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们,跪求鲜花,评价票,求数据支持,新书发布的时间不太好,初始数据不理想,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下,这决定了本书的未来!)
想到了自己不少物资要处理,自己以后要用钱。
在票证实行前,自己必须尽可能卖掉这些。
于是李恪就跟秦大山说。
“大山叔,既然后面要农改了,不如我们做一段时间的好人,缓和下和其他村子的关系,把周围村子的存活给清一清,反正农改在即,短时间的生意也不会爆发什么矛盾。”
秦大山其实早就想要这么干了,因为自己媳妇就是隔壁村的,
但是毕竟李恪才是掌舵人,自己这个村长只是个管村子内部问题的。
负责生意的还是李恪,也不好驳了李恪的面子。
“好,其实我媳妇说了好多次了,不过事情毕竟是你在做,我也不好意思插手。”
“当初我们商量的时候也说了其他村可能因为分钱吵起来,这下总算我也能给媳妇一个交代了。”
其实一直以来秦家屯的人都对李恪有一种愧疚感。
因为在扩大了销售后,大家都觉得是占了李恪的便宜,毕竟都是他的渠道,还让自己的驴车给村里用。
也知道其他村的人也模仿过自己村,但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一下子从李恪一个人挣钱,变成了大家一块分李恪的钱。
而且听别人说,李恪在价格利润上都大大的缩减了自己的抽成。
实际上这就是李恪的鬼主意,他让人故意这么说。
李恪的抽成其实并没有降低,降低的是蔬菜这类大家已经知道采购价的商品利润而已。
而且村里人对比的也是市场价格,自己一直都在说是供应给大量买货的商家。
这些商家的采购价变个不停地,所以大家也没个准信,考虑到李恪在蔬菜上的情况,大家也会信任李恪。
在蔬菜的利润上李恪挣得少了一些,但是在其他新增加的商品,利润却挣得更多了。
这里不负责算账和对接买卖是搞不清的。
而李恪就是涉及到货物量和金钱方面的是他自己动手,不透明,他有两个账本,一个是计算正常的,一个是计算自己剥削后的。
为了避免农改后,大家发现价格不对。
从最近的三个月开始,李恪就渐渐的加大了村民在商品出售中的利润额了。
虽然知道这些村子东西不会少,但是看到这么多货,李恪还是有点头大。
“周老三,东西都放好了吗。”
周老三,虽然姓周,确是自己丈母娘的弟弟。
因为事情不能泄密,所以李恪就找了这个憨货,周老三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老实人。
但是也是出了名的不是莽夫,一把子力气不小,就是在动脑子方面,不太行。
这种就是李恪非常需要的人。
“放好,我办事,您放心!”
为了掩盖自己的签到物资,李恪把物资集中地放在了自己家。
看着这些东西,虽然秦家屯这些年的产量在自己的科学规划下越来越大。
但是物资还是不够多,导致自己每年卖的数量占到总物资的比例并不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周遭的村子也要出货,这样一来出货的规模会非常的大,自己的物资也可以卖的更多。
于是李恪说“东西有点多,我们要多出几趟车了。”
听到了李恪的话,周老三把周围村子也出驴车的事情给说了。
李恪听了,还能搞不懂这群人是什么心思吗,无非就是想要探听这些年秦家屯的卖货渠道。
其他村的村民们自己去找过看看能不能也有人吃得下,但是没用。
说白了,这里要有两个点,供应方的供货量和采购方稳定的清货能力。
一个村的供应量就在那边,尤其是农产品,除了蔬菜能稳定供应,其他的都不稳定,属于时不时的爆发性增长。
李恪的货源是自己认识很多年的几个菜贩子,靠着多年的信任联合起来,他们都有稳定的店铺供货渠道。
无论是秦家屯,还是菜贩子联盟,他们的财务都是自己负责,出货规模扩大和资金规模是同步增加的。
所以可以做到供应的货物不会剩下,不存在什么浪费,大家双方就会都满意了,谁能拒绝稳定的财富增长呢,毕竟现在挣钱的活计都在大商手里,他们在忙着抬高市场物价呢。
倒腾的贩子们,小的吃不下一个村的,清货能力大的又嫌弃村子的供货少而且还不稳定,也不合作。
也有倒腾贩子们去联合起来,但是松散的联盟,货物供应量不稳定,价格和利润上更是互有小心思,做不了几单就会吵起来。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简单,那就是有个强有力的人物去在中间调剂。
但是这又不是大商家主导的生意,越是大买卖,就越能对比彼此生意做得大不大,做的小的自动闭嘴。
可是小贩子们谈个屁,谁比谁强到哪去。
这次自己出货算得上是大宗了,但是自己也不担心,稍微降低点价格,
然后让这些渠道大量持有便是,反正都是需要用的东西。
哪怕没钱,自己也可以稍微慢点回收账。
相信这么大的出货,各村也是能够理解的。
(汇报下目前的情况,V收没有达到500,非常的遗憾,我都不想问责编掐不掐了,先挽救一下试试看,毕竟发书时间太不理想了,周三发书,我一开始就知道结果不会太好,人家都是五六发书。求个数据支持,鲜花,评价票,甚至月票,催更,都行,有数据我就加大更新,我知道我不求是绝对不会给的,具体看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