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朱高炽被张氏一句话怼的哑口无言,张了张嘴,最后干脆直接摆烂,道:“儿子今天回来,你一个妇道人家,我懒得和你说!”
朱高炽一脸郁闷。
张氏理都没理他,直接翻了一下眼皮,然后一边给朱瞻基夹了一筷子鱼肉,一边道:“儿子,来,吃鱼肉!”
朱瞻基:(●'?'●)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觉,朱瞻基笑眯眯的接过张氏夹来的鱼肉吃了一口。
还别说,这些菜口味还针不戳,张氏照顾了儿子,也没忘记两个怀孕的儿媳妇,虽然两女旁边也有宫女伺候,但是张氏还是亲自给两女夹了道比较适合孕妇吃的菜,温和笑道:“你们俩也多吃点,这段时间也苦了你们俩了,刚刚怀孕,瞻基这孩子就跟着他爷爷北伐去了。”
胡善祥两女闻言,眼眶下意识的有些发红,不过很快的还是忍了下来,胡善祥摇摇头道:“殿下做的都是正事,我们怎么敢说辛苦……”
朱瞻基这时候则看向了两女,问道:“太医院那边怎么说?这段时间你们二人身体可还好?”
“太医院那边安排了专门的御医随时在太子府听候命令,太子妃也安排了宫里最擅长这方面事情得宫女伺候,一切都安好!”胡善祥开口道,一旁的小吴也是点了下头。
两女虽然还有很多话想要和朱瞻基说,不过显然现在也不是时候。
朱瞻基听到这话,心里也就放心了,虽然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人敢忽略了,毕竟两女现在肚子里坏的可是老朱家真正的第四代。
特别是胡善祥,作为太孙妃,如果胡善祥这一胎怀的是个男孩,那么基本上,只要活下来,那么就可以百分之九十以上概率确定,算上老朱,建文,那么这就是大明的第六位皇帝了。
“你爷爷回来之后,也亲自来太子府看过了她们,还特意将宫里有利于养胎的各种补品送了来,你之后去见你爷爷的时候,记得谢恩。”朱高炽虽然被张氏怼了有些郁闷,不过说到两女怀孕的这件事情上,也明显的心情十分不错。
“嗯,我知道了,爹!”朱瞻基点了下头,然后突然想起了什么,对朱高炽问道:“对了,爹,老和尚那边有消息吗?”
姚广孝是朱瞻基北伐之前就离开了应天的,朱瞻基之前特意给了姚广孝信物,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可以随时调遣当地的皇家商会。
不过朱瞻基北伐之后,商会这边也没有带来过关于姚广孝的信息,对于这位小时候教过他不少东西的老和尚,朱瞻基也还是十分的关心的。
“你说的是姚广孝吗?”朱高炽闻言摇了摇头道:“之前倒是有过消息,说是他去了顺天府,之后便没了消息,你爷爷的话应该知道一些。”
朱瞻基闻言点了下头,对于自家老爹不知道姚广孝的消息,也有些无奈,这老和尚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一大把年纪了,还整日里乱跑,说实话,朱瞻基都有些担心其万一要是死在了什么地方,到时候他们这边得不到消息,怕是连个给老和尚收尸的人都没有。
不过他之前看过的一些史料记载,老和尚应该是公元一四一八年,也就是永乐十六年去世的,算算时间,也还有几年,心里倒是放心了些。
朱高炽倒是没有自己儿子想的那么多,朱高炽向来对姚广孝都是极为佩服,对于这位在整个大明朝都有些传奇的和尚,朱高炽心里显然并不会担心什么。
反而想了想后,朱高炽这才看向朱瞻基,问道:“我之前看捷报上说,这次北伐,你带着你麾下的亲卫军作为前锋,几战便彻底将瓦剌给打的溃不成军了?甚至那马哈木为了保住瓦剌仅存的势力,还让其子托欢亲自带着其头,向大明祈降?”
