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292章 朱棣很烦,班师回朝???

“是!”托欢闻言立即答应了一声,虽然他心里恨不得现在就灭了鞑靼,也好让瓦剌崛起,但是这些事现在自然已经不是他能做主的了。

朱瞻基也没有多留托欢,等到托欢离开后,朱瞻基就开始写起了奏章捷报,然后让人将捷报和马哈木的人头一起给朱棣送去。

捷报自然是忽兰忽失温之战的捷报,同样里面也写了托欢的事情,至于马哈木的人头,自然更是不用多说了。

朱棣想要马哈木的人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马哈木和阿鲁台不同,阿鲁台和大明交战时,阿鲁台并非是大明的臣子,这属于正常的交战,但是马哈木之前接受过大明的册封,名义上就是大明的臣子,本质上来说这属于造反。

老爷子虽然自己也是造反起家,但是对于造反之事自然也是零容忍的,马哈木的人头,便是这次北伐很好的交代了。

不过就是不知道老爷子知道自己兴冲冲的带着三大营十几万人,名义上更是号称五十万大军北伐,现在大军连瓦剌面都还没见到,瓦剌就已经被自己亲卫军彻底干投降了,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

明明之前只是让朱瞻基解决一队大概千人的瓦剌探马,但是现在缺直接把瓦剌解决了。

让你当先锋,你把敌人全灭了?

啧……

“殿下,托欢那边真的可以信任吗?还有您让他去鞑靼那边,万一,托欢如果与阿鲁台联合起来………”

朱勇按照朱瞻基的要求,去把朱瞻基吩咐的所有事情全部办妥后,又回到了大帐内,见到朱瞻基没什么事,就开口问道。

“你的担心有些多余!”朱瞻基正在想着接下来草原上的具体规划,听到朱勇的话,摇了摇头道:“托欢能不能信任不重要,之后我们接管了瓦剌所有部落后,他就只能选择依附大明,至于和阿鲁台联合,你觉得现在的阿鲁台有这个胆子和托欢联合?”

大明刚刚打败瓦剌,还是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打败的瓦剌,朱瞻基不觉得阿鲁台会不派探子查探,说不定要不了多久,战斗的经过就会摆在阿鲁台的面前。

阿鲁台以前或许也算是一个草原上的枭雄,但是自从朱棣第一次北伐后,阿鲁台这个枭雄的脊梁骨其实就已经被打断了,这个时候得知瓦剌战败,必然更加惊恐于大明的战斗力。

至于和瓦剌联合,更不可能,瓦剌已经败了,这个时候鞑靼如果遇见瓦剌,只会想着如何去彻底解决了瓦剌,瓦剌想要统一草原,鞑靼难不成就不想不成?

只要解决了瓦剌,草原上最强大的部落就是他鞑靼部,这个时候不去解决瓦剌,难不成还留着他们恢复元气?然后继续占据着东边的草原?

“对了!”朱瞻基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我之前让你派去使者质问阿鲁台的,你派人去了吗?”

之前朱瞻基原本是打算利用太平和把秃孛罗的,之后托欢到来打断了此事,朱瞻基这会儿才想起来。

朱勇闻言愣了下,然后立即摇摇头道:“还未曾安排!”

“没安排,暂时就不用安排了!”朱瞻基开口道:“有托欢的话,也就够了,你到时候等到托欢行动后,再派人去质问阿鲁台!”

“是,殿下!”朱勇领命。

………

第二天的时候三千营的大部队就到了。

统领三千营的是丰城侯李彬,李彬是跟着朱棣靖难起家的,算是朱棣的心腹大将,这也是李彬能够执掌三千营的主要原因。

当然,虽说如此,但是李彬自然也是不敢在朱瞻基面前放肆的,不仅不敢放肆,李彬对朱瞻基的态度还格外谦卑。

军营中向来信服强者,这个强者并非是单纯的指武力上的强大,同时也是指作战能力,简单的来说,就是能够带兵打胜仗。

以前的朱瞻基也就算了。

但是显然这次朱瞻基一战覆灭瓦剌,不仅打的瓦剌投降,就连马哈木的人头都已经向皇帝送去了,对于已经不是和草原人第一次交手的李彬来说想不震惊都难。

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瓦剌的确已经投降了,马哈木的人头,他也是见到了,李彬心里剩下的自然就只剩下敬服了。

李彬的到来,无疑是给朱瞻基这边解决了很大的麻烦,首先就是之前朱瞻基缴获的战马有了充足的草料,后勤上的事情,不用再担心什么。

然后就是人手了,之前几次和马哈木交战,亲卫军最大的短板就是人数太少了,依靠着红衣大炮以及燧发枪,亲卫军想要战胜数倍于自身的敌军不难,但是难得是战胜之后的事情。

草原太大了,朱瞻基就亲卫军就一万人左右,敌人不是傻子,打不过一但逃跑,朱瞻基这一万人就很难做到全歼敌军的事情,就像之前,第一次战败托欢的时候,虽然战果不小,但是依旧让托欢逃跑了,第二次与托欢交战的时候更是,甚至只能眼睁睁看着瓦剌人从容撤退。

