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今天朱瞻基起的很早,昨天刚回来,因为得了自家爷爷的允许没有立即去拜见,今天自然不能耽搁了。
依旧还是乾清宫,朱瞻基来的时候,侯显早就已经在乾清宫门口等着了。
见到朱瞻基,侯显就像是见到了亲人,都不等朱瞻基走近,隔着还老远,侯显立即就迫不及待的迎了上去。
“哎呦喂,太孙殿下,您可算是来了!”
侯显一张脸热情极了,走到朱瞻基身边,可能是见朱瞻基有些热,毕竟是八月份左右的天气,从东宫太子府赶到乾清宫这边,虽然不算远,但是热依旧还是照样热的,侯显立即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把小折扇,忙不迭的一边替朱瞻基扇风,一边道:
“殿下,陛下今早一起来,就已经开始念叨着您了,说您都已经这个时候了怎么还不来见他?还特意把奴婢派到了门口,就是让奴婢等着您,让您来了后,不用禀报,奴婢直接就带着您进去。”
“侯公公许久不见,近日可还好?”朱瞻基笑着点点头,也没太在意侯显说的话。
“还好,还好,就是特别想念殿下,听说殿下一战打败了瓦剌,奴婢直恨当时没有跟着陛下一起北伐,否则一定也能见见殿下的勇武!”侯显脸上乐呵呵的立即就道。
“嗯,要不下次有机会,我和我爷爷说说,让你也上上战场?”朱瞻基呵呵一笑,然后随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直接就丢了过去道:“小玩意儿,送你了!”
侯显正纠结朱瞻基话里替他向皇帝请命上战场的事,对于此事,侯显自然不会怀疑,毕竟大明上过战场的太监,现在可不止一个两个,甚至现在就宫里还养着许多之前靖难时因战负伤的太监,逢年过节的,皇帝甚至还会派人专门去慰问。
若是一般的太监听到这机会,肯定立即就激动的答应了下来,不过侯显现在可是跟在皇帝身边最贴身的太监了,他自然舍不得这份差事。
本能的接过朱瞻基丢过来的盒子,侯显下意识的打开一看,立即就看到盒子里一块圆形圆盘,表面以玻璃镶嵌,内部留有三枚指针的钟表。
侯显眼睛立即一亮,最近皇家商会弄出来的钟表,太子之前特意向皇帝进献过一个,那是一座比较大的钟表,现在就被放在乾清宫最显眼的地方,和他手里盒子里的钟表不同,那座钟表下面还有一个大摆锤,每过一个时辰,甚至还会自动的发出提醒的响声。
侯显是知道皇帝对那座钟表有多稀罕的,刚拿到手那几天,每天都会看上好几眼时间。
侯显作为皇帝身边的人,自然也知道那钟表的来历,同样也知道那钟表的珍贵,据说整个皇家商会,一个月也生产不了十座。
一些应天府的勋贵不知道从哪里听到消息,知道有这样一座神器的钟表,据说已经有人开价到了十万两银子一座,依旧没有从皇家商会买到。
一来是因为那钟表制作难度太大,产量稀少,二来就是因为皇家商会生产的钟表已经被皇帝全部预定了。
目前为止也就是太子府还有几座,剩下的已经全部被皇帝收入私库。
所以看到盒子里居然装的是一块和皇帝乾清宫里样式极为相似的钟表时,侯显脸上直接就乐开了花,一点也不推辞道:“奴婢谢殿下的赏!”
朱瞻基笑笑,点点头道:“看你的样子应该很喜欢了,这表旁边有个转纽,你记得每天定时转上两下,就能准确的计算好时间了,若是有了损坏,只要拿着这东西去皇家商会那边,让人给你换个新的就成!”
“奴婢谢殿下!”侯显美滋滋的把表拿了出来,发现上面还有个金链,他也不笨,无师自通,直接就把金链挂在脖子上,然后想想,又小心翼翼的把这块表往怀里一塞,用衣服直接遮掩了起来。
朱瞻基:“………”
这老货还挺聪明!
