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油子本来随口一问,听我这么说才后怕起来:“这么说‘吃人文字’还真不是蒙人的,如果刚才跑得慢点,那就真悬了。”

这时大伙都收拾停当了,苏芹回头对我们说:“你们是登山队的,身体条件应该很好,记得跟紧,别掉队了。”说完她当先开拔。

此处是由五条长窟纵横相贯形成的空间,前面是个很宽敞的岩洞,据我估计,这里有人为开凿的“引水聚潭”,说明我们的路线并没有远离古墓。

巫王的墓室大概位于岩窟围出来的穴位里,水脉环绕着墓穴,是聚气藏风的宝地,在风水中被称为“八龙护子穴”,明清时期又唤作“蜻蜓点水”。

然而这座墓属于洞葬,处在极深的地底空间,是利用天然洞窟修凿而成的,结构刚度极大,即使多年过去,机关也没有失去作用,我们遇到的“蛖螂经”就是一个证明。

于是我们都放缓脚步,仔细留意四周的情况。这里的地形很平坦,前面有大空间,一直延伸到远处,太深了也瞧不清那里的样貌。大约走了七八十步,就看见通道两旁陈列着一些人俑,人俑体型高大,有至少两米的个头。

我打着手电筒仔细端详,只见人俑神情威严,昂首挺胸,就好像护卫巫王的武士。人俑做得实在太逼真了,我们从它们身边走过的时候,总会以为这些人俑实际上是活的。于是我们提心弔胆地一边提防着可能会出现的机关暗器,一边迅速从两排人俑中间穿过。

苏芹对我们说道:“你们的动作都轻点,不要破坏这里的东西,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物。”

油子听了摇头苦笑说:“咱还是先照顾好自己吧,我看这地方危险得很,这时候就别文物文物的了。”

苏芹皱了皱眉头说:“你怎么可以这么说?人身安全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我们也不能不把这些文物放在眼里,它们都是古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尽可能地保护好它们。”

油子冷笑几声没再反驳,对苏芹的话嗤之以鼻,我知道他心情不好,特别是见到苏芹之后,他觉得兕角金号的失窃跟苏芹脱不开干系。

我插在两人中间打了个圆场说:“苏小姐,我上次在博物馆听过你的解说,你能不能跟我讲一讲这座墓?”

苏芹点点头,这时那名叫做“高业雄”的实习生掏出了小笔记本,表示他也想听听。

“这处巫王墓遗址,应该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史前遗蹟。兕角金号是从巫王墓的‘前陵’中发掘出来的,根据推测,这金号很可能是巫王求天问卦时所用的道具,这处遗址应该是巫王部落后期所留,我们对遗址里的东西做过鑑定,发现这个文明很可能是毁于大洪水。”

高业雄一边听一边记录,对苏芹问道:“这个文明很发达,遗址应该不止一处吧?别的地方有没有?”

苏芹点点头说:“在云南的某县,曾发现过一种‘三眼石兽’,其年代跟这座墓差不多,据民间传说,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一个名叫‘亚神’的部落,三眼石兽是亚神族的祭司,虽然已经不可考证,但根据各方面的线索,这处遗蹟应该是亚神族的分支,甚至可以进一步猜测,这遗蹟是亚神族的巫者留下来的,他们是亚神女王统辖的僧侣群体。所以我认为,这个史前文明的遗蹟应该有三处,第一处是这个巫王墓遗蹟,而其他两处,应该属于三眼神遗蹟和亚神女王遗蹟。”

我听苏芹说完,和油子相互对视,心想这帮考古学家还真不是盖的,竟然能发现到这个程度。

大家继续朝前走着,我见深处仍有洞天,看来还要走很长的路程,凡事都得小心为上,就让大家提高警惕,我和李翔打头阵,油子和艾霞殿后,其他人走在中间。

行不数步,只见前方有几阶向下的石梯,再往前是一条笔直的通道,稍稍倾斜向下延伸,尽头是一道低矮的石门,门内十分阴暗,只能隐约看清里面是一间小型墓室。

根据古葬法,这一段叫做“殉道”,连接着地宫外门和殉室,许多石洞分立两侧,都是人工生生开凿出来的,里面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殉葬品,都是些石器、铜器、兵刃、陶俑。

苏芹边走边看,惊嘆不已,这种职业式的毛病甚至让她忘了此行的目的,竟拿起数位相机拍了起来。

这时我们已经走上了殉道,眼前景象更加清晰,殉道尽头的墓室里,隐约能照见一口青铜棺材,这口棺材摆在石台上,石台大约半人多高。

我对苏芹说:“苏小姐,您别走那么快,我看那间墓室不简单,民间传说里,用青铜棺材下葬的死尸,那都不是什么正常玩意儿,咱好歹合计合计再进去。”

苏芹笑了笑说:“这些坊间传闻你倒是知道不少,其实我对这种民俗秘事也了解过,据说只有死尸入殓前有尸变的徵兆,才会被放进青铜棺里。不过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我们还是少信为妙。其实从科学的角度上讲,青铜棺里放的应该是发生病变的尸体,这种尸体容易滋生传染病。”

高业雄听着苏芹的介绍,又掏出笔记对苏芹问道:“苏教授,这座墓的格局应该是典型的‘回字局’,封闭程度非常高,咱现在所在的地方,应该处于外部格局和内部格局之间,前面那间应该是殉室,里面葬的人地位极高,一般用于殉葬奴隶只会草草埋在土坑里,像这种专门配有一间墓室的殉葬者,会是巫王的什么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