而第三次交战更不用多说了,四万左右的瓦剌大军,亲卫军在绝对的优势下也就只留下了一万多人,甚至面对狠辣的马哈木的时候,依靠炒面都没有办法短时间内追上马哈木。

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三千营在,朱瞻基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简单的安排好了三千营,朱瞻基这边的队伍变得更加壮大,同时,得到消息的托欢,也更加恭敬起来。

若是说之前,仅仅是面对朱瞻基的亲卫军,托欢还有把握逃得性命,甚至是保住大部分的瓦剌骑兵,但是加上三千营后,托欢的所有小心思就已经彻底消失了。

仅仅是第三天,托欢就将所谓的成吉思汗的藏宝给朱瞻基送了过来,不仅是成吉思汗的藏宝,甚至还有很多瓦剌部落贵族首领的。

前者不用多说,而后者则完全就是托欢以此来讨好朱瞻基的手段了,瓦剌贵族在忽兰忽失温一战中,被想要给托欢铺路的马哈木坑死了不少,这些失去部落首领的部落,再加上部落战士的损失,等待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其他的大部落吞并,托欢想要得到这些部落的财富自然就更加不难了。

托欢送来的钱财很多,多到朱瞻基都有些惊讶,成吉思汗藏宝姑且就不说了,这里面真金实银其实不多,很多都是成吉思汗从欧洲搜集来珍宝,这里面的价值比较难以判断,但是简单的估计,这些东西加起来的价值也绝对不会低于三四千万两白银了。

虽然看似和朱瞻基定下的九千万两白银有所差距,但是这三四千万两银子肯定也不少了就是。

除此之外就是托欢从那些草原贵族那里得来的财富了,虽然相比而言,这些部落首领没几个是能上的台面的,但是因为草原这些部落的结构,这些部落的首领的财富还是十分惊人的。

这一次单是托欢搜集来黄金就足足装了数十车,差不多三四百万两了,另外的话白银的数量更是不少,也足足差不多一千多万两。

这个数量有些出乎朱瞻基的预料,不过想想,其实也能理解,毕竟虽然丝绸之路已经差不多废掉了,但是瓦剌这边实际已经差不多紧挨着欧洲了。

所以瓦剌想要和欧洲人做些生意自然是不难的,而这些财富自然绝大多数也不会落入那些普通牧民手里。

这些财富显然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了,甚至可能是将整个瓦剌的贵族大半都给掏空了,不过,托欢的目的其实也不难理解,无非就是将这些财富当做投名状,以此取信朱瞻基。

不过即使如此,也能看出托欢的果决了,这么多钱财,换个人还真未必会舍得拿出来。

“殿下,这托欢也当真是一位人物了!”朱瞻基的大帐内,李彬有些感慨的开口道。

这几天朱瞻基对于托欢的安排,李彬或多或少也是有所了解的,朱瞻基这些事对李彬也藏着掖着,越是了解,他也越是对眼前的这位太孙殿下感到敬佩。

托欢已经算是个人物了,即使面对这样的财富,都能毫不犹豫的拿出来,就能看出一二,但是这样的人物,依旧不过是这位太孙殿下手里的一颗棋子而已。

李彬心里也不禁有些感慨,同时也想到了那位还在中军大营的汉王殿下,心里不禁升起些许同情。

说实话,以前李彬心里其实也更偏向于皇帝立汉王为太子的,这几乎是差不多军中所有人的想法,因为靖难时,汉王的表现就摆在那里,就连英国公张辅这些人私下里甚至都是和汉王称兄道弟的。

特别是当初皇帝立太子之时,汉王最大的支持者便是靖难的第一功臣丘福。

只不过后来丘福战死,剩下的大多数人也都深谙明哲保身的道理,心里想法是心里想法,并不会表现出来。

特别是随着皇太孙渐渐长大,太子对朝堂的掌控已经到了一种恐怖的程度后,军中支持汉王得声音其实就已经渐渐地开始消沉了下去。

而自从上次北伐阅军后,皇太孙朱瞻基亲卫军的亮眼表现,更是让所有军中的将领看到了一个一身戎装,英姿飒飒的太孙殿下,更是让军中不少的人开始动摇。

而这次北伐,太孙殿下仅靠一万人就战败了瓦剌,并且迫使瓦剌彻底投降不说,马哈木的人头也被送了上去。

李彬可以想象的到,这个消息传到中军大营后,会引起怎样的震动?

但是汉王殿下似乎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是意识到了,但是长久一来自负,再加上汉王曾经立下的功劳,以及军中众将的亲近,让汉王殿下不愿意相信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