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集合

“孙校尉说得不错,程司马没在这里,但他也没出营办事,目前人还在营中,不过可能是……可能是其昨夜的酒还没醒,所以怠慢了校尉的着急命令。”

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尽管刘元有些担忧,但仍然对孙策道出了全部实情。

刘元说完,不等孙策有任何反应,站在他身后的陈武和周泰就炸毛了,只听陈武吼道:“什么?放肆!一个军司马怎么敢怠慢我家主上的命令?”

周泰也走到孙策面前,拱手行礼后高声喝道:“请主上准许我去将此人拿来,听候主上的发落!”

两人的声音都是中气十足,突然的一吼一喝把宿醉的刘元吓得一激灵,即便这营帐内烧着煮水的炉子,刘元也感觉到了寒气袭体的冰冷。

这时孙策也朝着刘元四人走去,等到他走到四人面前不远处的时候,最前面的刘元已经快把头抵着地面了,而且虽然刘元不方便回头看,但他知道那三人的表现应该和他差不了多少。

然而,就在刘元四人越来越恐惧的时候,孙策却解下了他最外面的大氅,披在了刘元的身上,随后说道:“赶紧起来吧,天气寒冷,伯源四人又是宿醉,保重身体才最为重要,可不要一时不查,感染了风寒才是。”

孙策的这番操作直接给刘元整蒙了,不过不知为何,经过情绪的起伏后,他的心里变得十分想要亲近眼前这位让人看不透的少年。

三名军侯也有和刘元一样的想法,其实这也奇怪,因为人在情绪剧烈起伏后,会有一种向他人吐露心情的冲动。

“伯源留下,我还有些事情要问你,三名军侯先回营帐休息会儿吧,待会儿天气暖和一点时候,我想将所有营中士兵集合一次,宣布一些新的规矩。

至于程司马那边,既然他酒还没醒,那就不用去通知他了,到时候他领的兵你们三位带过去就行。”

孙策的话虽然说得客气,但几人都知道这是命令,所以很快就该走的走,该留的留,三名军侯回去后,也记住了孙策的话,没一个派人去通知程偃的。

三名军侯走后,孙策又让刘伯,张季先离开了他的营帐,然后就对刘元说道:“方才我见伯源打了寒颤,便自作主张将大氅披在了你身上,伯源不要见怪啊!”

“属下感激校尉大人的关爱还来不及呢,这天气确实冷得让人受不了。”刘元回道。

孙策点点头,开始进入了正题:“伯源,这屯骑营除了军事外的所有事务应该都是由你管的吧?不知如今营中有多少兵?多少粮?多少马?多少军械?还有,多久操练一次?”

刘元明白这是孙策的考校,脸色立马变得严肃了起来,他答道:“若是属下没记错的话,屯骑营现有士兵共六百零七人,粮一百余石,马七百六十匹,武器装备两百八十套。

至于操练之事,还请校尉恕属下不清楚,在属下的印象中,上次操练还得算到中平二年九月。”

从刘元口中大致了解到屯骑营的情况,就算孙策没有抱多大的期望,也不由地对操练之事无语了,如果刘元所言非虚的话,如今都中平五年了,那就是两年多的时间没操练过了。

等到太阳出来,孙策说道:“不知伯源可否带我到处看看?”

“当然可以!”

刘元带孙策来到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粮仓,说是粮仓,其实不过是堆放粮食的几座营帐,马上就到了士兵们用早食的时间了,孙策看到有许多伙夫模样的人正从粮仓往外搬着东西,见到刘元,他们还阿谀笑道:“见过刘大人!”

刘元提醒道:“这位是营里新来的孙校尉,还不赶紧拜见?”

孙策没管这些人,继续让刘元带着他到处看着,清点的活儿自有身后跟着的陈武和周泰去办,孙策不会掺和。

很快,孙策见到了刘元所说的七百多匹马儿,这些马看起来虽然数量不少,但孙策发现真正可以给骑兵当坐骑的不到半数,其余的都是些驽马或是老马,根本达不到他对骑兵坐骑的标准。

接着刘元带孙策来到的就是保存武器铠甲的地方了,孙策看到这里的装备虽然一眼就能看出有些年份了,但好在都是精铁打造,也没什么损坏。

苏家兄弟穿着布衣,皆佩环刀,一个背着弓失,一个拿着长矛,迎着孙策的视线,分别作揖行礼。孙策亦微笑还礼。他再去看余下二十余人,俱着布衣,没有带剑的,全是环首刀,有两三人另外拿着弓失。

车轮辚辚,远处又来了一行人。行至近前,当先之人可不正是安定里的里长?安定里出的也有米粮,二十石。车子挨着北平里的车子停放路边,他们的里长上前与孙策行礼。他们里来的人中,竟有三人穿着简陋的铠甲,还有一个拿弩的。

刀剑弓失是民间常见的兵器,铠甲、弓弩因价格昂贵,能买得起不多。就弩来说,便宜的时候也要七八千钱。家资十万已是中人之家,八千钱,差不多十分之一。要非特别好武,或者有钱的,谁也不会闲着无事去买个弩来。

孙策心道:“安定里富,名不虚传。”多看了那拿弩的人几眼,那人年岁不大,二十四五,扎着发髻,裹着平头帻,一身青衣,腰悬直刃,中等身高,相貌无特殊之处,只一个鼻子较有特色,形如鹰嘴,是个鹰钩鼻。

孙策却是认得此人,可不就是初来时在舍中见过的那个史巨先?

安定里的里长注意到了孙策的视线,笑道:“此是俺的从子,名叫史巨先,听他说已与孙君见过面了?此子参加过去年的‘备寇’,不敢说勇力过人,至少胆足色壮,在亭中小有名气。”

孙策一听就明白了。安定里的里长不会参与“备寇”,但十几二十个人送过来也不会撒手不管,毕竟这些人尽管是受孙策的召集而至,却毕竟家在安定里,日后若真有寇贼来犯,他们首先保护的也是本里,所以派了他的侄子史巨先来,当一个统筹调度的头领。

不但安定里如此,别的里大多也是这样。南平里、春里、繁里、敬老里的人相继来到。繁谭、繁尚兄弟是繁里人,瞧见本里人来,上前热烈欢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