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登州查案

第1310章 登州查案

天刚蒙蒙亮,一队身穿黑黄盔甲的骑兵疾速奔进了登州蓬莱县城。

登州百姓都没有见过这种盔甲的骑兵,都好奇地打量他们,这队骑兵飞奔至州衙门口,翻身下马,一名士兵奔上台阶,举起一块黑黄铜牌,厉声对守门士兵道:“内卫,从京城赶来办案!”

士兵吓一跳,结结巴巴道:“请稍候,我这就去通报!”

内卫相当于美国的联邦调查局和国家安全局一体,专查大案,权力很大,尤其是私盐和铸钱,一旦被他们查到,基本上都是满门皆斩,杀得尸山血海,他们虽然没有权力停职地方官员,可他们一旦发现官府和盐贩勾结,或者官宦子弟干违法大案,也会毫不留情抓捕非官人员,上报御史台,监察御史就立刻来了。

所以地方官府没有不怕内卫的,当然也是一些地方官自己不干净,若清廉刚正,也并没有什么好怕的。

州衙还没有到政务时间,只有司马王增正当值早到,他听说内卫来了,也吓一跳,连忙迎了出去。

“在下登州司马王增正,欢迎内卫来登州办案!”

为首内卫将领正是刘武通,他长期护卫李岱夫妇,现在转为内卫,封中郎将,他第一次被任命为调查使,带领五十名手下远赴莱州和登州办案。quya.org 熊猫小说网

他们一路住驿站休息换马,一路急奔半个月才抵达山东半岛,又兵分两路,副将张温率二十人去莱州,刘武通亲自率三十人前来登州。

刘武通年纪也比较大了,没有了年轻将领那样凌厉,说话做事都比较圆滑客气。

刘武通取出银牌展示,很客气对王增正道:“我是内卫中郎将刘武通,奉命来登州调查细作案,烦请王司马先把我们安顿下来,回头我们再细谈!”

王增正听说是查细作案,心中稍稍松口气,连忙道:“那是!那是!各位一路鞍马劳顿,我这就安排你们去驿馆休息!”

他连忙叫来一名手下,取出贵宾牌,安排手下带内卫一行去不远处的贵宾驿站住宿休息。

王增正见内卫们都走了,又连忙派士兵去通知刺史和长史。

不多时,登州刺史孙元和长史李朝阳匆匆赶到了州衙,三人先在官衙内协商。

“对方首领是内卫中郎将,带银牌,地位可不低,说是来办细作案,应该是来查海路奸细。”

刺史孙元点点头,登州地方特殊,东北方向各国的海路使者都在这里登陆,像日本遣唐使,新罗遣唐使等等,都在登州上岸,然后前往或者长安。

所以内卫来这里查奸细,一点都不奇怪,应该和他们没有关系,三人都松了口气,毕竟是心狠手辣的内卫,他们压力都很大。

长史李朝阳沉思片刻道:“再过一个月便是摄政王的登基大典,我估计是为这件事而来,他们可能也没有目标,只是一种例行调查!”

刺史孙元摇摇头,“没有目标就不会跑这么远了,肯定有目标,十有八九和辽东有关,说不定还和日本新罗有关。”

王增正连忙道:“上次登陆的渤海国使,会不会和他们有关?”

孙元还是摇头,“应该不会,既然是公开来大唐,内卫就没必要来登州了,他们是为潜伏者而来。”

这时,士兵在门口禀报:“内卫统领来了!”

三人吓一跳,这么雷厉风行,刚住下就来了。

孙元连忙对王增正道:“王司马,由你全权负责接待,有什么需求,直接告诉我。”

王增正虽然不太愿意,但也没有办法,这就是他的职责,他只得答应,起身迎出去了。

王增正把刘武通和两名手下领到后堂,两人分宾主落座,王增正又让茶童上茶。

刘武通沉吟一下道:“正月初一是摄政王登基大典,因为大唐正处于和辽东交战前夕,内卫担心会有敌国派刺客来破坏大典,刺杀摄政王,由于陆路被封锁,刺客过不来,那么只有海路,登州首当其冲,我就是来查有没有疑犯登陆。”

王增正点点头,“摄政王登基确实很重要,关系到大唐社稷的安定,我们登州州县官府都会全力配合,另外,我还要提醒刘将军,海外登陆,并不完全来登州,莱州也有,一般是三七开,登州七成,莱州三成,我觉得内卫盯住登州,对方也明白,说不定偷偷去莱州了。”

刘武通微微一笑,“王司马不用担心,我的副手率二十名手下在莱州办案,我负责登州。”

“那我就放心了!”

