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379章 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朱棣的表情缓缓变得僵硬。

从满怀希望到绝望,只有五个字:

“可以做到吗?”

不是朱棣不自信,而是这件事情,他几乎不用去想,就知道根本做不到,哪怕就是把眼前自家大孙子的全部家产加进去,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别的不说,从洪武到建文,再到他永乐,大明宝钞发行了多少,怕是就连户部的案底都已经数不清了。

即使很大一部分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做旧,又或者说是遗失,损坏之类的,但是宝钞在民间的数量最起码也得万万两银子打底。

而这还是一种极为保守的算法,因为之前宝钞贬值,朝廷也有摆烂的意思,曾经干脆就大量印刷过宝钞,而且为了不让这笔烂账落在朝廷头上,朝廷也是下达了各种政策,使的宝钞不再被回收,老百姓手里的宝钞数量绝对不在少数。

朱棣几乎可以想的到,如果他现在开了这个兑换的口子,估计户部一天不到就得直接变空。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朱棣有点不死心的问道。

“没有!”朱瞻基毫不犹豫的就摇了摇头。

虽然他心里其实还有几个办法,比如将大明宝钞的危机直接转嫁到其他的国家头上去,不过这种操作相对来说更加麻烦不说,风险也很大,同时能够承受住大明这种体量的地方,估计也就欧洲勉强可以,但是欧洲距离大明又太遥远,短时间内压根不可能做到这些。

有这段时间,朱瞻基还不如将代金卷进一步优化,到时候直接变成新的宝钞。

“行吧……”朱棣见朱瞻基的表情就知道,大明宝钞估计是没什么希望了,便也没在继续提这件事,而是随手从御案上拿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旨意,直接就给朱瞻基丢了过去道:“这是让你监国的圣旨,本来是打算让你明天就开始监国的,不过看在太孙妃和太孙嫔刚刚生产的份上,给你推后了一天,也就是说,从后天开始,你便是大明的监国太孙!”

“………”朱瞻基接过圣旨,随手打开看了一眼,然后就收了起来,听到自家爷爷的话有些无语,在他看来推后一天和不推后,又有什么区别?

朱瞻基随手将圣旨收好,想了想又道:“对了,爷爷,我昨天听我爹说,您已经打算派遣使者,去质问朝鲜了?”

“是有这么回事!”朱棣看了一眼朱瞻基,点了点头。

“可是……您之前不是说,这件事等我监国之后,让我去办吗?”朱瞻基眨了下眼睛,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爹让你来问我的?”朱棣也不回答,只是瞥了一眼朱瞻基淡淡问道。

“呃……爷爷,您看您这话问的,什么叫我爹让我来问的?”朱瞻基有些无语,虽然他爹确实有这个意思,不过这不是已经让他给劝回去了吗?

他其实也是自己比较好奇罢了,虽然对付朝鲜这件事,也只是他因为朝鲜使团没有去拜访他爹这个事情引起的,但是他心里其实对于收复朝鲜的事情,还是早就规划好了的。

和小日子不同,覆灭小日子那叫复仇,收复朝鲜则是朱瞻基想为后世做些贡献。

虽然因为他穿越的事情,现在大明已经和历史上的大明走上了一条完全不相同的道路。

但是朱瞻基也不敢肯定,将来的世界不会出现什么变化,就比如历史的矫正什么的。

万一将来再现了前世的局面,此时大明如果能够将朝鲜一类大明周边的藩国全部收复,那么将来后世之人,自然也可以更加有理有据的喊出那句“华夏最大的岛屿叫做小日子岛”,“小日子,棒子,猴子等等领土,自古以来便是华夏不可分割的领土”之类的话不是?

“难道不是你爹让你来问的?”朱棣身体微向后仰了仰,换了一个姿势道。

“自然不是!”朱瞻基毫不犹豫就摇了摇头道:“我爹倒是想,不过我没答应,我只是有些好奇,您之前不是说好了,这件事情等我监国之后,让我处理吗?怎么现在突然想到自己处理了?”

