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139章 第139章胤佑刚把皇太后送出去……

胤佑刚把皇后送出去没多远, 后见他心不焉,道他惦记康熙,便也不要他送, 让他先回去。

春晖堂就前不远, 后身旁那么多宫女监,况且这里是皇家御园,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于是, 胤佑向后行了一礼, 从善如流的往回走。

走到清溪书屋附近的时候, 就听到了两个人说话的声音,一个是他熟悉的子, 另一个也不陌生,是索额图。

胤佑听了一路,最后站路口前, 正要拐过去的时候, 哪道又碰到了急急忙忙走出来的索额图。

两人打了个照,胤佑笑道:“索大人,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去休息?”

索额图刚子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可没什么耐『性』跟他闲聊:“皇病危, 身臣子, 哪里敢休息。倒是七阿哥,到竟还能笑出来。”

胤佑偏头:“谁告诉你我阿玛病危, 他服了『药』之后,已经好多了。”

“是吗,那臣就放心了。”索额图敷衍的行了一礼,匆匆离去。

胤佑还想问一句“我阿玛好多了索大人不高兴吗”, 奈何人家走快,没有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

胤佑想了想,没有走进清溪书屋,而是拐进了刚才索额图出来的那条小径,绕过花丛,看到子还树下站着,于是,走到他的身旁,轻声喊道:“子哥哥。”

子转过身来,朝他伸出手:“过来。”buwu.org 梦幻小说网

胤佑把手放他的掌心,他轻轻一拽,自己就扑了过去,紧紧的抱住了他的子哥哥。

胤佑乖乖的靠子肩头,子的手一下一下轻抚他的后背,笑道:“都快跟我差不多高了,还要撒娇。”

胤佑诧异道:“不是子哥哥要抱我的吗?”

“哪有,我就只想拉拉你的手而已。”

胤佑立刻退开半步:“那是我误会了。”

子无奈的笑,又把他拉进自己怀里:“好了好了,说不过你,你没误会,子哥哥就是想抱抱你。”

兄弟俩树下安静的站了一会儿,胤佑靠哥哥肩头,差点站着就睡着了,子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困了?”

“没有。”

“行了,快进去吧。”

子拉着他走进清溪书屋,来到里,看到康熙正醒着,半靠床头,皇贵妃手里端了个粥碗,正一口一口的喂他。

胤佑扑过去,伸手探了探阿玛的额头,『摸』到一手的汗,但还是很高兴:“好像退烧了。”

康熙显得十分困倦,抬起皮看了看两个儿子,翕动嘴唇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力气说出口,于是作罢。

最后,目光又落到皇贵妃身,艰涩的发出声音:“去休息一会儿。”

皇贵妃最后又给他喂了两勺,一碗粥吃下去半碗,也差不多了。这才把粥碗递给宫女,扶着他躺下:“睡会儿吧。”

不用他说,皇贵妃也是打算等他睡下之后去休息一会儿。

退热只是暂时的,歇期之后,仍会重复周期『性』的畏寒、发热和出汗。

但这发热是不规则的,时不好把握。于是,皇贵妃向子和胤佑交代:“你们俩今晚就阿玛床前守着,随时监测温,一旦升高就让人来叫我,我就隔壁。”

子躬身向行了一礼:“好!皇贵妃请放心。”

皇贵妃还是放心不下,又转过身来交代道:“医就外,有什么事情随时让他们进来。如果皇醒了,没有发热,就让他多喝些水。”

子和胤佑点头:“是。”

临到出门了,皇贵妃再次转身:“他如果说自己好了……算了,他醒过来你们就派人来叫我吧。累了就旁边的榻休息一会儿,不用时刻守床前。”

“哎呀!”胤佑过去推:“道了,你再说两句,我阿玛就真要醒了。”

皇贵妃走后,兄弟俩就坐床前,生怕吵到阿玛,也不敢说话,一人拿了本书接着烛光看了一会儿。

夜已经深了,胤佑拍了拍子的肩膀,指着屋子另一侧对他做口型:“去睡一会儿。”

