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七万两的豪华大餐
写下欠条,五万两买了个烧饼夹肘花,又花了两万两买了一壶酒。
这是一顿价值七万两的豪华盛宴,晋王朱新?这辈子都吃过这么贵的饭。
你要问香不香?那是真的香,肘子花肥瘦相加,配上香喷喷的大烧饼,咬上一口,洪武爷来了我都不带让他一口的。
滋溜,滋溜...小酒这么一喝。
别的都好,就是量太少,吃几口没了。
“蒙面兄,七万两啊,不是个小数,能不能再给一口?”晋王朱新?腆着脸开始攀关系。
“没有!五万两的烧饼,吃一口就得几千两,你小子这么会占便宜!”
面对这种逻辑鬼才,晋王朱新?也无言以对。
好在肚子里有吃的,人就精神了不少,只可以他还是太嫩。
歇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喊起来,趴在一根横杠上做腿的复健,同时还要继续撸铁。
晚上的时候,王善也扛不住了,他趁着这一天没过去,饭钱没涨价时,也享受了一下七万两的豪华晚宴。
同样的烧饼夹肘花,唯一不同的,是他没要酒,而是要了一壶水。
水跟酒一个价...但水比酒扛喝...
反观晋王朱新?,吃了一顿无比豪华的大餐,仿佛人顿悟了。
晚上点名要了半只烧鸡,同样一壶酒,这次花了整整十万两银子....
可是他脸上没有半点儿心疼的意思,钱是王八蛋,我人没了,钱还有个屁用?
....
入夜,亥时!
王家、赵家,还有晋王府,分别被三拨人敲响了大门,门缝下都塞了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亥时中之前,分别去东城、西城和北城的三栋空房子里,要求三家各自带不同数量的银子。
落款:伏牛山大王!
王、找两家自然行动起来,这自然不必说。
晋王府老王妃哭天抢地,因为与别家不同,这里还附上一封晋王的亲笔信,特意写了这几日的情况。
尤其是被强制撸铁,火烧飞轮,疯狂压腿,还有抽耳光,被鞭子抽等等,让人不忍猝读,纸张都被泪水打透了。
老王妃哭到几乎昏厥,命令管事马上带着早已经准备好的金银出发。
顺带的,通知了一下按察使衙门。
此时,按察使那边也接到另外两家的汇报。
不过按察使连见都没见他们,什么身份?也敢教老爷做事?
都说了,伏牛山强人,人当然是在伏牛山了。
然而,晋王府的人他还是不敢怠慢的,这个怠慢宗室是个不大不小的把柄。
以后被人弹劾也不好说的。
不过接见鬼接见,也派人去追捕,但你有张良记,我有过墙梯。
派人追捕是自然的,但是伱们不是在亥时中见面吗?我们就亥时中出发。
一路上明火执仗,大张旗鼓的吆喝,挨家挨户的搜查,务必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
你要问会不会放跑一个坏人嘛,坏人是长腿的,他要跑,难道我还不让他跑吗?
为表重视,按察使亲自点了兵,带上王、李两名千户,在亥时中准备出发。
按察使带着小舅子,在出发之前进行了慷慨激烈的演讲,什么忠君爱国,守护百姓,誓要救出晋王爷!将伏牛山的强人一网打尽!
这么一磨蹭,时间已经到了亥时三刻。
按察使衙门的大队人马终于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人马正在前进的路上,忽然前方出现三辆马车,赶车的都是蒙面大汉,呼啸着从按察使衙门的队伍前冲过去。
马车后面的帘子飞起,似乎还露出写有晋王府三个字的大箱子。
李千户连忙跑到按察使的面前,急切的道:“禀告大人,方才那三辆马车,似乎就是伏牛山的强人,我们追上去吧!”
按察使手搭凉棚,左右看了看,奇怪的道:“你在胡说什么?哪里有马车?”
李千户指着马车驶去的方向道:“您看,就是往那边去了,现在还能听到车轱辘的声音呢。”
按察使一脸疑惑的道:“什么车轱辘声?你是不是发癔症了?”
李千户颇有些立功心切,急道:“是真的,您老刚才没看到,可属下看的真真的。”
“啪!”
按察使抬手抽了李千户一个大嘴巴:“你是说,本老爷的眼睛是个摆设喽?”
李千户傻眼了,你说我一个当兵的大老粗,不就是想立个功吗?难道老爷你不想立功吗?
您怎么就睁着眼睛说看不到呢?
王千户连忙过来,拉住李千户道:“是你看花眼了,根本没有什么马车,你傻了?”
按察使冷冷道;“哼!以后注意点儿,我看你是花酒喝多了,是不是得花柳了?今天晚上搜查伏虎山的强人,回去之后你休两天。”
李千户木然的点点头,还是一脸不解。
等按察使一行人走远了,王千户才对李千户道:“李兄你糊涂啊,没看出来吗?这次劫案跟巡抚衙门脱不了关系,甚至还有更上头的势力,这事咱们别获罪就行了,还想着立功?你脑袋不要了!”
李千户吃惊道:“你是说,太...”
王千户忙捂住他的嘴道:“别说了!没有证据的事!咱们圣上是最重名声的,太子人又憨傻,他是不可能策划这种事的,这话传出去,不要说上面要你脑袋,就是被太子救的那些流民,都得要你的命!”
太原城里,被太子救的人极多,江湖的侠士都称赞太子未来一定是个明君,你背地里猜疑他,怕真不想要脑袋了。
李千户吐了吐舌头,不敢再乱说话了。
按察使衙门把北城这边翻了个底朝天,折腾到了第二天清晨,一个伏牛山强人也没发现。
最终草草收兵。
接下来的两天,又有一些欠条被送到晋王府。
看来晋王朱新?胃口不错,两天吃了差不多四十万两银子,信中的内容也没有之前那么惨了。
甚至写信的笔力都上来了。
晋王府只好拿出钱来。
另外一边的王家情况也差不多,为了筹钱,开始贱卖粮食了,太原城的粮价瞬间就掉了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意外收获。
乔家和钱家突然想通了,每家主动送来一万石粮食,外加二十万两银子。
是捐给太原巡抚衙门的,这些钱是用来修复城墙的。
有了这笔银子,修缮城墙的工作进展神速,太原城内的百姓都开始正常生活。
城外的流民不少人缓了过来,巡抚衙门给发种子,寻找新的地方安置。
有了粮食什么都好说,办事效率突然间就上来了。
只是,王善家突然说,他们筹不到钱了,让山大王们自己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