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359章 核弹变平a!!!

朱棣陷入沉思。

开海之事朱瞻基之前就和他提过,只不过这事儿影响太大,作为唯一一个派遣了大规模船队出海的人,朱棣深知出海的利润究竟有多么暴利。

不说别的,就说那些在大明价值堪比黄金的香料,在西洋的许多国家番邦那里,价值低廉到简直可怕,但是一但运回大明,那就是百倍千倍的利润。

这样的疯狂的利润,一但开海后,到时候再想控制住怕是想也别想了。

“你之前说过,解决土地兼并这种事,还可以用增加土地的方式。”朱棣看向朱瞻基,暂时压下分土地的想法,道:“现在瓦剌已经划入了大明的统治,所以我在想,是否可以迁移一些大明没有土地的百姓去瓦剌,然后分给他们牛羊?”

“………”朱瞻基差点被朱棣的话直接干沉默,一脸懵逼的看向朱棣,问道:“您要把没有土地的老百姓安排去瓦剌?还给他们分牛羊?”

“怎么?你觉得有问题?”朱棣看向朱瞻基,道:“这方法不是你之前说过的吗?我记得你的原话好像便是这样,土地兼并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土地,既然大明的土地不够分给老百姓,那么就打出去,占领更多的土地分给老百姓,现在瓦剌已经被打下来了,不是正合适吗?”

“不是………”朱瞻基一脸无语,道:“爷爷,这已经不是有没有问题的事情了好吧?”

“先不说别的,就说您把牛羊分给一些原本只懂种地的老百姓,他们能不能把牛羊养好这件事,万一出现了什么问题,比如冬天的牛羊被冻死了,遭了病害什么的,您觉得一群只会种地的老百姓能熬的过去?”

“在大明,庄稼绝收了,他们还能投献土地,或者干脆卖掉土地,但是在草原上,牛羊死了,他们拿什么过日子?”

“到时候活不下去了的老百姓,又会干什么?怕是刚刚稳定的瓦剌立即就得乱起来了!”

朱瞻基是真心有些无语,自家这爷爷有时候是真的想一出是一出,他之前之所以提出用打出去的办法,来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其实这也是最后的办法罢了。

现在大明初立,其实土地并不缺,很多地方都足以开荒,之所以还会出现老百姓饿肚子的事情,一则是天灾人祸,像是旱涝蝗灾这些,二则就是赋税的压力。

按照一个简单的算法来说就是,家庭年收入-赋税≥家庭年消耗,这个时候老百姓才能温饱,而如果结果小于家庭年消耗的时候,百姓自然就会出现饥荒。

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赋税的问题,这也是投献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这才是土地兼并的根本。

至于打出去,则是在社会矛盾已经到了无可缓解的时候,这个时候打出去,就像是西方的工业革命一样,产能过盛,就把过盛的产量倾销出去,让别的国家来替自己承担压力。

“这么说来的话,只有按你说的第一种办法来了?”朱棣没有在意朱瞻基的语气,对于这点他已经有些习惯,道:“只是用第一种方法的话,这里面的困难你也知道,即使我同意你的办法,允许开海,但是什么时候都有抱残守缺,宁为瓦碎,不为玉全的人。”

“那就杀!”朱棣话落,朱瞻基没有丝毫犹豫就道:“敬酒不吃吃罚酒,阻碍大明前进的人,便没有存在的必要。”

朱棣:“………”

他看向朱瞻基,作为马上打天下的皇帝,朱棣对于一个人的杀意有很清楚的感知,朱棣知道自家这个大孙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的动了杀意。

他心中既是欣慰,又有些担忧。

欣慰的是,自己也算是真的后继有人了,他是造反起家的,朱棣很明白一个道理,一个想要成大事的人,必须要做的就是杀伐果断,这也是他向来不怎么喜欢自家大儿子的原因。

因为朱高炽的仁慈,某种程度上来讲,和他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阴沟里蹦出来的棉花球,但是朱棣同时也明白,现在的大明也确实需要自家大儿子这样的人来安定社会,这也是他心里明明会忌惮自家大儿子这个太子爷,但依旧还是让朱高炽继续监国的缘由。

但是他心里对朱高炽的不满同时也有的,仁慈有余,杀伐不足,这样的皇帝如果用来守城,的确是一位明君,但是进取必然也会因为仁慈之名处处受到束缚。

而一位受到束缚的皇帝,除了会让国家更加稳定,想要干出什么功绩显然是基本不可能的。

这也是他不满朱高炽的原因之一,而现在自家大孙子这杀伐果断的样子,自然就很让朱棣满意了。

他心的目的很清楚,自己有生之年给大明解决所有的外患,等到朱高炽这个太子爷登基后,再解决所有内患,到时候大明内外安稳,等到朱瞻基登基后,便可以轻易横扫一切,到时候积三代人的努力,大明必然会展现出一片远胜于古往今来所有王朝的强盛局面。

但是他同样也很担心,因为朱棣这一刻在自家大孙子身上感受到的杀意有些太过强烈。

适当的杀伐是好事,过度的杀伐,他担心到时候自己这位大孙子怕是很难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好名声。

他本来就是造自己侄子的反起的家,因此朱棣心里很明白,不管他怎么努力,怎么去改写一些记录,在那些读书人眼里,自己永远都是反贼,朱棣对此也不在意。

骂名他一个人背就好了,但却他并不愿意,让这个骂名一直都留在自家人身上,这也是他看重太子朱高炽原因。

阴沟里蹦出来的棉花球嘛,不就是黑的变成了白的,但是如果自家大孙子杀伐太多,怕是到时候好不容易变白的又会染成了黑的。

想了想,朱棣看向朱瞻基突然道:“我之后打算去鸡鸣寺修养一段时间!”

