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王宰归附

下面的那些大臣们都呆呆的站在那里,李昂的话无异于在他们的心中掀起了滔天波浪,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今天早上生的事情居然是这个,虽然李昂是那么说,但是眼下大殿当中的那些人都没有笨人,他们很快就联想到这应该是李炎联合仇士良,李德裕,裴度等人诛杀了王守澄,也就是说,最后的胜利者是江王,而至于投靠过王守澄的那些臣子为何没有来朝估计也是被幽禁起来,准备处死了。

眼下虽然皇权聚拢,但北衙神策军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马存亮和仇士良等宦官依旧是掌控着军队,未来权势随不能和王守澄相抗衡实际上也是查不了太多的。

不过好在李昂终归是有些手段的,他很快也就是将马存亮升到了王守澄以前的那个位置,然后将仇士良提拔为右神策军中尉,然后将左神策军完全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一场事变后,最能体现出局势变化的,自然就是人事上的调动。

毕竟一场清洗带来的效果就是这样,此时实际上甚至是连李昂这位天子的真实意思都是不怎么在意了,因为分配稍不留意,在一场清洗便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有些人终归是要水转船高的,当然另外有些人也是要被一路道理的,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

尽管此时距离政变不过仅仅只有一夜多的时间,但一些人事变动已经开始了,行贿王守澄,晚节不保的王播肯定是不能接着在任宰相了,剩下的也是只剩下基本上不怎么理政的裴度,李德裕,舒元舆,韦处厚。

天子近臣路随以拜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拜相,而剩下的一人不是王涯,而是李程以门下侍中,同平章事拜相,不日会京。

尽管总数上仍然维持六个人,但各自的处境与前途,其实已经出现了区别。李德裕与舒元舆自不必说,他们本身就是宰相,事变之后权势只会儿越发的大,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肯定会大权在握。

裴度虽然依旧是中书令,可是年纪终归是大了,加上足疾等一些事情,他肯定是不会儿过多参与朝廷当中的事情了,除非大唐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否则他这位元和中兴名臣可是真不打算出头了。

路随是新起之辰,尽管没有直接参与政变,但在他终归是皇帝心腹。有了这层关系,拜相以后,他很快也就是握紧了主持冬集铨选这个权力。

而李程的话,不用多说自然是用来调离位置的,毕竟河东节度使,太原那个位置,李炎可是盯上了的,他怎么可能不需要别人给他调位置的,当然李炎还是没有做的太绝,终归是将他调回了京都担任了所谓的宰相。

李逢吉这个老怪不用多想,这是明确和王守澄勾结的家伙,也是跟着王守澄一块归西去了,毕竟这家伙跟随着王守澄左右朝局实在是太久了。

在政事堂这一轮应急调整的人事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排中,李炎一系的官员们所受影响倒是不大。毕竟本来就不算多,而且在眼下这时节,无论心思用的多深,起码表面上,谁也不敢直接跟江王瞪眼。

当然再说了李炎暗地里的那些钉子,可是不会儿轻易暴露属性的,即便是王守澄走的近的那些钉子,李炎直接就是将由暗转明了,毕竟他去河东还真需要一大批人,明面上他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李炎眼下其实考虑更多的还是后计问题,也就是前往太原的事情。

至于王宰这个本来应该是宫变的核心人物,则就彻底的无人问津。毕竟他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可是他偏偏和李炎交好,也是李炎策反他的,旁人想动不敢动,最后也就是撩到一边去了。

因此眼下的王宰依旧只是丹凤门守将。

就算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毕竟王宰老爹王兴智可不是盖的,毕竟他老爹正在讨伐沧州李同捷,而且是其中最卖力的,现在他儿子在朝廷参与政变,结果什么都没得到,那也太说不过去了。

但是这种来的提拔,仅仅只是意味着朝廷王宰的赏识,至于王宰本身的参事之功,则就难以体现出来。因此王宰眼下的失落,也真是无从掩饰。

“钧之不必在意,完了可愿随本王出京一展雄图?”李炎对王宰印象不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其人出身将门,还有的是李炎熟知历史,这可是后来大唐的一员战将,名将。

再者,先前几次相聚,交谈,李炎也是知道他是一个心怀大义同时又渴求上进,并不像他那老爹一样狂傲而拥兵自重。

李炎在这场事变中,被封为了关中道行太尚书令,拿到了整个京畿道的军权,当然名义上的,可是他在长安的威望还是很高,当然这是有与仇士良的合作关系,有仇士良这个右神策军中尉的加持。

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李炎谋划之功,暗中随便出来便是五百来人,还有那离暗等暗卫,深沉让人可怕。

王宰参事而无功,眼下正是满心失落,也正是拉拢其人的好时机。

果然,当王宰听到李炎此番拉拢,加之江王李炎想要出京的消息,王宰不由就是震惊起来道:“江王,打算出京?”

