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从来都不是小礼。
不是繁文缛节。
而是在于教化百姓。
让百姓吃饱穿暖。
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天下,自然知礼仪。”
“这才是礼的精髓。”
“孔先生,你是孔圣后裔,诗书传家,待人接物必言礼仪。
可是你想过没有?
你们孔氏子孙如此懂礼仪,是你们天生就是如此吗?
并不是!”
“是因为你们孔氏,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为何你们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那是因为你们孔氏被天下百姓供养。
你们不用耕种,不用缴纳赋税。
因为没有生存的问题,所以你们才能安心去读书。
才能知礼仪。”
“百姓也同样是如此。”
楚浩的话,掷地有声。
把孔德伦给说的哑口无言。
他惊讶的发现,楚浩说的一点没错。
他们孔氏子孙,为何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
是因为他们孔氏子孙聪明吗?
并不是!
说到底,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投胎投的好,不用像寻常百姓一样,去种地而已。
没有生存之虞,自然就有时间去读书。
自然就能知礼仪。
他孔德伦为何读书少?
是因为自己蠢吗?
并不是!!
那是因为自己这些年为了孔家奔波,没有时间去读书。
他孔德伦身为孔圣后羿尚且如此。
寻常百姓,自然更是如此。
“真正的儒学,是孔孟之道,而不是董仲舒篡改后的儒学。
这一点,孔先生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孔德伦郑重的点点头。
楚先生说的没错。
真正的儒学,那是孔孟之学。
你董仲舒算什么?
一个小人而已。
如果不是这个人,他们孔家,也不会背这么多年的黑锅。
楚浩的话,让孔德伦醍醐灌顶。
以前他对于自己的先祖孔圣,多有不解。
身为儒学代表人物,孔圣当年有教无类,周游天下。
以求辅佐帝王,安定天下。
他的抱负理想,可不是为了区区富贵。
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自己的祖先如此,他孔德伦又怎么能安于现状?
当今大唐皇帝,为了天下百姓而变革,他孔德伦为何就不能出一份力?
一面是继续替士族百官背锅。
另一方面,则是跟着当今皇帝为天下百姓出力。
这还用选吗?
孔德伦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迂腐和昏聩。
他正正自己的衣冠,然后对着楚浩行礼。
“今日听先生教诲,胜读十年之书。
老朽受教了。”
孔德伦这一鞠躬,把楚浩给吓了一跳。
到底是孔圣之后,这礼仪确实到位。
不过,这位刘先生居然能够接受自己所说的这些,还是让楚浩一阵意外。
他还以为这位孔先生,是一个老顽固呢。
没想到居然也是通情达理。
从玉山回来,孔德伦心中就一阵纠结。
好几次孔德伦都张着嘴巴想要说话,但是话到嘴边,最终又咽了下去。
李二虽然走在前面,但是一直在暗中观察孔德伦。
看着孔德伦欲言又止的样子,李二心中一阵好笑。
看来今天,楚先生已经完全说服了孔德伦啊。
否则的话,孔德伦绝对不是这个样子。
看来孔德伦留在长安,是完全没有问题了。
“呵呵,孔家主啊,为何心事重重?
是楚先生的话,说的有不对的地方?”biqμgètν
孔德伦摇摇头。
然后支支吾吾的说:“楚先生的话,并不过错。
老朽想的是,能否恳请陛下,给老朽一个官职。
也老朽也能为天下百姓出力。”
要个官而做?
李二咂摸了一把嘴儿。
如果是别人当着他的面这么说,李二只会不屑。
但是孔德伦这么说,李二只会兴奋。
他巴不得孔德伦这么说呢。
想要让孔德伦长久的留在长安,那就需要有什么东西捆住。
毕竟这人如果没有事儿做,就会胡思乱想。
不就是想要在朝廷里面任职吗?
容易!
朝廷里面,有的是官位。
即使没有官位,为了孔德伦,他李二也能变出一个官位来。
别说是虚职了,就是孔德伦想要当三高官官,他李二也不会拒绝。
而且别人也不敢说什么。
人家可是孔圣后裔,当个宰相怎么了?
你们敢有意见?
是长孙无忌有意见还是房玄龄有意见?
当然了,李二也就是打个比方而已。
孔德伦不会想要当宰相,李二也不会让他当宰相。
毕竟孔德伦这样的,就是一个标杆。
用来做样子的。
最好的去处,还是礼部。
给一个虚职也就行了。
如果真要给孔德伦一个实职,别说李二担心了,就是百官估计心里也会不踏实。
孔德伦可是孔圣后裔,身份在那里摆着。
给他一个实职,到那时候坐错了事情,怎么管?
更为重要的是,人家孔德伦是孔圣后人,他如果发号施令,你听还是不听?
听吧,那他们就被孔家给拿捏了。
不听吧,人家名头在那里摆着。
完全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不过……
这不正是他李二需要的吗?
如果是以前,孔德伦想要官职,他李二直接就打发他去礼部了。
反正就是一个虚职,李二根本就不在乎。
但是现在,为了大唐的变革,孔德伦都作用还是很大的。
如果给孔德伦一个虚职,那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虽然这次变革百官不敢说什么了,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心甘情愿的执行。
到那个时候,孔德伦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这搅和的作用,有时候也是重大的。
可是具体放到哪里,李二还需要慎重考虑。
毕竟就一个孔德伦。
如果有好几个,那李二就不需要考虑了。
李二并没有正面回答孔德伦的话。
而是一脸笑容的对孔德伦说道:“哎呀孔家主,你能来朝廷为官,朕是求之不得啊。
你可是孔圣之后,地位尊崇。
这样,朕即刻下旨,在长安城寻一处地方,修建孔家宅院。”
听到李二这么说,孔德伦受宠若惊。
“陛下~
您已经赏赐了老朽一处宅院了,老朽哪里敢让陛下再修建宅院啊。
实在是折煞老朽了。”
“真的不必了,陛下赏赐的那处宅院,已经足够住了。
如果再为老朽修建宅院,控引起非议啊。
实在非老朽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