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428章 所谓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两人稍稍客气一番,郑和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十分慎重地从怀里取出一个用防水油布仔细包裹起来的包裹,递到了朱瞻基面前:

“还有此物!”郑和将包裹双手捧着,有些感慨道:“去年离别之时,殿下曾赠此物于臣防身之用,此次西洋之行,也幸亏有此神物相护,否则臣便是回不来也属正常!”

“这是………”朱瞻基看着眼前的油布包裹微愣。

略微打量了一下包裹的形状,以及重量,这才反应过来:“这是手枪?”

郑和点了点头:“回殿下的话,海上湿润,铁器极易腐蚀,故此为了不使这两把火器损毁,若无必要,臣都是以油布包裹。”

略微一顿,郑和脸上略微不舍,又笑着补充道:“现在既然已经回到大明,之后臣也需要面见陛下,此物于臣身上放着,倒是多有不便,因此便还于殿下,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朱瞻基在郑和说话的时候,已经将油布打开,看的出来,郑和对两把手枪的确是爱惜的很。

外部是油布包裹,油布便足足用了三层,里面更是十分柔软的棉布,又是三层,愣是将两把手枪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了一个严实。

两把手枪打开来崭新如初,与手枪配套的弹药同样也是装的整齐,一把枪的弹药是六发,两把枪就是十二发,这里面还有七发。

朱瞻基若有所思,一边将两把手枪和弹药重新包裹好,一边看向郑和问道:

“看来你这次出海并不太平?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初朱瞻基送郑和手枪的时候,本意其实也就是交好郑和,毕竟郑和作为这个时代对海洋最了解的人,还是没有之一的那种,其价值在朱瞻基看来,甚至是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

送其六分仪,还有海图,手枪这些,一来是想让郑和知道他这个皇太孙的实力,二来便是留下一个契机,以便将来皇家海事学院开办成功,朱瞻基也好借此将郑和忽悠进去,以此给他培养出更多的海事人才。

六分仪和海事图也就罢了,航海之时肯定是需要用到的,倒是手枪,朱瞻基其实从来没有想过郑和会有用到的一天。

毕竟作为总管下西洋一切事务的话事人,能让郑和直面的危险,估计整个船队都可能到了极为危险的时候了。

而以下西洋船队的实力,以目前全世界的所有国家的情况而言,能够将船队留下的国家,可以说绝对是找不出来的,毕竟宝船轻易不会靠岸,不靠岸在海上,宝船说是无敌,一点也是不为过的。

“让殿下见笑了。”郑和听到朱瞻基问,倒也没有隐瞒,直接就道:“这次去往殿下所说的那个美洲大陆之时,臣一时不查,遭到了一些当地土著的埋伏,这些人极善藏身之术,全身涂遍颜料,藏于林中,便是走到其身边不仔细观察也是极难发现,臣便是遭了这样的事情,以至于同时被三个当地土著近身,也辛亏殿下赠予臣的这个手枪,臣这才幸免于难。”

“没事就好!”朱瞻基听到郑和的话,心里也是吓了一跳。

说实话,如果郑和真的因为这样的事情死在了美洲上,朱瞻基估计自己到时候搞不好很有可能就会学学历史上哥伦布干过的事情了。

毕竟郑和这样的人才,就现在全世界也绝对是找不出第二个来的,一旦损失,对于大明来说,绝对算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对于大明的航海事业,更是一种绝无仅有的打击。

将两把手枪重新包好,朱瞻基直接就重新塞回了郑和手里,不等他拒绝,就道:“我送出去的东西,便没有拿回来的道理,这两把手枪你先拿着,现在军工坊那边正在研究最新的手枪,到时候我再送你两把更好的,下次出海的事情,应该不会太远,到时候你依旧还是需要随身带上两把用来防身之用的。”

“殿下……”郑和还要再说什么,朱瞻基突然压了压手打断道:“你刚从海外回来,应该要去天妃庙拜见天妃,李知府那边已经等候多时,不要错过了时间,我还有些话与景蒙说一下。”

朱瞻基说着话,还看了一眼之前就在一旁恭敬等候的太仓府知府李廉。

此人倒也是知趣,知道朱瞻基一行人是来接郑和等人的,因此看到郑和下船后,就自觉的落后了几步,对于几人谈话更是丝毫没有探索的意思。

此时见到朱瞻基看过来,他也是反应极快,连忙就上前了几步,然后对着朱瞻基行了礼,又对郑和拱了拱手道:“郑总管!”

