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铁血太子党需要你这种人才
因为知道自己身边肯定有不少锦衣卫的探子,所以朱长寿大张旗鼓的来到张居正的宅邸,坦坦荡荡,反而不会被怀疑。
张居正命人打开正门,亲自站在门口迎接朱长寿,他看到朱长寿身后跟着的二人,愣了愣神。
“殿下,这二位是?”
朱长寿立刻笑了,他回头拍了拍戚继美的肩膀。
“这是戚继美,浙江那边的一个牙将。”
张居正略加思索,问道:“戚继美?你是不是有个哥哥叫戚继光啊?”
戚继美大吃一惊,忙上前见礼。
“末将戚继美,见过张部堂!”
张居正微笑颔首,保持着身为高位者的矜持。
“你哥哥是个人才,我这边已经留意到他了,你回去告诉他,以后不要跟胡宗宪走的太近,跟严党走的太近,对名声不好。”
戚继美一脸尴尬,伱说我们哥俩都在胡宗宪手下当将官,您说让我们别跟胡宗宪走近?那怎么可能呢?
县官不如现管,这个道理您不会不懂吧?还是说,您就是想故意挑拨一下?
朱长寿打了个圆场道:“这是做什么嘛,张师傅你说,我带来的人,你上来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你这是打他们屁股吗?你这是打我的脸!”
王瑛噗嗤一声笑了,她实在没忍住。
张居正抿了抿嘴唇,当上位者的,当然要在任何时候都掌控着对话的节奏,我是想强迫他们站队,为咱们铁血太子党拉拢些人才,您怎么拆我的台啊?
张居正提起十二分的耐心,说道:“殿下,我是在让他们兄弟俩个弃暗投明。”
朱长寿哈哈大笑:“我带过来的人,他们当然已经投明了,戚继美原本打算去找严世蕃跑跑官,正好被我碰上了,我就说了,你跑官找我啊,找我跑官不用花钱,我还免费治病呢。”
张居正皱眉道:“怎么?有人生病了?”
朱长寿指着王瑛道:“她儿子生病了,也是肺病,刚才给打了点滴,现在已经退烧了。”
张居正感慨道:“殿下的神药的确无敌,就是用药的方式太霸道,非大丈夫无法承受啊,戚家小公子怎么受得了啊?”
王瑛道:“殿下说是什么点滴的方式,在手上扎了一下,药就自己进去了。”
张居正眨眨眼睛,问道:“在手上扎针,不用脱裤子的吗?”
王瑛奇道:“脱裤子干嘛?怎么您...”
张居正连连摆手道:“没有,就是好奇的一问,哈哈哈....咱们别在门口聊了,我让人准备些饭菜,大中午的,咱们边吃边聊吧。”
朱长寿揉揉肚子道:“刚才吃了一顿天香楼的酒席,感觉意犹未尽啊,你们家里的厨子怎么样?”
张居正微微一笑:“我家的厨子,正是天香楼厨子的师傅。”
......
因为张居正的坚持,主场说坐在上首,三人坐在他的身边。
菜是真心好吃,朱长寿打了个饱嗝儿,感慨道:“这么下去,我早晚要变成个大胖子啊。”
张居正放下筷子,问道:“殿下想让戚继光担任什么位置呢?东南那边,胡宗宪还是得给我些薄面的。”
朱长寿哈哈大笑:“我想让戚继光当个总兵或者副总兵,以后直接跟你交接,至于说胡宗宪嘛,他不就是严嵩的学生吗?你们不都说他公忠体国吗?他又是太子少保,带了太子两个字,就应该站在我这边,你们说对不对?”
王瑛和戚继美互相对视了一眼。
从参将到总兵,等于连升三级,而直接与张居正对接,其身份立刻超然起来。
胡宗宪表面是严党,其实他只是对严嵩有感情,哪怕是严世蕃,他也是十分厌恶的。
而且严党对东南抗倭态度暧昧,他们想让胡宗宪削弱倭寇,但又不希望倭寇被彻底剿灭。
养寇自重...这一套对某些利益集团的确有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国家造成的后果十分沉重,甚至会到了亡国的程度。
换一句话说,胡宗宪也是可以团结的,哪怕跟严嵩的情义再深,如果能成为太子的人,这份吸引力自然无需多言了。
张居正追问道:“怎么?殿下打算亲自出手?”
朱长寿摆摆手道:“现在不是时候,我要先弄好顺义才行,这是我目前必须弄好的目标,可东南又那么重要,我们得在那边有自己的势力才行,铁血太子党,需要戚继光这种人才。”
这话已经是挑明了,戚家兄弟,就是这个“势力”。
张居正点点头道:“懂了,回头我就上一道疏,最近这段时间,戚继光最好能立个功,功劳大小没关系,杀一个倭寇都行,剩下的我来操作。”
朱长寿嘿嘿一笑:“张师傅你办事,我放心。”
整个对话,事事都与戚家兄弟有关,然而,戚继美和王瑛始终没插上话。
给你们升官,与你们何干?
聊完戚继光的事情,话题又转到顺义方面,最近顺义治安极差,每天都有斗殴发生,说明黑道之间的地盘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同样的,黑道斗争也肯定到了最后阶段,只要斗殴事件忽然消失,就说明地盘划分已经完成,黑道在顺义就扎根完成,再想拔出来就难了。
可是朱长寿手上没有合适的人才,六扇门的人怎么说呢,跟黑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些六扇门的人本身就是黑道的魁首。
之前从顺天府借来的那几个捕快,不能说让人失望吧,至少也是毫无建树。
那几个狗东西甚至还想杀良冒功,靠他们阻止黑道简直是痴心妄想。
张居正听了也很无奈,他对六扇门的情况并不熟悉,也不认识什么神捕之类的,想推荐人手都不行,他提议让朱长寿去找高拱碰碰运气。
高拱虽然是掌握户部的堂官,但是户部这个位置很特别,它是管钱的。
小阁老严世蕃是拼了命的想要插足户部,可惜高拱的篱笆扎的紧,严世蕃最多也就是在外围有所收获,真正的核心区域,严党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
严嵩本人也对户部敬而远之,他对于大明朝的所有内在情况洞若观火,知道大明朝真正的户部尚书是嘉靖本人。
高拱不过是替嘉靖看大门的,然而这不代表高拱就没有权力,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正因为他是嘉靖的看门人,所以权柄比实际上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