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的秋季大概是九月份开始,而随着秋季到来,整个大明也更加忙碌了起来。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秋收了,老百姓忙着收粮食,朝廷这边也开始秋季的田税征收。
最忙的就是夏原吉这个户部尚书了,秋季的田税征收完毕,各地的北伐大军立即就会开始调动,也就说在此之前,他就必须将所有的粮草率先运送到既定的位置,除此之外,各地的田税征收更是重中之重,好在最近汉王朱高煦摆烂,太子接替了监国的事情,给他也分担了不少的事情。
不过这些事情,肯定和朱瞻基关系不大就是了,相比较秋收的事情,朱瞻基更忙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随着秋季到来,下西洋的船队马上就要开拔了。
这件事情是之前郑和从鸡鸣寺回来之后就特意来通知了他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下西洋的事情,大概会在两个多月之后就会出发,也就是十一月份。
而船队则需要提前一个月在太仓刘家港集结,之后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太子府,朱瞻基的书房内,景蒙一早就被朱瞻基叫了来。
先是将这几个月商会的盈利情况向朱瞻基汇报了一遍,其中主要就是关于肥皂以及香水的利润了。
至于玻璃镜,之前的销售热潮冷静下来后,虽然依旧受到欢迎,不过到底不属于消耗品,销量是有着明显的下滑的。
之前基本上每天都能有上万两银子的盈利,目前则只剩下差不多一半,为此朱瞻基倒也干脆放开了原本的限制,将玻璃镜加入了黄金会员可以批量进货的名单中,这样子一来,利润倒是不降反升了一波,靠着整个大明的市场,玻璃镜的利润甚至一度曾经超过之前开业的时候。
特别是上个月一个月单是玻璃一项就盈利了差不多两百多万两银子。
“殿下,目前的话关于玻璃方面,作坊那边除了保证相应的玻璃镜供货外,生产更多的则是制作窗户的玻璃,按照殿下您的要求,将来无论是皇家学院,还是皇家学院周围的房屋建设,都会采用玻璃作为窗户,所以提前进行大量储存,也更方便将来使用。”
景蒙在汇报着。
朱瞻基手里则翻看着一本账册,这是这几个月,皇家商会这边的收支账本的汇总。
“商城那边股份出售安排的怎么样了?”朱瞻基等到景蒙汇报的差不多了之后,开口问道。
“回殿下,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景蒙闻言恭敬的开口道:“按照殿下您的吩咐,消息已经放了出去,英国公,成国公,以及定国公三家届时也会配合,拍卖的时间暂时定在五天后。”
“嗯…”朱瞻基点了下头。
“殿下届时要去看看吗?”景蒙见状开口问道。
“我就不去了,你自己看着处理吧。”朱瞻基闻言摇了摇头,去不去对他来说意义不大,到时候拍卖的事情,各家来的也不过都是些下面的人,他自然不会亲自去。
而且售卖商城的股份,主要也是为了拉拢这些人背后的人,意思到了就行,有些事情也不必讲的太明白,只要大家懂得都懂就好。
当然要是真有不懂的,朱瞻基到时候肯定也不介意再把人踢出去就是了
朱瞻基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就转移了话题,问起了重点道:“造船厂那边目前仿造的宝船有多少艘了?”
“回殿下。”景蒙闻言稍稍愣了下,这才立即道:“按照殿下您之前的要求,再加上之前皇上那边提供的木料,目前殿下之前所要求的十艘仿制宝船已经彻底完工,另外福建造船厂这边,目前还有三艘同时在造的宝船,预计还有两个多月就能完工,浙海那边的造船厂则目前再造的则有两艘,预计需要三个多月。”
朱瞻基闻言微微沉凝了一下,道:“让福建那边的工匠们加加班,这几个月的工钱全部翻倍,争取提前两个月之内完工,是否可行?”