子摆了摆手,让他去睡,自己守着。

胤佑摇头,又推了他一把,自己坐到了刚才子坐的位置。

子无奈,『摸』了『摸』他的头,走去了另一边。监取来一床薄,子就这样讲究着眯了眯。

第二日,康熙醒过来的时候天还没亮。一睁就看到肩头靠着个脑袋,胤佑正闭着,蜷缩着身子,睡床边,身搭了条薄毯,像是睡着之后,监给他盖的。

睡了一觉,也没有发烧,康熙觉得精神和身都轻快多了。

他往里挪了挪,胤佑的身就跟着往里倾斜了一些,直到胤佑从侧躺变成了快要趴着,他才悠悠转醒。

小家伙睁开,神还有些『迷』蒙,缓慢的聚焦,看到阿玛正冲他浅浅一笑。

他赶紧坐起来,伸手去探阿玛的额头,脸『露』出笑:“好像没有发烧了。”

又想起来,额娘说了要多喝水,转身去吩咐顾问行:“快快,倒水……倒两杯!”

按他说的,顾问行端过两杯水,康熙先喝了一杯,胤佑非得让他再喝一杯:“额娘说了,你要多喝水。”

康熙从善如流的把另一杯水灌了下去,随后就儿子再次按了枕头,盖好子。

胤佑用命令的口吻说道:“再睡一会儿。”

“阿玛睡不着,你拿本书给朕看看。”

“不行!”胤佑按着他,不让他起来,“额娘说了,你要休息,不能看书。”

康熙问道:“你额娘呢?”

“隔壁。”

康熙又想了想,他睡着之前,记得子也,于是又问了一句:“子呢?”

胤佑指了指另一个方向:“刚睡下不久。”

于是,康熙拍了拍身旁空出来的地方:“你也再睡会儿。”

胤佑摆了摆手:“我不睡了,你睡吧,我这儿守着你。”

康熙看了看屋子里候着的监:“有他们守着,哪儿需要你?快点,陪阿玛再睡一会儿。”

胤佑想了想,阿玛烧退了,水也喝了,应该没什么大事,于是抱着薄毯躺康熙身旁,他毕竟年轻,沾枕头就睡着了。

康熙盯着他的脸看了半晌,儿子都快长成大人的模样了,他心里却始终记得胤佑小时候的模样,那么粘人,又那么可爱。

第二日一早,皇贵妃走进屋的时候,就看到子站床前,脸带着些许无奈的笑,床,父子俩头挨着头,睡得正是香甜。

白天醒来,康熙仍旧觉得自己已经好了,吵着叫魏珠给他拿奏折,他要抓紧时批阅。

皇贵妃把他拦了下来:“皇大病未愈,应该静养才是,不易『操』劳。”

“朕已经好了,你瞧,精神得很。”

“没好。”皇贵妃拦下魏珠,“前朝的政务交给子就是,您就安心歇着。”

歇了没多一会儿,康熙就发还是皇贵妃料事如神,他的温又来了。

胤佑去把金鸡纳霜拿过来,递给皇贵妃:“再服用一次这个『药』,阿玛的病就该好了吧。”

“哪有那么容易,”皇贵妃拿着『药』有些犹豫,这『药』毕竟有副作用,而且副作用还不小,严重者会引起心律失常,二十四小时内剂量不宜超过一克,问康熙,“皇感觉如何?”

康熙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有些耳鸣,看东西也有些模糊。”

皇贵妃便坐床边跟他商量:“这西『药』虽对疟疾有奇效,但也有一定毒『性』(医把副作用成毒『性』),既皇已经好多了,咱们就先停用,继续服用重要治疗吧。”

“行。”

皇贵妃有些诧异,自己跟他商量,他却想也不想就说了个“行”字。

胤佑却一旁皱起了眉头:“可是阿玛吃了医的『药』,也不见好转,反而是这个西『药』效果好些。”

皇贵妃看着儿子,耐心解释:“疟疾宫里是个罕见病,医没遇到过,以棘手。次听刘医说,有一位江南名医,尤其擅长治疗温热病,正好来到京城,咱们就请他来看看,开两副『药』吃吃,皇下如何?”