“怎么?你是怕你爷爷我破坏了你的计划?”朱棣有些随意的看向朱瞻基,问道。

“呃……那不能……”虽然心里是这样子想的,但是朱瞻基自然也是不可能承认的,连忙道:“我只是觉得这么大的事情,所以也想参与进去罢了!”

“这么大的事情?”朱棣听到朱瞻基的话,翻了翻眼皮,不咸不淡的道:“不过就是质问一个小小朝鲜而已能有多大?还能有你一战平定瓦剌的事情来的更大?”

“……”

朱瞻基还要说什么,朱棣话语一转道:“行了,这件事情,我也只是问问你爹和几个朝臣的看法,具体的操作到时候自然还是等你监国了你自己去做。”

“哎,行吧!”听到朱棣的话,朱瞻基点了点头。

眼见已经没其他的事情,朱瞻基正准备告退,朱棣突然想到了什么,道:“对了,我听说,昨天刺杀你的刺客,你逮住了一个活口,被你安排到了亲卫军?”

朱瞻基刚刚准备离开的脚步一顿,闻言顿了一下,然后这才看向朱棣,点了点头道:“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朱棣似是没看见朱瞻基的表情,继续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爷爷您觉得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朱瞻基闻言,微微一顿,然后立即把问题抛了回去道。

朱棣似是并不意外朱瞻基的话,只是看了一眼朱瞻基,然后摇了摇头道:“看来你是都知道了!”

朱棣看了一眼政房里伺候的几个太监,摆了摆手,不用朱棣吩咐,几个太监纷纷立即告退。

见此,朱棣这才从御案后面的龙椅上起身,然后走到了另一边用来小息的床榻上,缓缓靠了上去了,然后对朱瞻基招了招手道:“过来,给我捶捶肩!”

“哎!”朱瞻基闻言立即乖乖走了过去,一边替朱棣塞了塞靠垫,然后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默默替朱棣轻轻捶了起来!

“用点力!”朱棣吩咐了一声,感受到朱瞻基捶打的力气大了些,这才道:“你爷爷我这辈子,就你爹,你二叔,三叔三个儿子,本来你应该还有个四叔的,不过你四叔命不好,刚出生就早夭了,你爹自幼就受到你太爷爷喜爱,被你太爷爷亲自封为了燕王世子,还带到了身边教育。”

朱棣像是回忆起了往事,静静地看着天花板,道:“后来建文就当了皇帝,为了取信建文,我便将你爹,你二叔,三叔一起安排去了应天城参加你太爷爷的祭祀,那个时候你娘正怀着你,是你二叔冒着生命危险,偷了徐辉祖的马,然后又斩杀了驿丞,这才带着你爹和三叔一起逃回了顺天……嗯……那时候顺天还叫做北平……”

朱棣说着话,微微一顿,应该是感觉朱瞻基捶的位置不对,动了动身子,然后指了指朱瞻基没捶到的地方,等到朱瞻基按照吩咐,换了捶打的地方,这才继续道:“后来的事情你就知道了,你二叔带着你爹回到北平后不久,你就出生了,然后我便以“靖难”的名义,造了建文那小王八蛋的反。”

“那个时候,你二叔是真的能打,我指哪儿,他就打哪儿,我心里那个开心啊,当时只感觉三个儿子里面,应该就老二打仗的本事是最像我得了………”

朱棣说着有些感慨,然后又像是有些纠结道:“那个时候我都没有想过我真的能靖难成功,所以开心的时候,就对军中的诸将说了不少称赞老二的话………”

“爷爷您应该不止是称赞二叔吧?”朱瞻基听到朱棣的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我可是不止一次听说,您当初可是当着不少人的面,拍着我二叔的肩膀,说什么“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之类的话。”

“放屁!”听到朱瞻基的话,朱棣立即像是被戳到了肺管子,脸一黑,没好气的道:“我什么时候当着别人的面拍着你二叔的肩膀说过这种话?”

“………”朱瞻基嘴角一翘:“那就是私下里说的呗!”