见侯显收好表,朱瞻基笑笑摇摇头,随即又问道:“最近朝堂上可有什么还算大事的事情发生?”
“别的大事倒没有!”得到了怀表,侯显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一边是不是的用手隔着衣服摸摸,一边恭敬的对朱瞻基回答道:“倒是几天前,朝鲜那边派了使者,特意向陛下献了一位公主来做妃子,另外……”
侯显说着突然压低了些声音,然后看看左右,见附近没什么人,这才低声道:“另外这次来的朝鲜使者,私底下还曾去拜见了汉王和赵王两位殿下,据说送去了不少的礼物!”
“哦?”朱瞻基听到这话,脚步一顿,然后问道:“给我叔三叔送了东西?我爹呢?没给我爹送东西?”
“不曾!”侯显摇摇头道。
“呵,这就有点意思了!”朱瞻基忍不住笑了一下,道:“我爹不管怎么说,那也是监国太子,这朝鲜的使者来了大明,给我爷爷送了妃子,拜见了我二叔,三叔,却偏偏把我爹给落下了?他们这是觉得我爹这太子的位置坐不稳了?嗯……,对了,这事儿我爹知道吗?”
侯显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道:“献妃的事情乃是太子妃操办,太子爷应当是知道的,不过太子爷并没有说什么。”
“行吧!”朱瞻基继续笑笑,点点头,问道:“还有别的像这么有趣的事情不?”
“………”侯显赶紧摇了下头,然后道:“殿下战胜瓦剌的消息传回应天府后,即使是以前与太子府并不对付的一些人,现在也对太子爷恭敬了许多,并无其他人再敢对太子爷不敬!”
朱瞻基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两人说话间,已经走到了乾清宫的门口,因为有朱棣的吩咐,也不用人去通报,两人直接就走了进去。
政房内,朱棣一如既往的在看书,具体的书名朱瞻基也没看见,不过朱棣看的挺认真。
说实话,当皇帝要说当的最舒服的可能就数大明的皇帝了,除了易溶于水这点,大明的皇帝大多数可以说都将自己的爱好发挥到了极限。
喜欢打仗的,像是眼前的这位,五伐漠北,喜欢修仙的,三十年不上朝,还有喜欢开动物园养豹子的,干木工的。
自家这个爷爷其实也算是开了一个“好头”,当了二十二年的皇帝,但是实际上前前后后加起来,太子却监了十五年的国,也就是说,自家这爷爷实际上当皇帝的时间,也就七年左右。
有时候将其叫做征北大将军,那也是一点问题也没有,说实话,如果但凡是换一个有野心的太子,搞不好满朝的官员怕是真的只知道太子,而不知道皇帝了。
“来了?”朱棣不知道朱瞻基在想什么,听见动静,这才放下书。
不等朱瞻基行礼,就对朱瞻基笑眯眯的招了招手,然后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软塌,笑道:“来,过来这依着!”
“嗯!”朱瞻基闻言点了下头,也不客气就走了过去。
侯显这边也很有眼力见,见爷孙俩有话说,立即就默默地提前走开了,当然这也是有前车之签,毕竟被吓过不止一次的他,很明白一个道理,平日里若是单独遇见太孙,那肯定十有八九会遇上好事,太孙殿下出手大方,这点宫里人都知道,就像刚刚的那块表。
但是如果皇帝和太孙殿下呆在一起了,那么如果可以,一定要立即做到远离,否则一但不小心听到一些什么惊世骇俗的话,胆战心惊不说,搞不好就得被吓出一些小毛病来。
“和林现在如何了?”朱棣倒是没有在意侯显,而是看了一眼朱瞻基随口问道。
“一切都很顺利!”