“是啊,如果不出京,难道在京都和他们斗下去吗?本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队有些事情终归是做不了的,或许在朝中那些人看来中兴大唐在朝堂谋划,可是本王看来恰恰相反,本王认为在外。”李炎苦笑一声就是接着说道。

李潼听到薛讷也在热情回应他的暗示,便继续说道:“圣皇重事托我,自然要谨慎于事,不敢因为繁劳就轻付余者。但如果是薛将军,这并没有什么可迟疑的。我与将军,相知岂是短时,谋事于未发,推心置腹的托命之义,又怎么会轻易忘怀。将军既然有此志气,不妨与我直赴北门!”

“殿下与人看法不同,或许他人认为可笑,但是我认为殿下的想法是对的,也罢,既然殿下有此番志向,末将愿意跟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殿下!”说着,王宰直接行起来了军礼,不过他并没有行完,双手就是被李炎握住了,“钧之愿随本王,这大唐又何愁不兴。”

一通操作下来,李炎直接将王宰收服了,再然后李炎没有犹豫直接就是与王宰吃酒去了。

一通酒下肚,昏昏大罪,再次想过依旧是第二天中午了,草草吃过午饭,李炎也就是去寻看那些为他出生入死的手下了。,毕竟不管怎么这些人都是为出生入死过的了,没能上去替他们抗伤,至少一些表示是应该有的,毕竟一次没什么,几次下来他们肯定会儿有怨言的,既然让人为自己出生入死,那么久需要时刻让他们感受到他这个主上的关心才行呀。

一个个伤病患者此时正平躺于榻上,自照护的大夫处口中得知江王前来探望,便要挣扎起身。李炎见状,连忙制止说道:“诸位都是为本王受的伤,这礼数就是免了,千万不要轻动!”

“殿、殿下,小的幸不辱命……”顿时这些伤患语调仍然虚弱,但是见到代王,眼中却充满神采。

“是啊、是啊!你们都是好样的,都是我大唐的好男儿,王守澄伏诛就是你们的功劳!”李炎点了点头安抚着说道。

“好了,你们不要想其他的了,好好养好身子,将来还会儿有比这更惨烈的战事在等待着你们,中兴大唐少不了你们。”

“我等一定、一定尽快养好,再为殿下效犬马之劳……”那些伤患听到李炎的话,眸中泛起泪花。

在这停留了一个多时辰,每个病患都是说上了一两句,李炎又转回他奶奶居住的兴庆宫,准备看望一下他奶奶。

当李炎来到兴庆宫时,正见到几名护卫簇拥着他的弟弟安王李溶从院中行出,安王李溶还一边走一边落泪,神情看上去有些凄楚。

安王李溶也发现了李炎一行,连忙举手擦掉了脸上的泪水,深吸两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这才走上前对李炎点头道:“五哥,你来了。”

“八弟这是怎么了?”见李溶眼眶仍是通红,李炎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溶回望一眼兴庆宫,神情变得更加复杂,转回头之后便长叹一声:“我只是想像五哥一样为大唐献一些力量,护卫二哥,中兴大唐,所以我请皇祖母和二哥说说,也是让我当个官,可是皇祖母不同意。算了不说这些了,五哥还是先看皇祖母去吧。”

“好,来日你我兄弟二人再是聚聚。”李炎不便多说,随便说了几句后便是入宫去了。

及至登殿,李炎入前问候,看到他奶奶精神较之昨日明显又衰弱许多,脸上不施铅黛,老态不免越发的明显,心里不免又是一叹。

“五郎来了呀。。”

见李炎入前行礼,郭太皇太后对他招招手示意入前来,,对他说道:“你做的很好王守澄除去了,你二哥做得如何就看他的造化了,你终归是要比他强上许多呀。”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