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山,紫阳洞。
清虚道德真君盘坐石床之上,搬离龙,纳坎虎,运元神,功行周天。
其实早在百年以前,真君便已修出天地人三花,神念圆满,精气不颓。
奈何,其证道契机在于杀伐二字。
阐截两教,玄门正宗。
如此,愈是道行深厚,愈要清静修行,少造杀孽。
何况,天数变化,毒祸降下,若再杀伐,莫说证就大罗神仙,恐怕要寿数枯竭而亡。
故而,昔年元始天尊收其为徒时,特地赐下清虚二字作为道行。
这百余年来,清虚道德真君强压秉性,关闭洞府,静颂黄庭,虽然压住了毒祸,可是却与大罗神仙境界渐行渐远。
炼气士四境修身,仙道三境养神。
这七个境界,全都能靠水磨功夫积攒道行。
唯独大罗神仙境界,真是玄之又玄。
世间炼气士,根性、修行法脉各不相同。
哪怕是相近的天姿,同样的法门,其道体、元神亦有细微差距。
诸如炼气四境的第一境——炼精化气,若炼此关,需先筑基。
若根性深厚,兴许片刻便能筑成,可是依旧有愿意稳扎稳打者,非要将根基筑至完美。
何况,阐截两教正法固然玄妙,每个门人各自领悟亦有分别。
诸如杨任,大道亲火,难免会对火法多研究几分,常在心窍蕴养法力。
诸如龙吉,大道亲水,总是研习水法,其法力常在肾脏逗留,生出颇多玄妙。
若再算上炼气士的心性,真就是天差地别。
如此,在修成金仙前尚瞧不出太多分别。
若要证就大罗神仙境界,自然各有道路。
闻仲少年修炼,成仙后入世历练,其证道契机便是天下太平。
赵公明是散仙出身,五湖四海俱是亲友,其证道契机便是天涯比邻。
清虚道德真君受圣人约束、正法洗濯,依旧秉性难改,其证道契机便是杀伐。
所以,昔年真君已寻得太岁,偏偏故意显露行藏,让那接火天君刘环现身。
这位好歹是真仙境界,祭起飞烟剑,谁知却被硬生生夺剑诛杀。
好在,太岁拜入门墙,承接紫阳洞大道,每杀一人,真君都能得到些许裨益。
当年太岁在北海诛杀天君,其因果甚巨,致使清虚道德真君大道瓶颈松动,这才亲自去探查缘由。
阐教玉虚一脉,掌教与清虚道德真君皆知杨任有杀生转劫之神通。
故而,哪怕杨任有诸多异常境况,清虚道德真君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本来是耗材般的徒儿,逐渐成为了真正的衣钵传人。
如此,太岁接连杀生,真君大道长进。
“老师,弟子开杀戒了。”
清虚道德真君耳畔,传来一道醇和声线。
其道体之内,五气朝元,凝成道气,其泥丸宫中,三花聚顶,汇成仙光。
“老师,弟子又开杀戒了。”
清虚道德真君心念一动,精气神攒就,上斩彭踞、中斩彭踬、下斩彭蹻,本元遁出,吞气、血、津、液、精、脉六气。
如此,三尸尽斩,六气全吞。
轰隆隆。
此山之间,天雷滚滚。
如今分明是黄昏时分,天色昏暗,残阳似血。
真君吐纳,金光大盛。
这青峰山方圆百里,宛如白昼。
“今日托爱徒之福,证就大罗神仙境界,自此消弭毒祸,大道逍遥。”
清虚道德真君骤然睁开眼眸,身形一动,出现在云端之上。
“汝代我杀生,怎能让你受那人劫?”
清虚道德真君的容貌几经变化,恢复成青年样貌,极其清俊。
“吾往北上,尔往南归。”
清虚道德真君缓缓出言,其音跨越山河,传数百里之遥。
其话音未落,轻轻抖袖,骤然去往峨眉山。
赵公明身胯黑虎,手持神鞭,乘风踏云。
嗖。
“道兄请留步。”
清虚道德真君手挽拂尘,打了个稽首。
“汝徒诛杀马元、石矶,闯下塌天之祸,尔还要护其周全不成?”
赵公明身形雄壮,神情肃然。
这大罗神仙境界乃是仙道真正的分水岭,其上一片蔚然景象,其下却寡淡无味。
今日,清虚道德真君跻身大罗神仙境界,其气机尚未收敛,宛如黑夜明灯。
赵公明略微一瞧,已看出来了端倪。
“好教道兄知晓,汝那同门马元,素有食人之癖,不知造下多少业障,吾徒杀之,正是荡清乾坤之举,有何不可?”
清虚道德真君微微一笑,神色温和。
“贫道是碧游外门大师兄,若尔徒杀甚么虬首仙、长耳定光仙,吾定不会插手。
这马元、石矶俱是外门弟子,吾自该庇佑,今日其遭逢杀劫,丧了性命,怎能不报?
汝说马元凶恶,吾也认同,杀了便杀了,可那石矶有何罪孽,怎就不能放她一条生路?”
赵公明越说越急,胸膛起伏甚巨。
其道友被杀,唯有报应才能合乎大道。
“若那石矶颠倒黑白,定要杀吾爱徒,难不成要任她打杀,不能还手吗?”
清虚道德真君言罢,祭起混元幡。
此宝本就有腾挪乾坤之能,如今真君证就大罗,其神通愈发玄妙。
其身在峨眉山地界,其法力却遁去朝歌,自黄天化手中取来莫邪宝剑。
嗖。
一剑北来,跨越千里。
清虚道德真君攥住仙剑,眸有寒光。
“好啊,你是非要偏袒那杀星,今日吾便与你做过一场!”
赵公明言罢,祭起神鞭,化作金光砸下。
清虚道德真君轻拍剑身,剑尖转向。
叮。
神鞭黯淡。
仙剑逞凶。
这大罗神仙境界,越是难证,突破瓶颈后神通越大。
何况清虚道德真君证道契机是杀伐二字,自然威势极盛。
赵公明连忙收了神鞭,祭起五色毫光。
清虚道德真君知其厉害,祭混元幡腾挪百里,须臾归来。
赵公明心下一狠,二十四颗定海珠尽数显现,镇压方圆十里气机。
清虚道德真君腾挪不得,干脆攥仙剑斩下。
轰。
这云端下方,青山垮塌,地龙翻身。
赵公明有定海珠护身,未曾伤及本元,可却已是灰头土脸。
清虚道德真君祭起莫邪宝剑,神情冷冽。
“阐截两教,本是一家,你我皆非凶煞之仙,未行恶事,何来恶果?
吾徒杀那马元,实是助截教斩除祸患。
汝若见吾玉虚门下有无德之士,尽管诛杀。”
赵公明沉默片刻,瞧了瞧那口锋芒毕露的莫邪宝剑,终于还是点头了。
若是全然不顾两教和气,清虚道德真君定会祭出仙剑,赵公明也会舍了定海珠,拼个玉石俱焚。
这般,阐截两教掀起大战,玄门气运衰颓,定会让西方道统趁虚而入。
当年天数变化,毒祸生出,故而清静者愈发清静,凶煞者愈发凶煞。
赵公明久居神州,远离东海,自然看的真切。
清虚道德真君斩去三尸,贪嗔痴念削减,神智愈发清明。
故而,大战一番,难分生死,不如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