康熙依旧没有多加考虑就点了点头:“按表妹的思去办。”

午的时候,刘医就把那位从江南游历到京城的名医请来了。

这位神医姓叶,单名一个桂字。

胤佑本以名医都是像医院那样,是了年纪的头子,没想到这位叶大夫却很年轻,目测不过三十来岁,穿青『色』长衫,官话都带着吴语的轻软,一看就是江南文人的模样。

不过他生于康熙年,倒是没有前朝遗民的迂腐。召入大内皇看病,也丝毫看不出紧张,不卑不亢的给皇、皇贵妃、子行礼,后就开始诊脉。

按照他的说法,皇素来身强健,感受『淫』邪之气,正邪相搏,畏寒和发热的症状要比常人更重一些,正处于病程最关键的阶段。

叶大夫说:“草民建议,用青蒿治疗。”

一旁的医听完之后,脸便『露』出了不屑的神『色』,他们还以是用什么稀罕『药』材,说了半天,还是青蒿。

“启禀皇,一开始臣等诊断疟疾时,就已经用过青蒿。”

皇贵妃摆了摆手,温和的说道:“张医别急,听叶大夫把话说完。”

叶天士接着说道:“医将青蒿与其他『药』材煎煮之后给皇服用,效果自不好,臣建议直接用青蒿捣汁服用,有奇效。”

那位张医又说道:“青蒿苦寒,不宜生用。皇乃九五之尊,容不得半点闪失。”

“……”

青蒿的不良反应那可比金鸡纳霜少多了,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帮医和外那群大臣一个样,说他们谨慎也好,守旧也罢,总是无法接受自己认外的东西,生怕别人抢了自己功劳。

康熙正病着呢,没空听他们扯皮,挥了挥手,让皇贵妃拿决定。

皇贵妃没听医们的苦口婆心,只对候一旁的监说道:“带叶大夫下去备『药』。”

叶桂确实不负江南名医盛名,尤其温热病方,是医院位医家不及。

康熙连着服了三天的腰,第四天,就已经没再发热,只是身有些虚弱。

这时候叶大夫又调整了方子,称停『药』之后胃困则痞闭,不欲饮食。因此接下来的方剂主要以调理脾胃主。

叶桂治好了康熙的疟疾,但有医仍是对他这样的江湖郎颇不屑,说他们这些南方来的大夫,只会治疗温热症,对伤寒症一窍不通。

于是,叶桂负手而立,用他那不怎么标准的官话镗镗镗,把《伤寒论》倒着背了一遍,听得位医瞠目结舌。

胤佑看得有趣,便也坐下来,要叶桂也给他诊诊脉,看看有没有什么隐疾。

既七阿哥要诊脉,叶桂也不敢不从,手指搭他的手腕,片刻之后,只说了八个字。

当时屋子里除了站着好位医,还有医院其他人员,以及位监。

大家听到他的话先是怔愣片刻,仿佛没有听清似的。

等反应过来之后,更是大震惊,这说的什么话,若是传到皇耳朵里,这叶桂恐怕『性』命不保。

他说的是:“六脉调和,非仙即怪。”

胤佑的反应倒是没有其他人那么夸张,他只是不动声『色』的收回手,而后扯了扯嘴角:“叶大夫说笑了,我是习武之人,六脉调和那是师父最基本的要求。”

众位医听了也恍大悟,少年人身强壮,脉象调和实属正常。

但刘大夫却皱着眉头,总感觉哪里不对。

七阿哥从小身就不好,他三天两头往承乾宫和慈宁宫跑。五六岁之后,才好了一些。

仔细一想,确实很多年没有给七阿哥诊过脉了。也不道当年那个脉象虚浮的稚童,是如何长成今日这个六脉调和的少年。

这个事最后也没瞒得住,很快就传到了康熙耳朵里。传得也挺邪乎,省去了前的“六脉调和”四个字,只剩下后的“非仙即怪”四个字。

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那位叶大夫『摸』了七阿哥的脉,说他不是神仙就是妖怪。

哪个做父母的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儿子是妖怪,他儿子是小妖怪,那他成什么了?