王增正想了想道:“来登州的外国人主要有四类,一是官方使者,如新罗和日本的遣唐使,还有之前的渤海国使者;

第二类便是商人,这类人数最多,基本上每天都有,他们会在市舶司缴税登记,拿到通行证路引前往内地;

第三类就是外国渔民,这部分是最难控制的,他们不和官府打交道,把船停在某个隐蔽处,偷偷摸摸上岸,去集市把海货卖了,再买些货物回去,一般都是夜里来夜里走,行踪不定,人数也多,官府管不过来,只要不闹事,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第四类就是偷渡者,他们和第三类一样,但他们的目标基本上都是前往洛阳和长安,一般都有登州本地人接应。”

刘武通听得头大,光是商人很难查了,他看过之前的刺杀档案,基本上都假扮商人,尤其长安的外国人太多,一旦伪装起来,都是合法入境,根本就没法查。

现在又有了那么多的走私渔民和偷渡者,行踪不定,这怎么查?

刘武通沉思片刻道:“我带了三十名手下来登州,我打算分成两个组,一个组查商人,一个组查外国渔民和偷渡者,查商人我们会直接去找市舶司,查外国渔民和偷渡者就得烦请王司马帮忙了。”

王增正点点头,“我带将军去找县衙吧!县官不如县管,州衙还是不了解具体细节,但县衙应该比我们清楚,他们直接打交道。”

“那就麻烦王司马了!”

王增正随即带着刘武通来到了蓬莱县衙,此时已是上午,县衙也开始一天的忙碌。

蓬莱县令叫做周季,至德二年明经科出身,三十岁左右,看起来颇为精明能干。

他已经知道内卫来蓬莱县,他心中正不安,忽然听说州司马陪着内卫来了,吓得他连忙出门迎接。

三人来到内堂,王增正给周县令介绍了情况,便把烫手之事甩给他了,坐在一旁喝茶,虽然他不能走开,但颇为神闲气定。

周县令想了想,对刘武通道:“办法还是有的,虽然官府不清楚外国渔民和偷渡者,但有人清楚,本地渔民就很了解他们,因为涉及利益。”

“哪方面的利益?”刘武通问道。

周县令苦笑道:“他们不是来卖鱼那么简单,卖鱼卖海菜只是掩护,他们其实是走私货物,比如新罗的纸比较有名,出新罗要征两成的税,进大唐也要征一成的税,如果是走私,三成的税就逃掉了。

不仅是税,私人作坊比官营作坊要便宜一半,当然还有别的货物,这些外国渔民不敢上岸,就低价卖给本地渔民,本地渔民又卖给坐地商人,因为价格便宜,商人有利可图,也都明知是走私也收了,以前市舶司还查一查,但实在太多,蚂蚁一样,市舶司就那么几艘船,一二十个人,遇到强横的还会丢了性命,现在也基本上不查了。”

刘武通不是来查税,他对走私没兴趣,只关心可疑人犯。

他问周县令道:“如果我要调查刺客,从何入手?”

周县令点点头道:“我刚才说有办法,就是指调查渔民,只要明确不是查走私和偷渡,是查刺客,相信渔民都会帮忙。”

“那怎么调查呢?”

“我现在带将军去码头,召集船头训话!”

刘武通对王增正笑道:“有周县令陪我,就不麻烦王司马了。”

王增正求之不得,连忙起身道:“如果有需要州衙的地方,尽管开口,需要州兵,我们也会立刻出动。”

“我知道了,多谢王司马!”

王增正走了,周县令叫了县尉和捕快头子以及十几名捕快,一群人领着内卫向码头而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