郑和身份特殊,虽然没有具体的级别,但是不管是谁也不敢丝毫小瞧了,因此李廉哪怕也算是正四品的大员了,也是丝毫不敢端什么架子。

整个拿着包裹,看了看朱瞻基,然后想了想没有拒绝,又把包裹塞回了怀里,恭敬得对着朱瞻基拱了拱手道:“如此,臣便多谢殿下了。”

对于两把手枪,郑和其实也是十分喜爱的,此时见到朱瞻基话语有些不容拒绝的样子,他也就没再推辞。

“殿下,臣这便先去拜见天妃娘娘,等拜见完了天妃娘娘,臣再来感谢殿下。”郑和将手枪收好后,又对朱瞻基拱了拱手道。

“嗯,去吧!”朱瞻基点头。

“赵王殿下,臣失陪了!”见朱瞻基点头,郑和又对着一旁的朱高燧行了礼,等到朱高燧点头,他这才告辞,然后走向一旁的太仓知府李廉那边。

“大侄子,这郑和看来对你的态度很不一样啊?”等到郑和离开,朱高燧看着郑和的背影,笑着对朱瞻基道:“之前你二叔也不是没给郑和送过东西,就我所知道的,什么人参鹿茸虎皮,又或者是明珠珍宝古董字画,前前后后加起来的东西,没有二三十万两银子,也最少有十五六万两银子了,但是每次头天送去,第二天东西就会原封不动还回来不说,你二叔派去的人,甚至连郑和的门都进不去。”

“三叔如果也想和郑和交好的话,我倒是可以给三叔您牵牵线!”朱瞻基闻言笑笑,也不反驳道。

“呵…呵呵………”朱高燧闻言干笑一声,立即摇了摇头道:“我还是算了,我算是看出来了,这郑和除了你爷爷,谁交好都没用。”

朱高燧其实也只是开个玩笑,他又不是看不出来,郑和虽然对朱瞻基的态度的确很好。

但是所行之事,也全部都是在规矩之内,更多的也就是一些不算坏的印象罢了。

朱高燧干笑几下,错开了话题,搓了搓手,带着几分讨好的笑容,看向朱瞻基道:“我刚刚听到大侄子你说的那个什么手枪,这东西呢,你三叔我可也是眼馋的紧,之前就在你爷爷身边的几个亲卫身上见到过,大侄子,你看看你是不是什么时候也给你三叔整两把玩玩?”

朱高燧这话倒是没说假,手枪这东西,他很早之前就在朱棣身边见到过,这东西被朱瞻基曾经送过两把给朱棣。

后来军工坊那边又生产出来更多的手枪,朱棣身边的几个亲卫也有装备。

北伐的时候,因为朱瞻基作为先锋,直接就把瓦剌打垮了,朱棣没有仗打,也曾在草原上亲自试用过手枪。

那个时候朱高燧就已经惦记上这东西了,准确的来说,应该说是不止是朱高燧,在场的一群军中将领对于手枪这种东西,可以说就没有不喜欢的。

一群大老粗,对于无文弄字可能玩不太明白,但是火器这种东西,各家各户其实多少都会有那么一些,而手枪这种东西,虽然射程相比长火器更短,但是因为小巧不仅更便于携带,而且加上一把手枪足足六发子弹,于一些近战之中,同样也是利器,特别是一些需要亲身带兵冲锋的将领而言,这样的一把手枪,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些特殊时候的救命神器。