说着话,朱高炽脸上也露出几分好奇。
这些事情朱高炽其实已经通过之前北伐,北伐大军传回应天府的捷报,确定过。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朱高炽也才越发的觉得不可思议,自家儿子他还是了解的。
如果说打仗方面的事情,自幼跟随在老爷子身边,肯定谈不上不知军事这种,但是之前朱瞻基即使在军中,可也没有参与过真正的战斗。
倒是之前北伐阅军的时候,朱瞻基亲卫军的亮相,给了不少人震撼,但也是仅此而已了。
毕竟当时亲卫军表现的也仅仅只是整齐的军队,以及那有些恐怖的火器,除此之外,便也没什么了,毕竟亲卫军不管怎么说,那也只有五六千人而已,再强,这么点人数又能真正起到什么作用?
但是这次北伐,当北伐大军的捷报传回应天的时候,不仅是他,就是满朝的文武全都被这捷报的内容给惊的目瞪口呆了。
皇太孙朱瞻基,一战定乾坤,率领亲卫军,先败瓦剌图列部落千人,随后再败马哈木之子托欢,于忽兰忽失温交锋瓦剌丞相马哈木,覆灭马哈木麾下骑兵两万,马哈木之子托欢献马哈木之头祈降。
如果是别的敌人也就罢了,但是这可是瓦剌啊,草原上唯二能够和大明叫板的势力,也是唯二能够被老爷子看在眼里的人。
之前是鞑靼阿鲁台,阿鲁台斩杀了大明的使者,打败了永乐朝第一次北伐的丘福,随后是在老爷子亲征下,这才将鞑靼打残,至今不敢触大明胡须。
而马哈木也是草原上唯一能够和阿鲁台相提并论的人了,甚至因为之前鞑靼被大明打残,瓦剌更是一度成为了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
但是就是这样的马哈木,居然被自家儿子带着亲卫军五六千人,嗯……听说还有老爷子给的一卫三千营,但是加起来也就一万人出头罢了。
然而就是这样,马哈木那五六万人,依旧被自家儿子带着这一万人给挫枯拉朽的就给解决了,说实话,刚得到这份捷报的时候,当时整个朝廷的文武百官,几乎全都是被这道消息震惊到失声了。
毕竟这可是马哈木啊,当前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前身更是连洪武朝都没有彻底解决的北元残余势力,就这样被朱瞻基轻易解决,甚至连马哈木本人都不得用自己的人头来祈求大明的宽恕。
捷报上虽然没有具体的战斗过程,但是仗能被打到这个程度,自然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一仗自家这个儿子,究竟是打的有多么的出彩?
作为老父亲,儿子出息了,朱高炽自然还是很高兴的,但是高兴的同时,朱高炽自然也是十分好奇,好奇这一战自家儿子究竟是怎么打的?
朱瞻基正吃着自家老娘张氏夹来菜,听到自家老爹的问题,脸上也不禁笑了一下,抬抬下巴,也有些得意道:“爹,怎么样?这次北伐我的亲卫军牛逼不?”
对于朱瞻基嘴里时不时会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词汇,朱高炽已经见怪不怪,特别是“牛逼”这个词汇,朱高炽之前已经不止一次的从自家儿子嘴里听到过,自然有是理解这个词汇的意思的。
他点了点头,也没有因为自家儿子那志得意满的表情,就去否定什么,毕竟自家儿子亲卫军这次的表现确实牛逼。
“捷报上说,马哈木大军共计骑兵便超过了五万,你的亲卫军,即使加上你爷爷给你的一卫三千营,也不过是一万人出头,但是却战败了数倍于己的瓦剌骑兵。”朱高炽好奇的问道:“难不成你让那个实验室弄出来的那种新火器真有这么厉害?”