“你………”朱棣瞪了一眼朱瞻基,张了张嘴,刚想反驳,随即又涨红了脸道:“你个小王八蛋,就会揭你爷爷我的短是吧?我当时是说过,但是那时候不是酒后胡言吗?事后我也觉得不妥,谁知道………”

“谁知道二叔就当真了是吧?”朱瞻基撇撇嘴,接过话道:“要不是爷爷您这句话,二叔这么多年,也不会始终对我爹的太子位置念念不忘是吧?”

朱棣:“………”

虽然有心反驳,但是话到了嘴边,又只得被他咽了回去。

见朱棣不说话,朱瞻基一边继续给朱棣捶着肩膀,一边继续道:“而且爷爷您也不是不知道二叔的小心思,但是这些年就因为二叔能打,所以这么多年下来,眼看二叔这么好忽悠,所以就继续拿着这个话,变着花样来继续忽悠二叔了是吧?”

“小王八蛋!”朱棣瞪了一眼朱瞻基,翻了翻身子,直接坐了起来,两手往袖子里一拢,然后没好气的瞪着朱瞻基道:“我不用你二叔,还能用谁?”

“靖难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我手里能用的人就那么多,你太爷爷当年杀得杀,砍的砍,剩下的能打仗的差不多都留给了建文那个小王八蛋。”朱棣有些气急败坏,道:“你爷爷我手里,能叫的上号的,就丘福,张玉张辅父子,还有朱能。”

“而就这几个,张玉战死了,朱能病死了,丘福更是打个鞑靼都能把我大明的军队打的全军覆没,唯一剩下一个张辅,南边一动乱,我就要把他派过去,你说说,剩下的人,我还能用谁?”

朱棣越说越是憋屈,越说越是郁闷,道:“你以为最初的时候,是我想御驾亲征吗?满朝文武没一个能用的,丘福这个靖难第一功臣都被鞑靼算计了,我不御驾亲征我还能用谁去打瓦剌和鞑靼?”

“呃………”

朱瞻基属实也没想到自家爷爷居然还有这么一面,看着满脸郁闷,无奈,心酸夹杂在一起的朱棣,朱瞻基嘴角忍不住狠狠地抽动一下,他感觉自己这会儿再说一下,估计自家这爷爷,能立马就给他哭出来了。

不过想到自家那位好二叔的骚操作,可以说,究其根本还是自家这个爷爷自己做的孽,他又极为无语的道:“就算是这样,爷爷您不应该那皇位来忽悠二叔吧?”

说罢,朱瞻基一摊手道:“现在您看看,他居然连找人刺杀我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了,而且找的人居然还是当初的那些建文余孽。”

“建文余孽?”上一秒还在跟朱瞻基诉苦的朱棣,下一秒眉头一皱,然后看向朱瞻基忍不住问道:“你说老二找的刺杀你的人是建文余孽?”

“嗯?”朱瞻基闻言一愣,有点意外的看向朱棣。

他还以为这件事情自家爷爷应该也是知道的,不过看样子,似乎自家这爷爷也只是知道刺杀的事情,这让朱瞻基不仅也觉得有些奇怪。

毕竟刺客刺杀的事情,还是自家爷爷让锦衣卫这边通知的自己,而且先前不管是他和他爹对话,还是刚刚和老爷子对话,话里话外,朱高煦刺杀他的事情,两人都是一副心知肚明的样子。

但是偏偏看现在的样子,朱棣明显是对朱高煦和那些所谓的靖难遗孤相勾结的事情,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这不仅让朱瞻基有些意外的同时,但是心里想了想,又觉得有些合理。

靖难遗孤不遗孤朱棣肯定不在意,但是靖难遗孤背后的建文,当年攻破应天城后便一直下落不明。

这些年朱棣为了寻找到建文,明里暗里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甚至郑和船队最初的目的就有包含着这方面的。

如果朱棣知道朱高煦和建文余孽有勾结,那么不应该一点反应都没有才对。

想到这,朱瞻基心中一动,眨了眨眼睛,然后问道:“爷爷,您不知道这件事吗?”

朱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