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448章 合一

“贫道无意受案牍劳形之苦,天帝也好、佛祖也罢,视人间作圈舍,合该遭劫。”

余箓神色依旧淡然,言辞却很是惊人。

镇元子闻言,更疑惑了。

常言道,姜还是老的辣。

镇元子身为世间最早的那批生灵,经历无数元会,堪称老怪物中的老怪物。

余箓成道,或者说,杨任成道,能瞒过九成九的神仙,却逃不出地仙之祖的法眼。

如此,既已成道,囚困如来昊天便有别的深意。

若说单纯是为人族,总觉得有些说不过去。

谁让勾陈无利不起早的名声传扬三界了呢。

“神道、佛门尚在,镇得了一时,镇不了一世,帝君真身,莫非要永远留在那高悬琼宇?”

镇元子问到了关键之处。

仙人所求,长生不老。

寿数无穷,却要遭天劫,那叫散数,单纯与天同寿,逃不过灾厄,那是假长生。

虽说混元难证,谁还没个远大志向?

若真身长久自囚,有碍大道。

金蝉子抹去嘴角甘甜的果汁,扭过头来,也望向那白衣道人。

“贫道很快便能破开藩篱。”

余箓倒也没藏着掖着。

镇元子却蹙起眉头,疑惑地瞧了过来。

“如此怕是镇不了那二位多久吧,待其脱厄,人间怕是又要遭灾。

何况,神道与佛门,眼看着要大乱了,南瞻部洲纵有道门护持,未必能保人族无恙……”

“贫道今日前来,正是要请大仙照看西方。”

余箓说着,起身施了一礼。

“好说。”

镇元子默默推算,忽然眼眸一亮,笑着回礼。

金蝉子眼巴巴地望着门外,希望能再吃几个人参果,根本没顾得听。

……

天庭,凌霄宝殿。

赤色真火,墨色剑气,金色佛光,五色神华。

如来金色骸骨磨灭又复元,天帝的肉身粉碎又聚拢。

蟠桃树枯死。

瑶池金母去往上三天,请三清出手,终是无功而返。

白衣道人收剑,横在膝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咔嚓。

宛如明镜破碎。

大殿寸寸崩裂,化成齑粉。

如来与昊天的身形,仿佛脱漆的壁画,逐渐黯淡,却依旧嵌在原处。

杨任抛出古卷,收二者入内,攒燧人火,绘符印三百六十五道,禁锢神佛。

“如此,足够撑到尘埃落定了……”

其话音落下,身形忽然消弭,赤虹从九重天落下,坠落人间。

瑶池金母掷发簪,化天河阻拦,却在刹那蒸发,化作水炁。

嗖。

镇元子忽然望向天幕,神色微变,连忙撤去禁制。

余箓挥动拂尘,现出千万道虚影,出现在来时路途,宛若定格。

天下地上,神仙地仙。

赤芒璀璨,白衣相合。

众多影子收拢,凝在一处。

杨任真身化身相合,气势再度拔高,身后墨色长剑吞吐罡气,一洲云雾俱散。

“好造化,好造化!”

镇元子起身,拊掌赞叹。

“帝君修为进境,可喜可贺。”

金蝉子也消去馋念,合十作礼。

诸圣隐去后,当属天帝、佛祖、勾陈神通最盛,今胜负明朗,未来便是一家独大。

哪怕无意做那三界至尊,单求大道,也是一片坦途,再无阻遏。

“贫道赖掌教妙法,修为略有寸进,何喜之有?

如今天庭崩塌,三界混乱,却是吾之罪责,恰是正本清源之时,怎可自矜?”

杨任收敛心神,安然立于堂中,摇头叹息。

自昔日成就大罗神仙起,其人便有逍遥于世、睥睨神仙之威。

这些年来,苦心孤诣,终将天帝佛祖困住,本该恣意,犹记准提、接引暗害之仇,心忧人族、道门之赓续。

如是,成道也好,真身化身合一也罢,又算得了什么?

若不证混元,成就不朽;若不匡平三界,绝地天通;若不仗剑向圣人,怎能舒胸中意气?

金蝉子闻言,惊愕难言。

镇元子见状,若有所思。

“今方知帝君崛起根本,非在神通道法,唯念坚尔……”

……

仙神人三道,本来有序。

虽说无数年以来,神仙之流将凡俗生灵视作蝼蚁,肆意操纵。

不过,天庭却是不一样的。

这个悬在三界头上五百年的庞然大物,骤然崩塌,势必会生出动乱。

大罗天,凌霄宝殿崩碎,却有瑶池、兜率宫完好。

老子感念人间妖邪频生,派二童入世,去往南瞻部洲西南边陲,凭剑术立足,凭道法传承。

其道,自是圣人大道,其剑,却是勾陈之剑。

偌大一洲,各法脉闻讯,纷纷响应。

杨任赠青索剑,龙吉送紫郢剑。

尚有金蝉子,收南明离火剑断剑重铸相赠。

终南山、武当山、龙虎山、茅山先后差门人祝贺,皆携神兵利器相赠。

故此,圣人童子化身一宗之主,炼土成山,千万宝剑归入山体,悬空漂浮,堪称奇景。

这条法脉,受关尹子庇护,专是荡魔除妖,震慑宵小,却与武当山颇有类似。

当时是也,东西南北道门之士,纷纷出世,携无匹之威,荡涤地仙界。

如今道门多有少年意气之辈,各显神通,诛妖灭邪。

天幕之下,成千上万道流光来回掠动,宛如流星。

这其中,既有遁光,亦有剑光。

千万飞剑破空,气势浩荡。

自然也有沉稳之流,行走人间,黄符镇妖,木剑除魔,超度做法,安定人心。

这些年闯出名声的阐截两教门人,也没闲着。

灌江口杨戬,携梅山兄弟,联络袁洪,径直北上。

哪吒、黄天化、殷郊、殷洪、敖丙,去往东海,震慑散仙。

龙吉公主、赤霞、邓婵玉,倚仗紫竹林地利,拒南海妖邪。

至于南瞻部洲境内,闻仲、赵公明等弟子,协调各国司天监诛妖。

佛门也有大动静。

金蝉子志向高远,力求创出一门专修心之佛法,劝众生向善,以减苦厄,归入西土,请镇元子相佐,推倒小西天,重立佛法脉络。

至于弥勒、如来旧部,处处受制,心生怨怼,暗中勾结。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自南至西,辅佐金蝉子,安定佛土。

这般革故鼎新,三界气象蔚然,妖魔鬼怪渐渐匿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