“这………”景蒙脸上露出几分迟疑,犹豫了一下才道:“殿下,福建造船厂那边之前经过几次扩建,目前造船的工匠已经有所短缺,若是加班加点的话,怕是人手会有所不足,若是需要两个月内完工三艘在造的,只能将浙海造船厂的工匠先调集过去,只是如此一来的话,浙海这边的造船工作,就只能暂停了。”
“那就调集过去吧,浙海这边暂停就暂停,先把这三艘新船造出来再说!”朱瞻基直接道:“我之前已经从郑和那边得到消息,船队十月份就会在太仓刘家港集结,十一月份于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我会和郑和说一声,到时候这三艘新船直接前往福州长乐太平港。”
“是!”景蒙闻言,也立即点头应了下来。
他也不傻,自然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的,只要福建这边的造船厂把船造出来了,到时候出海的船只就会多出三艘,而且多出的还是三艘宝船,其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水手方面准备的可还充分?”朱瞻基见景蒙点头,又再次问道。
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别到时候船造出来了,却没有能开船的人,那就成了笑话。
好在这种事情景蒙这边倒也是早有准备,闻言便道:“殿下放心,之前商会这边就训练大量的船员,水手这些,驾驭十三艘宝船绰绰有余。”
“如此便好。”朱瞻基脸上表情一松,笑了下,又道:“还记得之前我给你说过的话吗?”
朱瞻基笑着看向景蒙,也不等他回答就道:“之前我就和你说过,这次下西洋之事,我会在你个长孙义之间选择一人负责此事,届时会随着宝船队,一起下西洋,现在长孙义依旧在忙着商会北方的事情,接下来马上又要北伐,到时候他更加无法走开。”
“所以我想将这次船队下西洋之事,交由你来负责,你觉得如何?”
“殿下……”景蒙闻言微微一怔,先是兴奋了一下,随即又犹豫了起来道:“属下自然是愿意的,只是属下若是离开了,那应天这边……”
景蒙话语有些迟疑,他是知道这位太孙殿下对于下西洋之事是有多重视的。
因此也明白这件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殿下是有多重视自己,只是让他有些迟疑的是。
就像是长孙义无法离开北伐,现在的应天府这边的摊子同样也是很大。
翻新应天城的事情需要人盯着,商城商会那边也需要他坐镇,还有几个作坊,这些事情,也都不能马虎。
朱瞻基听到景蒙的话,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心里也不禁有些郁闷,说实在的,他手下的人其实还是不少的,但是真正能够像景蒙和长孙义这种,直接坐镇一方的人,却是不多。
倒不是没有人有这个能力,而是商城发展太快,一些有能力的人威望也不足,就算是能力足够,但是镇不住人,依旧很容易出现问题。
以前景蒙和长孙义两人一南一北倒也恰到好处。
但是下西洋之事,相对来说又更加重要,朱瞻基又不得把两人抽调一人出来。
要是放在平时,那肯定是抽调长孙义更加合适,毕竟相对来说,现在南方的摊子确实比北方更大。
不过马上就要北伐,而且北伐一但取胜,在草原上建城之事,肯定也是要执行的,到时候朱瞻基肯定也需要长孙义在北方配合他。
这么一来,反而朱瞻基就只能抽调南方的景蒙了。
想了想朱瞻基问道:“目前的话,商会这边是否有可以接替你的人?”
景蒙闻言也是沉思了一下,想了想道:“确实有一人倒是没问题,此人之前殿下也曾见过,是长孙义向殿下推荐过的李元,之前商城执行会员制度之时,也是此人也曾当过商城的托,第一个办理了商城的会员,以此刺激到了不少人,而且商城这边以及应天城翻新的事情,他也都有参与其中,对这些事情也算是了解,他在那些商人之中也极为活跃,影响也算不俗,让他接替的话,倒也可以。”
景蒙说着又有些迟疑道:“只不过此人加入商会的时间虽早,但是因为之前的安排,此人在商会之外也有着自己的产业,若是让此人接替的话,他自己的产业便需要舍弃,或者彻底加入商会才行!”
“还有其他人吗?”朱瞻基闻言点了点头,问道。
“其他人的话,大部分能力上没有问题,但是多数加入商会时间尚短,或许过几年倒是可以!”景蒙摇了摇头道。
“这样,你之后把这个李元叫来我看看。”朱瞻基闻言想了想道。
“是,殿下!”景蒙点头应了下来。
朱瞻基继续道:“商会这边的事情,暂且放下,我之后见过这个李元之后,然后再做安排。”
“不过下西洋之事,你可以提前准备起来,除了船队这边的事情外,还有货物方面的事情,之前作坊制作的那些玻璃镜,以及玻璃工艺品,还有其他的香皂,香水,瓷器,丝绸这些货物,可以提前运送到刘家港安置,等待装货!”
“是,殿下!”景蒙点头。
“对了,我这里还给你准备了一件东西!”朱瞻基这时又突然想起了什么,起身走到书房一个书架上,从上面取下一个精致的木盒,然后递到了景蒙面前。
景蒙见状微微一愣,下意识问道:“殿下,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