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246章 明军威武(下)

接下来几天朱瞻基的生活就很清闲了,将关于太仓的奏章交给朱棣后,朱瞻基也没有其他的什么事情了。

除了随着大婚临近,朱瞻基时不时会跟着几个或是礼部,或是宫里派来的人学学大婚的礼仪外,就是偶尔去一次军营看看,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待在太子府。

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北伐阅兵的时间也是如期而至。

小孤山!

位于应天府东面,离东苑不远,山虽然不高,但是景色却是不差,往日里这里也算是皇家狩猎场的一部分。

不过今日的主题却不是狩猎,巨大的演武场坐北朝南,大气磅礴,由南向北,依次设有射箭场,演武厅,赛马坡,八卦坡,以及观礼台。

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共计十数万将士依次于演武场排列成一个个万人的方阵,人过一万无边无际,十数万人在演武场上排开,自然也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

今日天气不错,阳光明媚,加之微风轻拂,旌旗飘扬,赫赫军威,不由让人热血沸腾,只想立即冲下场去,一试身手。

除了三大营的将士,演武场观礼台的东西两侧,也站满了人,这些人一眼望去,均是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以及所有在应天府的勋戚。

此次阅兵乃是北伐誓师,虽然不如三年一度的大阅兵盛况空前,但也震慑人心。

随着一声礼炮声响起,便是浩浩荡荡,让人目不暇接的銮仪,不过与往日的御驾,龙辇不同,今日的朱棣是骑着马来的。

同样身上穿的也不是九龙滚珠袍什么的,而是一身金甲,金甲乃是特殊打造,华贵威仪的同时,将天子威严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銮仪到来,山呼万岁之声,也随之响起,万众瞩目之下,朱棣一马当先,驰进营门,于观礼台前翻身而下。

一步一步走上高高搭起的观礼台,坐在正中的龙椅之上,举起右手微微一挥,身后的仪仗各自归位,此时鼓声大做,响彻云霄。

朱瞻基将眼前自家爷爷的所有动作收在眼内,心中亦是激荡。

他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刘邦当年看到嬴政的时候,会魏然叹息:“大丈夫当如是。”同样项羽也会喊出那句:“彼可取而代之!”

这就是男人的世界,整个场内连朱棣的随侍都全部是清一色的太监,往日的尚宫、女官、宫女都没有踪影。

旌旗飘扬,赫赫军威,这才是这个时代男人的浪漫!

“嗯,将来我宣德大帝肯定也不差!”朱瞻基决定学学老流氓刘邦,和项羽,于是也在心里暗戳戳嘀咕了一句!

观礼台上,随着朱棣坐下,所有人也都各自归各位,东面的是皇族子弟,上首第一位便是太子朱高炽。

左侧为百官,为首的却是汉王朱高煦,以及赵王朱高燧,这是为表朱高煦朱高燧两人曾在靖难时立下的赫赫军功,同样也是表明此次北伐,两人亦是先锋的安排。

而与所有人不同的是,朱瞻基则是一身戎装,直接站在了朱棣的身后,说起来这还是朱瞻基第一次这么正式的穿戎装,以前年纪太小,虽然随军的时候,也穿过特意制作的戎装,但是多少有些不伦不类的。

然而这次显然也有些不同了,随着年纪增长,朱瞻基的身高也是在增长,现在这么一身戎装穿在身上,立即就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了,飒飒英姿,卓绝非凡,即使站在朱棣身后,也没人能将他给忽视了!

朱棣目光如炬,扫视东西,目光依次在东侧的皇室子弟身上,以及左侧的百官身上扫过,然后微微颔首示意。

立即有礼部的礼官从既定的位置出列,高呼道:“朝!”

礼官话落,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便再次响了起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朱棣气如长虹,神色一缓,开口道:“今日演武场中,只为北伐演武,不必拘于礼数!”

“是,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又是一番山呼,朱棣的目光看向礼官,礼官立即会意:“吉时已到,演武开始!”

此语一出,全场立即万籁俱寂,万人的场内,静得连左右呼吸声都仿佛清晰可闻。

紧接着,令旗挥舞,旌旗招展,礼炮轰鸣之声响起!

观礼台下,一眼望不到头的将士,站如苍松,目光紧紧看向观礼台之上!

这是大明最精锐的将士,靖难,北伐,南征北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朱棣不知何时已经从龙椅上起身,行至观礼台前的另一个更高一分的台阶,这是指挥台!

