以问问这件事。
“殷总,我现在有空去做这件事了。
我已经打听到了,宁昌县城也有一个酒厂,现在库存60多万瓶酒,销不出去。
酒的品质跟余阳大曲差不多,平时市场零售价也是38元/瓶,也有把握10元到15元之间可以拿下来。
你认为应该多少价卖给蔡总合适?”
他不说上次的价格,说另一个酒厂的事,等于拐个弯说上次的事。
殷元说:“你的报价跟酒厂原先的出厂价差不多就行,多几块钱少几块钱都无所谓。”
罗广昌说:“原先出厂价是25元/瓶,你是说一瓶可以赚15元钱?”
“有什么不可以?人家蔡总把酒运到毛熊国,他也是一样要赚钱的,甚至他赚的利润还更高。”
罗广昌想:听殷元的口气,上次那单生意,表弟也可能一瓶酒赚了十几块钱,那样的话他上次至少赚了一千多万。
殷元对他说:“有没有货源你都要跟蔡总说,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诚信,要靠自己维护。就算是你不想跟蔡总做这生意,也要打电话跟他说一声。”
罗广昌谦意地说:“是我想事太简单,我这就打电话跟蔡总解释……”
他及时打通了蔡仁峰的电话。
“蔡总,不好意思,这段时间家里出了一些事。
另外一方面我了解到有一个酒厂有60万瓶库存。
想去跟厂长谈,无奈厂长去了外面出差,只好等他回来再过去找他谈。
所以一直没有联系你,是我做事考虑不周到。
对不起!”
蔡仁峰说:“我是相信你的为人,信得过你,才愿意跟你打交道。
你们那个老乡叫徐庆清和潘念生的,打了我几次电话,说他们知道有一个县有白酒库存60万瓶,另外一个酒厂有50万瓶库存。
我对他们两人不放心,都没有理他们。”
他说:“你尽快去跟酒厂谈好价吧,最好是签个销售协议。
我过几天去殷总的香山酒厂进一批货,你这边谈妥了,打电话通知我。”
罗广昌迟疑着还是说出了自己想问的话:“蔡总,现在我去谈的这个酒厂的酒,品质跟余阳大曲酒差不多。
以前零售价都是38元/瓶,出厂批发价也一样……”
蔡仁峰说:“既然跟余阳大曲酒品质一样,我也按照上次的价从你手里收吧,你从酒厂收多少钱我不管。”
罗广昌迟疑问:“余阳大曲酒给你的价是多少钱一瓶?”
“30元一瓶。”
蔡仁峰想了想说:“既然你说酒的品质跟余阳大曲一样,可不可全部换上余阳大曲酒的商标?
因为上次那一百多万瓶,在毛熊国这边反响特别好,换上余阳大曲的标签,拉货到毛熊国,可谓供不应求。
每瓶我加一元给你,每瓶31元,我可以先付100万定金给你。”
罗广昌在酒厂混迹多年,酒厂标签都是他负责。
印刷厂印刷一张不到二毛钱,找工人贴,一张不到一毛钱手工费。
他连忙说:“没问题,不过要让我跟酒厂签订供货合同后,我把合同传真给你看,你再转账给我。
同时我安排工人换标签。
要是没有谈下来,我也不能无故贪你的钱,对不对?”
蔡仁峰听他这样说,对他更信任了。
老实人说话做事都让人一种心里踏实的感觉。
“行,我等你好消息。”
半个月前,徐庆清打电话联系他。
“蔡总好,我这边找到一个酒厂,库存酒有五六十万瓶,酒的品质跟余阳大曲酒一样,平时零售价也一样。”
蔡仁峰本来对他并不是很信任,他说:“我现在没有空,再说我并没有委托你去办这件事。”
徐庆清不想错过发财的机会,他说:“我要的收购价跟上次你来收余阳曲酒一样都行,不,可以少几块都可以。
蔡总,上次你收购余阳大曲酒是多少钱一瓶的?”
蔡仁峰不耐烦的说:“你不用说了,多少钱一瓶似乎跟你没什么关系吧?
我送你一句话,要想做生意,先从做人开始。”
第二天,他又接到一个自称是酒厂厂长的电话。
“蔡总好,我是从罗厂长那里知道你电话的,他让我跟你联系。
我姓徐,是酒厂负责人。
我们厂现在有库存酒60万瓶,酒的品质跟余阳大曲一样。
以前我们两个酒厂的酒在本地都是有名气的。”
蔡仁峰当时想:这个人肯定是徐庆清让他给自己打的。
为了验证对方的真假。
他说:“既然你说是酒厂负责人,肯定对酒厂所有的生产程序非常熟悉吧,你从头到尾说一遍,说得对我就相信你。”
对方吱唔半天也没有说齐全。
蔡仁峰严肃地说:“以后不要打我电话骚扰我!”
其实给他打电话的是徐庆亮。
徐庆清见遭到蔡仁峰拒绝,于是跟老二说了这事,约定若是事情成了,利润大家一起平分。
谁知道因为准备不充分而露隙了。
徐庆亮气愤地说:“谁会想到他会问这样的问题?知道的话,早早弄明白,他就考不倒我了。”
几人都在后悔不已。
罗广昌刚才听了上次成交价是30元/瓶,内心无比震撼。
一瓶赚了20元,一百万瓶赚了二千万,付了自己二百万,念祖一个人纯赚了一千八百万。
想不到竟然是一千多万巨款。
想想:现在也有一个这样发大财的机会,他内心无比惊喜。
他认为这生意是殷元介绍的,靠他的关系才能赚下巨款。
上次念祖赚了这么多钱,肯定也分了利润给殷元。
这次生意若成了,也不能自己吃独食。
生意想长久做下去,肯定要跟殷元的关系搞好。
不然的话,他一句话的事,生意就会黄。
他打通了殷元的电话。
“殷总,我跟蔡总谈好了,收购价30元/瓶。
蔡总听我说酒的品质跟余阳大曲一样,他让我全部换上余阳大曲标签,多给我一块钱一瓶。
明天我就去找酒厂负责人签合同。
殷总,这生意是靠你才做得起来的。
生意成了,理应跟你利润分成。
殷总,你看这样行不行?
利润我给你三成,以后你就跟蔡总联络搞好关系,我在老家这边就勤快一点去找库存酒。”
殷元没想到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眼光还放得比较远。
念祖要给自己钱,自己没收,因为是自己妹夫。
罗广昌虽说也是亲戚,但是有钱送上门,自己拒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谁会嫌钱多?
他同意了罗广昌的分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