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化虹遁术

昆仑山,玉虚宫。

元始天尊闭目凝神,在八宝云光座上休憩。

这等大教教主,已是万劫不灭的存在,若想道行再有精进,其实异常艰难。

世间大神通者,有混元前缀的,拢共一掌之数,分别是西方教两位混元大觉金仙,玄门的三位混元大罗金仙。

若论女娲娘娘,实是上古大神,有无上手段,其修行法脉与现今迥异。

若论火云洞三圣,本是人族先贤,各有功德,碍于帝王不得长生之故,无法现世。

至于鸿钧老祖,自是超脱三界五行,镇压世间生灵的存在,唯有天地能将其约束。

余下上古先天生灵,诸如镇元子、鲲鹏、孔雀之流,各有玄奇之处。

其中,镇元子法脉与玄门近似,鲲鹏、孔雀等先天大妖,修炼是妖族传承。

故而,世间尚有诸多神通迥异者,虽非圣人门下,亦有无上妙法。

这些个存在,大都知晓天数,如今是道门的天下,自然遁世不出。

元始天尊顶上,庆云摇曳,金光垂落,映照三十三重天。

“师祖,弟子有礼了!”

杨任在殿外拜伏,神色恭敬。

“你且进殿回话。”

元始天尊睁开眼眸,金光涌动,其声如黄钟大吕。

杨任缓缓起身,徐步入殿,郑重地打了个稽首。

昔年,在山野荒村,清虚道德真君剑斩刘环,曾经面西稽首。

这般举动,既有告罪之意,其实也是在寻求一种大道庇佑。

如那姜子牙,仙道未成,代掌封神,实在是难以维系,若非能开坛做法,请教主施展神通,定然难以全功。

故而,元始天尊于玉虚门下,好似太阴之于月桂,太阳之于扶桑,实为法脉源流。

如此,哪怕拜上千次万次,磕得头破血流,亦无什么不妥之处。

“掌教老爷,吾奉命入朝歌为官,已满十年光阴,今日特来复命。”

杨任立在殿内,低眉颔首。

若是在清虚道德真君面前,哪怕顽劣些也无妨,在玉虚宫圣人眼皮下,务必小心谨慎。

“吾在玉虚宫,观尽天下事。

你与杨戬、哪吒在北海诛妖灭邪,尽心竭力,为无数生灵免去浩劫。

这般作为,实是阐教应尽之义。

如今殷受僭越人神两道,合该遭受天厌。

尔修成仙身,逃离樊笼,也算福缘深厚。

此番,你功行圆满,自该褒奖。

你法宝众多,已足够傍身,若再赐予,恐怕揠苗助长。

贫道清静修行,法术稀松,大抵也教不了什么……”

元始天尊言罢,沉吟片刻。

???

杨任闻言,极其错愕。

自己法宝多吗?

不就是枯木剑、飞电枪、金砖、八卦镜、五火七禽扇、青蛇剑胎、扫霞仙衣吗?

昔日从北海得的龙筋蛟须还没来得及炼化成索,先前伐的竹木亦未处理。

君不见,自家幼弟满身是宝,三头六臂都快挂不下了。

诸如那殷郊、殷洪之流,未来会得至宝番天印、阴阳镜,在精不在多。

这般算来,我难道算不上穷困潦倒吗?

何况,您老人家是教主之尊,怎么就不精法术了?

杨任颇为疑惑,神色却不敢表露分毫。

“贫道观你那金光纵地之法已初窥门径,你于此道似乎颇有天姿……”

元始天尊双眉微蹙,轻轻挥动三宝玉如意。

轰。

天雷滚滚,骤然降下。

杨任连忙祭起金光,纵地躲闪。

这是圣人引动的雷霆,其威势自然极大,若是躲不过,定然下场凄惨。

“嗯,雷能躲过…”

元始天尊言罢,玉如意再动。

呼。

罡风飕飕,刺骨削神。

杨任继续祭起金光,艰难躲闪。

“嗯,风能避得…”

元始天尊点了点头,继续施展神通。

嗖。

一点金光遁出,遮天蔽日罩下。

此乃先天五方旗之一,中央戊己杏黄旗,其上有金莲万朵,诸邪退避、万法不侵。

自然,若反过来困人,亦是无往不利。

这般,杨任被囚方寸之间,虽祭起金光,未能逃脱。

“贫道创下的纵地金光之法,本是取芥子须弥之意,腾挪天地之间。

故而,虽然神速,少了变化,若是寻常灾劫,自也避得,若以大法力禁锢,你却逃脱不了。

此番,你分润了大商气运,功劳不小,吾便替你寻一桩脱灾之术!”

元始天尊言罢,轻轻抖袖。

呼。

杨任毫无察觉,已被清风裹挟,去了数百里之外。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间崖壁险峻,望而生畏,好在有松柏交映,芝兰相衬,总算是平添几分仙家气象。

杨任运转法力,稳住身形,祭起神目,观摩周遭境况。

未能寻到甚么仙神道韵,玄奇气机。

杨任抬起头来,望向天幕,尚能瞧见那璀璨庆云。

这儿似乎离玉虚宫不算远……

自家师祖摊掌可观天下事,大抵无甚致命凶险。

为我寻一门脱灾之术?

杨任施展三头六臂法相,引动先天之气,全力催发离火神目,勘破虚妄,窥视本元。

仙鹤麋鹿,无甚稀奇。

五彩瘴气,亦是寻常。

悬泉飞瀑,未见奇怪。

咦,师祖他老人家将我扔到此地,自该有应验才是,怎会毫无动静?

杨任视线来回,仔细观摩。

这道彩虹……

杨任重新将视线落在山中瀑布之上。

哗啦啦。

溪涧垂落,飞流直下。

在那水雾之间,隐约现出一道彩虹。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这彩虹显现,需有水气、日光。

如此,水气为阴,日光为阳,现出玄妙之景。

杨任死死盯住那道彩虹。

这道虹光之内,道韵纯阳,全无阴气。

轰。

杨任灵光一闪,已将线索串了起来。

此地距离玉虚宫不远,亦在昆仑地界,若单说遁术,难猜跟脚,若有纯阳火行之气,自然定了答案。

世间仙圣,大都会五行道术。

若单挑出来一门,未必称得上精奇。

这火行遁术,当属西昆仑陆压道人神通稀奇。

若遇灾劫,化虹而起。

哪怕是十绝大阵、混元金斗亦困其不得。

如此高妙遁法,自是天下罕有。

“吾乃玉虚门下,清虚道德真君弟子杨任是也,请前辈现身一见!”

杨任言罢,恭恭敬敬打了个道门稽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