和观礼台不同,观礼台只要身份地位到了,就可以登上去,而指挥台无皇帝允许,哪怕是太子朱高炽也是不能随便登上来。

而此时能够随着朱棣登上台来的人,更是少的可怜,除了一直站在朱棣身后的朱瞻基外,也就是汉王朱高煦,以及像是英国公张辅等少数几人。

而从观礼台上和指挥台上的感官更是不同。

俯瞰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大明将士,朱瞻基能明显感觉到自家爷爷那激荡的情绪,就连呼吸也明显略显急促了起来。

朱棣站在指挥台前,右臂抬起,横放于胸前,这是军礼,军中铠甲着身,向来不兴其他的礼节,这种单臂横胸的礼节,便就是军中唯一的礼节了!

“哗啦啦……”

随着朱棣的动作,指挥台十数万将士亦是整齐划一,十数万甲胄发出的摩擦声,宛如震耳发聋。

朱棣见此一幕,面色变的潮红起来,青筋肉眼可见的从起脖子上爆起,气如长虹,威武之声亦从他口中传出:

朱棣:“明军威武!”

将士:“将军威武!”

朱棣:“明军威武!”

将士:“陛下威武!”

朱棣:“明军威武!”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十数万人山呼威武,万岁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朱瞻基感觉天上的云朵都在震动,山林树木都在颤抖,余声震荡在小孤山,经久不息。

指挥台上,朱高煦上前一步,跪于朱棣身侧,大声开口道:“演兵指挥使,北伐先锋主将朱高煦,请皇帝示!”

朱棣声音微缓,从身后朱瞻基手里接过一面令旗,直接递给跪在地上的朱高煦道:“先看三千营!”

“遵旨!”

朱高煦恭敬的接过令旗,起身,走至指挥台前,手中令旗一挥,高声道:“皇上有旨,鸣鼓,先看三千营!”

“咚咚咚……”

激烈的鼓声响起,演武场上,十数万将士缓缓散开,与此同时,分开出指挥台前一大片空地。

而随着朱高煦令旗挥动,传令兵亦将“皇帝要先看三千营”的军令传达出去。

随着军令传达,三千营中两名执旗官,手持三千营军旗,身骑骏马,随之率先从三千营前列冲出,依次交叉于演武场上空白场地挥舞军旗,在众人注视中绕场一圈。

而随着三千营军旗自演武场上招展而过,

三千营的骑兵们好像得到冲锋的命令,两边各有数千名骑兵疾驰而出,尘烟四起,马嘶如雷鸣,还有无数的马蹄上汇聚在一起,比战鼓还响。

以锥形阵冲锋的骑兵们发出喊杀声,在烟尘中宛如一股泥石流奔腾而来,不见人影,却有刀光于阳光下反射出泥石流中阵阵寒光,如同一支利箭几乎瞬间将演武场洞穿。

而两侧演示包抄而过的骑兵,同样也只见战旗奔腾,恍若洪流自演武场两侧而起,如同两堵坚实的城墙,将整个演武场直接纳入包围。

中间突袭,两翼包抄,一切战术,只用纸面叙述,看起来简单,但是现实中,至少是在这个时代而言,任何敢于阻挡于这支骑兵之前的事物,毋庸置疑都会被瞬间撕扯成粉碎。

这就是三千营!

虽以三千为名,但实则上自然不止是三千人,而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组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却是大明最强悍的骑兵力量,即使是号称在马背上长大的瓦剌鞑靼二部,亦不敢轻易触碰这支骑兵的锋芒。

“好!”

威武雄壮的军队,向来都是帝王最大的底气,朱棣也不列外,见到如此气势恢宏的三千营,脸上的笑容亦是遮掩都遮掩不住。

一旁的朱高煦见此下巴也不禁微微抬起,看了一眼朱瞻基。

无他,这支三千营虽然名义上他不是统帅,但是北伐之时,这也是先锋军的主要阵容,在朱高煦看来,这自然也是属于他这位先锋主将的军队。

“大侄子,这三千营如何?威武否?雄壮否?”

三千营还在继续演武,骑兵除了冲阵,追击,包抄,齐射亦是重中之重,显然对于这支有着蒙古血统的骑兵,齐射无疑是小意思了。

而朱高煦也趁这个空隙走到了朱瞻基身边,开口问道。

朱瞻基倒是没想到朱高煦这个时候会开口,看了一眼前面的朱棣,好似没听到一般,朱瞻基心中若有所思,随即笑了一下,咂咂嘴道:“二叔,这三千营还行吧!”

“还行……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