朱瞻基找了一个舒服的位置,依靠在软塌上,见到一旁的桌子上还有一盘点心,又随手拿起一块塞进嘴里,他今天起得早,昨晚又和胡善祥二女聊了大半夜,肚子很饿,一边吃着点心,一边道:“现在草原上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鞑靼这边了,阿鲁台不解决,鞑靼始终就是个问题,不过我回来的时候,阿鲁台这边因为托欢的事情被迫向我进献了价值差不多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牲畜这些,看得出来,短时间内,只要瓦剌这边不出问题,阿鲁台倒也不敢怎么样,总的来说,目前草原都还算稳定。”
朱棣闻言点了下头,对于草原的局势,他也看得出来,只是听到阿鲁台给自家大孙子进献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牲畜时,也难免有些意外,这件事情传回和林时,他已经班师回朝,朱瞻基这边便没有立即安排人汇报他,打算等回了应天后,当面再说,所以朱棣其实也是第一次听见这回事,有些不可思议道:“阿鲁台舍得拿出这么多牛羊来?”
他倒也没怀疑阿鲁台能不能拿出来这些东西,只是不可思议于阿鲁台的“大方”。
要知道价值一千五万两银子的牲畜,哪怕是放在大明,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即使草原上牲畜众多,但是对于鞑靼来说,一次性付出这么多牲畜,也绝对算是元气大伤了,足够鞑靼肉痛好几年都难缓过气来了。
“他不舍得又能怎么样?”朱瞻基一脸不屑,笑笑道:“爷爷,我之前听过一句话,叫做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是原罪,如果有一天,我们大明也和鞑靼一样,外部有了一个大明一样的强敌,您说我们又能怎么样?”
“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是原罪!”朱棣把这话在嘴里念叨了几遍,然后笑笑道:“你小子嘴里总是会说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这话倒是有意思,之后便让人记在明皇祖训的后面,后世我老朱家的子孙也应该谨记这句话才是!”
说到这,他又有些感慨,道:“这些年我一直对元朝残留下来的瓦剌和鞑靼心怀警惕,北元虽然已经覆灭,但是他们留下来的铁骑却依旧让人不敢丝毫小觑,这些年如果不是草原上的蒙古人分裂成了瓦剌鞑靼两支,两支蒙古人又互相敌视,纷争不断,我大明的北方断然没有现在的安定,现在如果能按照你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隐患,以后的日子,我也就彻底放心了,等到我下去后,见了你太祖爷爷,我也算是丝毫不会心虚了!”
“爷爷,您放心吧,不出明年,我就会把草原的版图真正的划入大明的舆图里面来,到时候世上再无北元,同样也再无瓦剌与鞑靼,有的只会是我大明的草原。”朱瞻基认真道。
“嗯,这点我倒是相信你小子的!”朱棣听到这话,也忍不住笑了一下,道:“你在草原上施行的那些政策,效果我也看见了,我率军回来的时候,居然还遇见了以前的瓦剌人特地给大军送来一些食物,说实话,当时我那个心情呐………”
说着朱棣又是摇头,又是好笑的道:“当时我第一反应还以为遭到了瓦剌的埋伏,是看到了他们送来的食物后,才反应过来,他们是来给我大明的北伐大军送别的,你说说,这世上哪有这样的事情?”
“我是去讨伐他们的统治者的,到头来,因为你小子在草原上这么一操作,我们反倒是成了他们的救世主了!”朱棣一脸唏嘘,说完还有些感慨,道:“这要是以前的王朝能做到这样子,怕是草原早几百年估计都已经纳入我们中原的版图了!”
“嘿,这不是爷爷您能打吗?”朱瞻基闻言笑笑道:“以前王朝的皇帝可没几个能比您更能打仗的了,就说唐太宗吧,皇帝里面唐太宗应该算是最能打的了吧,但是就唐太宗,也没有做到像您这样亲自封狼居胥的了,古往今来,能达成封狼居胥成就的皇帝,也就爷爷您一个了,这也是我们大明能把草原纳入版图的基础!”
“毕竟唐太宗都知道的道理,想要人载歌载舞,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人打服,否则,就算是我们给再多的好处,也不过都是肉包子打狗罢了。”
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