“不然呢?”朱瞻基听到自家老爹的话,笑了一下,反问道:“爹,您不会觉得马哈木就这么被我打败了,就很废物吧?我跟您说,也就是现在我大明兵强马壮,国家也是强盛,兵力远胜于瓦剌,否则谁胜谁负,还真就不一定了。”
朱瞻基这次与马哈木交过手,对于瓦剌的骑兵绝对是有着清楚的认识的。
如果是一对一的情况下,大明的士兵说实话,还真不一定就能打的赢瓦剌人,除了瓦剌天生便从小就算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先天条件,瓦剌人生活的环境更是比大明要艰苦了不少,那些瓦剌牧民能够生存下来的,无一例外,不管是从体型来说,还是身高来说,其实都是要强于大明的。
有些的兵源素质,再加上这个冷兵器时代,骑兵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王的名头,蒙古人能征服欧洲,绝对不是仅仅只靠战术什么的。
这点上其实从后世欧洲人的体型也能看出来许多,因为后世的欧洲人,不少便就是一代又一代被中原王朝赶过去的草原人建立的王朝留下来的血脉,以大俄为例,甚至很多的欧洲人都认为大俄便是蒙古人的后代。
可以说,瓦剌和鞑靼这些北元留下的蒙古人,单从个人的身体素质而言,绝对是可以说全世界最顶尖的那一批也绝对是不为过的。
大明能把瓦剌和鞑靼压着打,不代表人家就弱了,只能说大明太强大,如果是将鞑靼和瓦剌的对手换成是欧洲,可以说不管是瓦剌还是鞑靼,任何一方,都有着绝对的能力碾压这个时期的欧洲。
“你跟我讲讲你弄出的这个新火器在北伐的表现。”朱高炽对于自家儿子的反问也不生气,笑道:“北伐传回来的捷报,描述的都很模糊,很多东西看的都不真切,正好你回来,便和我讲讲吧。”
“给您讲讲也不是不行,不过您得答应我一件事情!”朱瞻基眼珠微微一转,笑眯眯就道。
“………”朱高炽听到朱瞻基的话,微微一愣,有些错愕的问道:“你这孩子,还和我讲起了条件?”
说完,朱高炽微微一顿,然后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一笑道:“行,你先和我说说看,是什么事?”
“嘿!”朱瞻基闻言一笑,道:“其实也不难,您还记得我之前和您说过的那个皇家学院一事吧?”
“你是说你之前计划的那五所高级皇家学院?”朱高炽眉头微皱,问道。
皇家学院是朱瞻基之前翻新应天城时便定下的计划,其中初级皇家学院以及中级皇家学院这两个其实都还好说。
一个算是给小孩子启蒙开智,一个也只是进一步阔宽了一些学习的内容,一些人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反而只会称赞这是善举。
现在随着应天城翻新完成,这些初级和中级皇家学院其实同样也已经完工,甚至一部分还已经开始教学,这其中其实还有朱高炽在里面有所推动,不少皇家学院的教习,除了皇家商会这边招募的一些外,就是朱高炽亲自推荐过去的。
朱高炽也相信,朱瞻基故意这么说,肯定指的就不是这初级和中级皇家学院,而是排在这之后的五所高级皇家学院。
这五所学院,目前的具体情况,朱高炽其实了解的也不多,只知道皇家商会那边已经把学院给建造好了,但是却并没有像初级和中级学院那般开始教学,这也是目前朝廷上还没有出现关于五所高级皇家学院的一些消息的主要原因。
朱瞻基点了下头道:“爹,我打算今年九月份的时候,这五所高级皇家学院就会同时开始向整个大明招收学生!”
朱高炽闻言没有第一时间开口反驳,也没有开口拒绝,而是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下道:“你是打算借着这次北伐的威势,强行把这五所高级皇家学院推行开来?”
朱瞻基的目的不难猜,这次北伐朱瞻基的表现就摆在这里,特别是在军中,往日里老二在军中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次北伐之后,朱高炽哪怕是在应天府也能够感觉的到,原本那些明显因为老二争储一事,对他这位太子向来保持着一定距离的那些勋贵,这次北伐的捷报传回来后,明显的对他的态度已经有了转变。
这些勋贵们不傻,如果是以前,老二一直保持着在军中的影响力,加上老爷子最开始本就有立老二的想法,现在老爷子虽然已经五十来岁了,但是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老爷子肯定还能活不少年。
这种乾坤未定的情况下,那些勋贵自然不会轻易表态,最多也就是老二因为靖难的那点交情,更加合得来一些,但是也不就是说就站在老二那一边了。
但是这次北伐,朱瞻基的表现可以说已经不是用亮眼能够描述了,一战定乾坤,直接收服整个瓦剌,这样的战功,哪怕是放洪武朝也是可以数的上的了。
可以说,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只要接下来他这个太子和朱瞻基这个太孙不犯下什么难以挽回的大错,皇位可以说已经稳稳当当的就会传到他们一家手上。
老二哪怕是再能折腾,也根本不可能再有半点机会。
这种情况下,那些勋贵只要不傻,自然明白该支持谁,该疏离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