于是,传谣信谣的统统拉出去打二十大板,说七阿哥是神仙的就不打了,毕竟是龙嗣嘛,和神仙也差不多。

小剑灵得这件事后,数落胤佑:“你看你看,叫你不要这么招摇,不道哪天,你就暴『露』了。”

胤佑嗤之以鼻:“你一把剑的剑灵,一天天的怎么『操』心那么多呢?”

七阿哥坏得很,有事的时候要求他随叫随到,自己排忧解难。没事的时候十天半个月也不召唤自己一次。

他当神仙的时候逍遥自,转世人依旧无拘无束,过得总跟别人不大一样。

康熙病刚好,就去凝春堂给皇后请安。

皇后只道他病了,却不道是什么病。众人不想让祖宗担心,只说皇偶染风寒,怕过了病气给祖宗,以这日都没有来请安。

皇贵妃和胤佑成天床榻前伴驾,也没法去。大家都不去就容易看出破绽,只能请四阿哥替他们去,百般找借口,差点儿『露』了馅儿,还是皇后带着五阿哥、五公主过来打了个岔,转移祖宗注力,才把事情圆过去。

幸而有叶桂的『药』,康熙的病才能尽快恢复。

康熙对叶桂的医术大赞赏,还想留着他进医院任职。而,人家却不愿,说家还有妻儿,出门游历还有许多地方未曾踏足,过日便要离开京城了。

康熙也不强人难,给了赏赐,就放他走了。

皇子长到胤佑这个年纪,十三四岁了,多少需要皇父政事分点忧,单独出席一些祭祀或者文活动。

五阿哥六阿哥,甚至八阿哥确实如此,只有胤佑,他还像个小孩子一样,成天读读书练练剑,别的啥也不干。

当,他也不喜欢干这些,倒是觉得拜访位致仕之后,留京城的武将,听他们讲讲当年征战沙场的往事,比较有思。

没过多久,三阿哥就搬出了紫禁城,娶了朋春将军的女儿董鄂氏嫡福晋,笔贴式敦达理的女儿田氏侧福晋。

他迁出宫外之后,小院就留给了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同住。

三阿哥搬出宫的那天,兄弟人将他送到宫门外。

回来的路,胤佑突发奇想,拉着四阿哥说道:“要是我以后也能娶个将军的女儿就好了。”

四阿哥听得直皱眉头:“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胤佑说:“这样,我的嫡福晋就有可能自幼习武。”

四阿哥不解:“你的嫡福晋什么要自幼习武?”

胤佑大笑:“说不准日后也是一位女将军。”

“……”

四阿哥叹气,忍不住伸出手指点了点他的阳『穴』:“你这脑子里成天都想些什么?”

“嘿嘿!”胤佑笑起来像个小傻子,“以前我就想,我以后一定要娶一位才女,觉得,娶个女将军也不错。”

“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

胤佑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古人说得不对,不管男子还是女子,理应德才兼备。谁不喜欢谢道韫、李清照这样的才女,他们不仅有才,还有气节,胜过多少男子。”

四阿哥忍不住泼他凉水:“娶谁做嫡福晋这事儿,可由不得你做主。”

胤佑一挑眉:“这事儿必须得我做主!”

“……”

待胤祉大婚之后,康熙便指派他从盛京带回来的陈梦雷到他的府邸,做了三阿哥的侍读。

胤佑也对这位陈先生很感兴趣认他是个文学和教育方都有很高造诣的人,喜欢跟他聊天,一直缠着三哥,说要去他府做客,与陈先生小聚。

而,就这个时候,陈梦雷却爆出了一件尘封多年的惊天大事。当事人来到康熙跟前对峙,争得红耳赤,直接把众人看呆了,一时分不清究竟该相信谁的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