因此盯上手枪的人,绝非是朱高燧一人,只不过不管是手枪也好,还是常规的燧发枪,朱瞻基在制作这些枪支的时候,就采用了不少后世的制度。

比如最常见的就是,每一把燧发枪被制作出来的时候,都会打上独有的编号,每个编号的枪是交到了谁的手上,都是有着清楚的记载。

枪支报废或是损毁,都必须将原有的废弃枪支收回,统一回收或是销毁。

如此一来,军工坊这边又是朱瞻基的商会这边亲自监督,外围也是亲卫军和锦衣卫亲自派人守护,可以说,基本上就已经杜绝了枪支外流的可能。

也是因此,不管是哪些军中的将领也好,还是朱高煦或者是朱高燧,没有朱棣点头,无论是燧发枪还是手枪,更是碰也是别想碰的。

朱瞻基看了一眼朱高燧,想了想点了点头道:“三叔想要的话,到时候等回了应天我让人给三叔送去两把便是!”

“大侄子,你………说的是真的?”朱高燧听到朱瞻基的话,明显愣了一下。

他其实本身也只是开个玩笑,对于手枪的作用他可是亲眼见过的,知道这种东西一旦流露出去,对一些人来说,简直就是防不胜防。

所以在朱高燧看来,以自己之前和朱瞻基的关系,现在虽然缓和了,但是该有的防备,也应该依旧会有才是。

而像是手枪这种危险的东西,一旦落在了对手身上,那么对于朱瞻基来说,同样也会有些威胁。

反正是换做朱高燧自己,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把手枪交给其他人才是。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说,自家这个大侄子,居然还真就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自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三叔您不成。”朱瞻基点了下头。

他确实没有忽悠朱高燧,手枪这种东西,在朱瞻基看来,哪怕是他防备的再好,但也只能防备一时罢了,毕竟手枪的制作技术,本就是源于火器的原理。

大明的火器虽然不像后世发达,但基础也是有的,给一些人一些时间,早晚肯定也能把这东西弄出来。

与其等到到时候别人自己费尽心思把东西弄出来,朱瞻基还不如一开始就送一些出去,至少送给了谁,还是在朱瞻基自己掌握范围之内的。

当然除了这些,朱瞻基之所以愿意把手枪送给自家三叔,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朱高燧这段时间,也确实没再给他弄过幺蛾子。

相比朱高煦这位二叔,朱瞻基也不介意满足一下这位三叔的想法,以此也算是一种拉拢和安抚了。

嗯,毕竟伟人不是说过嘛,所谓政治,不就是朋友搞的多多的嘛。

当然,如果不能把朋友搞得多多的,那么,就把敌人搞得少少也是同理。

“大侄子,你……”朱高燧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大侄子,你要是真把这手枪给我,就不怕我到时候用你的这种手枪来对付你吗?”

“那三叔你会用我给你的东西来对付我吗?”朱瞻基笑笑,直接反问道。

“这个……我………自然是不会的!”朱高燧下意识的摇摇头,随即深深的看了一眼朱瞻基,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一笑道:“大侄子,你比你二叔敞亮!”

“是吗?”朱瞻基闻言一愣,然后认真的点了点头,笑道:“我其实也是和三叔一样这般觉得的。”

说罢,朱瞻基不等朱高燧再说什么,又摇摇头道:“手枪的事情,等回到应天,我就让人给三叔您送去,现在我们先看看这次下西洋的收获吧?”

朱瞻基说着话,然后看向一旁在朱瞻基和朱高燧说话的时候,恭敬等着的景蒙道:

“景蒙,这次你也是跟着郑和一起下的西洋,便一道给我和我三叔讲讲你们这次下西洋的收获,嗯,先讲讲商会自己的船………”

朱瞻基开口,朱高燧的目光也是立即就看向了景蒙。

毕竟这次的来太仓,自家这个大侄子就已经和他说的很明白了,想要让他下次跟着船队一起出海。

对此,朱高燧心里虽然有些迟疑,但是对于下西洋船队的收获,同样也是有些好奇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