“???”朱瞻基闻言愣了下,有些没搞明白自家这爷爷怎么突然提到了要去鸡鸣寺的事情?

现在老和尚也不在应天,去了的话,也就是一个人。

朱瞻基心里疑惑,忍不住问道:“爷爷,您怎么突然想到去鸡鸣寺了?老和尚现在也不在,你去了一个人也没个说话的?不如这样,北伐的这段时间,我那个商会在城南建了一个院子,弄了不少新鲜玩意儿,您要修养的话,就去我那院子好了!”

朱瞻基这话倒也没有胡说,因为之前有弄学区房的打算,所以朱瞻基也让商会那边为自己建了一座院子,而且也是由他亲自设计的,本来朱瞻基是打算留着自己闲暇时间去住的。

不过现在听到自家爷爷打算修养一段时间,干脆就让了出来,毕竟相比鸡鸣寺,他那院子的确要更适合修养什么的。

“嗯!”朱棣闻言也没拒绝,笑着点了点头道:“去什么地方无所谓,不过我离开了,朝廷这边倒是缺了一个监国的了!”

“嗯…………”

不对劲!

朱瞻基心中一突,想也不想,便道:“爷爷,您瞧您这话说的?监国的事情不是有我爹吗……”

“你爹已经让我撤了!”朱瞻基话都还没说完,就见朱棣淡淡一笑,然后不急不缓的道:“现在这不是仗也打完了,他也就没有监国的必要了,所以我刚刚决定的,把他监国的位置撤了!”

说着话,也不给朱瞻基反应的时间,朱棣直接对另一边站的远远的侯显喊道:“侯显!”

“陛下!”侯显反应很快,朱棣话语刚落,立即就小跑着跑了过来。

“你去传朕的口谕,就说太子监国,劳苦功高,着太子卸下监国之事,明日一早便随我一同前往皇太孙于城南的………嗯………”

说到这,朱棣一顿,然后看向朱瞻基问道:“对了,你那院子,有名字吗?”

“没……还没有!”朱瞻基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回道,说完又感觉到不对,立即就看向朱棣道:“不是……爷爷,您这………”

他还想说些什么,朱棣却立即抬了抬手,再次将他打住,然后微微沉凝片刻,道:“既然没有名字的话,到时候我去了看看情况直接给你取一个得了,侯显你就先这样去传旨吧,就说太孙在城南的别院!”

侯显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朱瞻基,然后立即收回视线,躬身一礼道:“是,奴婢这就去给太子爷传旨!”

说完,侯显立即转身向乾清宫外走去。

“哎,不是,爷爷,您来真的?”朱瞻基直接就懵了。

这刚刚还说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把自家老爹监国的位置给撤了?

没有一点点防备不说,而且朱瞻基看自家爷爷这情况,也不像是对自家老爹不满的样子。

所以……这特喵的究竟是什么鬼?

“什么真的假的?”朱棣瞥了一眼朱瞻基,然后叹了口气道:“你爹这段时间也辛苦了,你刚刚不是说你那院子很适合修养吗?正好我带他一起去修养修养!”

“可是………”朱瞻基对于自家老爹监国很辛苦的事情不否认,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爷爷,你和我爹都去休息了,那朝廷这边怎么办?难不成又让我二叔来监国?”朱瞻基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让你二叔监国?”朱棣一脸奇怪的看了一眼朱瞻基,然后道:“你二叔又不是大明的储君,之前让他监国,也只是看在你提议的份上,一次也就算了,怎么可能接二连三的让一个藩王监国?这样下去成何体统?”

说罢,朱棣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又摇摇头道:“再说了,本来过段时间,我就打算让你二叔和三叔一起去各自的封地就藩的,只是你现在提了开海的事情,我打算就让你二叔三叔先做一次常识,所以这段时间,你二叔和你三叔都需要多学习一些出海的知识。”

“………”朱瞻基都来不及思索自家这爷爷让自家二叔三叔出海的事情,心里立即就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或者说已经不是预感,只是他心里还是依旧有些不死心道:“那……爷爷您打算让谁监国啊?”

“你这话就问的奇怪了!”朱棣脸上隐隐露出几分笑容,然后又很快收敛,淡淡道:“我是皇帝,你爹是太子,你是太孙,按照祖训的说法,你爹是大明的储君,你也是大明的储君,我和你爹都去修养了,这监国的事情,自然就得落到了你的头上了,怎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肯定有问题啊!”心里的预感落实,朱瞻基整张脸都苦了下来,连忙道:“爷爷,你也知道的,胡善祥她们马上就要生了,我现在不得照顾她们啊?哪有时间监国啊?”

“后宫之事都由你娘负责,太孙妃即将生产的事情,自然也是由你娘照顾,要你去照顾什么?”朱棣不为所动,直接拒绝道。

“可是………”朱瞻基还要再说什么,朱棣直接一摆手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你监国的事情,我之后会让侯显把旨意给你。”

朱瞻基:“………”

眼见自家这爷爷语气不容反驳,朱瞻基也明白自己肯定劝不住了,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进行最后的挣扎道:“爷爷,你要我监国也行,但是要是出了问题,你可不能赖我!”

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回去后就立即找自家老爹商量,他拿自家这爷爷没办法,他爹肯定有办法。

他这好不容易才从瓦剌的一大堆事情里面脱离出来,这都还没来得及享受享受,就要他监国,资本家也没这么玩的啊?

“行了!”朱棣瞥了他一眼,虽然不知道自家这大孙子心里具体再想什么,但是毕竟从小带大的,多少也有些猜测,道:“你也是大明的储君,将来更会是大明的皇帝,早一些接触一些政事对你来说也是好事,还有你在和林做的那些事,不也是做的很好吗?怎么?换成大明就不成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