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说完之后也后悔了,极力想要假装刚刚什么也没有发生的道:「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我……」
「您什么?」
「我未来的孙子考虑一下。」太后面色铁青,话转的倒是没什么错,就是难免稍显生硬,「你自己不用,你怎么知道你未来的儿子就不用了?」
这还是太后第一回 主动和闻或跃提起子孙后代的问题。
事实上,在迎娶表妹那云的时候,闻或跃还阴谋论过,太后是不是想等他和那云生下带有那家血脉的孙子后,就把他给架空了,扶植着小婴儿垂帘听政什么的。但是,太后并没有。太后一次也没有提过这种事,反倒是一直觉得自己挺对不起那云的,对她时有补偿,照顾有加。
至于外人盛传的什么,太后觉得那云太傻,准备再换个侄女入宫的事,更是子虚乌有。太后确实更疼爱另外一个侄女,也经常接她入宫里聊天,但……
她根本不会让闻或跃碰到对方。
就仿佛闻或跃是什么色中饿鬼,严防死守,生怕闻或跃会再看上个表妹。
闻或跃本就对娶自己的表妹没什么兴趣,太后如此防备,反而省了他不少事。那云的这个妹妹实在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说来,这点其实也很奇怪,太后对闻或跃的态度就仿佛这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但太后的娘家那氏一族对闻或跃倒是十分尊重,在闻或跃被从天而降的皇位砸到头上时,那家的老太爷是第一个跪下朝拜新君的,闻或跃的长相与他舅舅也十分相似,谁也不会觉得他是抱来的中宫嫡子。
从那云字里行间的透露里,也可以知道,她阿爹劝过妹妹无数次,希望她能对闻或跃好一点。
闻或跃对自己的舅舅印象也不错,因为他是在闻或跃小时候借住在大臣家里时,唯一偷偷来看过闻或跃几回的人。
碍于先帝的意思,那家的大舅也不好对闻或跃表现出太过亲密的情绪,但好歹闻或跃是知道的,他曾来过,他一直在尽己所能的关注着他。这也是闻或跃对表妹那云没什么芥蒂的原因,她虽是太后的侄女,却也是大舅的女儿。
扯远了,总之,太后的很多举动都前后矛盾。
闻或跃曾还想过要去探寻太后所作所为背后的原因,试图缓解和生母的矛盾,后面就麻木了,随便吧,她爱咋咋地,反正闻或跃是一定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的。太后不同意解散暗卫又能怎样呢?
「朕只是来通知您的,而不是商量。」
当天,闻或跃解散暗卫的旨意,就下达了,张贴全国,无人不晓。大部分普通人在此之前和闻或跃以前的状态一样,甚至都不知道陛下有暗卫,等知道的时候已经是暗卫这个组织解散的时候了,知道的朝臣对此自然无不都在上书吹着「陛下仁慈」,谁会喜欢有人天天监视自己呢?
虽然朝臣难免会在心里说一句,新帝果然是太年轻,不懂得这种人手的好处,说放弃就放弃。
只有闻或跃自己人知道自家情况,反正他本身就用不了这些暗卫,不如干脆解散了,给自己换一个好名声。
旨意下达后,目的也确实达到了,效果拔群,人人赞扬。
太后却被气了个半死,听说砸了大半的寝宫,并且千年等一回的主动前往了无为殿,希望闻或跃能收回成命。
太后自认为自己已经算是很屈尊降贵了,闻或跃却只是嗤笑一声,连太后的面都没见。只让传令的太监回了太后一句「陛下很忙,太后娘娘应该多体恤一下啊,就不要再给陛下添麻烦了,他想见您时,自然会见。」
一如当年,闻或跃被人讥讽,还对父母怀揣希望,想要求见时,得到的冰冷回复一模一样——「娘娘正在忙,殿下要多体恤一下,就不要再给娘娘添麻烦了,她想见您时,自然会见」。
闻或跃想要启用暗卫,需要用到太后这把钥匙,但如果只是解散,一道旨意就足够了。
可也是随着这一动作,引来了「暗卫不满」的传闻。一个时代的终结,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神奇,你觉得是在放他们自由,但真正被放掉自由的人却未必会心怀感激。暗卫中有开开心心解甲归田的,也有笃定这不是他们真正效忠之人,要入宫刺杀的。
也不知道消息怎么就走漏了,闻或跃哪怕是在皇宫之中,也不得不加强了戒备,里三层外三层的。
皇后和贵妃都表达了要贴身保护闻或跃的意愿。贵妃说皇后只是未来的皇后,如果现在就住进宫里,这传出去像什么话?皇后对贵妃从始至终,只一句「你打不过我」。
最终,皇后和贵妃,闻或跃谁也没选。
他选了淑妃。
贤良淑德四妃里,真正的透明人是淑妃,她既没有贤妃那样当尚书的爹,也没有良妃第一美人的明艷容颜,更没有德妃致力于普及教育的独特个性,比千山雪还像个小透明,说出来「淑妃」的时候,甚至会有宫人惊讶宫里还有一位淑妃娘娘?
但就是这样的淑妃,曾在惊马之下,救过闻或跃的命。
那差不多是闻或跃刚登基时发生的事,说不好惊马是意外还是阴谋,但总之,闻或跃就被还是个宫女的淑妃给救下了,她的身手出神入化,却一点想要藏拙的意思都没有。
闻或跃问她话时,才发现她是个苗疆女子,连汉话都说不利索,竟然颠三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