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接受益州一

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10月,刘备亲征西蜀,连战皆胜,最终平定西川,将西川八郡一百零五县全部纳入掌中,自此,刘备拥有了益州与荆州东汉时期最大的两个地区,而刘备军也正式具备了与曹军争霸天下的实力。

大汉共有七十八个郡,而刘备军实际控制了益州的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牂牁郡、和荆州的全境,武陵郡、桂阳郡、长沙郡、魏兴郡、宜城郡,共计十四个郡,所辖百姓超过百万。

成都城。

当刘备和众人再次进城的时候,成都城几乎万人空巷。鲜花香水洒满了路上。

以至于刘备军众人从城门口到府衙足足走了两个时辰。

来到城守府,早有人迎了出来,只见来人一身儒衫,额突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然而却有一股自然的气势在其中,半开半阖的眼神中不时射出几道光华,正是张松。

刘备此时已跳下马,上前拉住张松的手道:”别驾之名。备早仰之,今日终于见到别鴐了。今番能平定蜀中全是别鴐之功啊。”

张松或许没料到刘备如此待他。一时愣在了那里,待看到刘备眼中那真挚的神情,不由有些感动的道:”蜀中百姓望使君,如久旱而望甘霖。松不过顺民心而行罢了。”

而此时我则把目光放到张松旁边的一中年儒生身上,只见他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随随便便站在那里,仿佛要睡着了一般,却让我感到一种压力,这种感觉我只在诸葛亮、庞统、徐庶等几个人身上感受到过,而此时那人似乎也感觉到了我的目光,霍然张开了眼,一时间精光毕露。

张松这时也发现了二人的异样,不动声色的走到二人中间,挡住二人的目光道:”子健军师,这位是郑度,郑子修……”

我听了眼睛一亮道:”莫非是献计叫刘璋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烧除仓鹰野谷,深沟高垒的郑度,郑子修?

郑度眼中寒光一闪,站了出来道:”正是郑度。”

我双眼盯着郑度,突然躬身一礼道:”先生大才,煜深服之,若刘璋听了先生之计,我大军亡无日矣,望以后能多多聆听先生教诲。”

郑度不由微微一愣,连忙还礼,本来郑度看我如此年轻就有诺大的名声,以为我定是飞扬跋扈之人,没想到却是如此谦虚,不由心生了几分好感。

这时张松身后,一群人走了上来,纷纷向刘备行礼,张松于是一一介绍,分别是犍为武阳人杨洪,杨季休;犍为南安人费诗,费公举;巴西关中人周群,周仲直;巴西西充人谯周,谯充南;广汉绵竹人泰宓,泰子敕;梓潼涪人杜微,杜国辅;梓潼涪人尹默,尹思潜。

刘备听了大喜道:”备在襄阳时就闻蜀中七杰,今日终于见到七位先生,还请众位先生不嫌刘备愚鲁,助备一臂之力。”

七人连忙还礼,口称不敢。接着还有原蜀中官吏吕义、董和、许靖、庞义也前来拜见刘备,刘备一一安慰之。

待众人拜见完毕,刘备不由道:”为何不见王建刚(王累)、黄公略(黄权)和刘子初(刘巴)?”

张松和董和等人不由喏喏不语,这三人在刘备军占领成都时就辞官而去了,但众人又怎么好对刘备说。

刘备很快就从众人的神情中明白了一切,微微笑道:”我当亲往请之。”

西川终于平定了,但接下来的工作却把我人累得半死,西川表面上看上去富庶,却是空中楼阁,问题多得数不胜数。

首先就是官员的问题,蜀中门阀林立,几乎抭制了所有的权力,但那些门阀子弟除了吃喝玩乐,有哪几个是真正有才能的,像王累、黄权、张松等少数几个有才能的还都是出身庶族,难怪历史上蜀国到后期人才凋零,乏人可用。

而随着刘备军势力范围的日益扩大,原来荆州的那套行政机构也不够用了。

在刘备的支持下,我决定重新调整了行政机构,在中央开始设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长官分别是尚书令、中书令和御史令,由诸葛亮、蒯越和法正担任。尚书令掌管政令起革、官史的功绩考核以及外交和教育方面的事情。中书令则掌管政令的实施、国库的预算和结算、工商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道路水利的兴修事宜,门下省掌管政令的审核、情报的搜集和筛选、军队的调动以及各郡县刑事案件的审案。如此繁重的工作自不可能光由三人来担任,除了一些办事的侍从,三省还各有个人副手,称为尚书左史、尚书右史,中书左史、中书右史,门下左史、门下右史。

经过仔细考虑,最后我决定了”六史”的人选。

尚书左史掌管官吏功绩考核,由转有简雍担任。管雍乃刘备同乡,自平原便随刘备一路南征北伐,平素少言寡语,但做事却一丝不苟,为人正直忠诚。由他掌管官吏的功绩考核,刘备自然安心;

尚书右史掌管外交事宜。令刘备军众人大跌眼镜的是,我力排众议推荐了蜀中一无名小史邓芝,哼,你们当然不知道,我可是知道邓芝辨才无碍,历史上蜀国之所以能劝回吴国这个同盟可都是他的功劳;

中书左史负责府库钱粮和商业的发展。这个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马良,历史上蜀国的经济可都是他一手搞上去的;

中书右史负责国家的大工程和工、农业发展。这个部门由蒯越掌管,最后蒯越推荐了泰宓,人选我是基本认可的,泰宓的内政能力,应该不会太差,而且要平衡荆州与荆州之间的势力,由他担任此职,自然无话可说。

门下左史负责情报的搜集和筛选,以及军略的制定,法正自然任命了蒯良那个与他臭味相投的家伙,不过蒯良那天生的情报分析才能然让别人无话可说,这家伙历史上被刘表称为”雍季之论”,确实是有点本事的。

门下右史负责刑事案件的审察和对官员的弹劾,王累生性刚直不阿,历史上刘备入蜀,王累拼死劝谏,最后血染城楼,后人有诗叹曰:”倒挂城门捧谏章,拚将一死报刘璋。黄权折齿终降备,矢节何如王累刚!”刘璋列终投降刘备后,王累便辞官而去,还是刘备亲自骑马追出两百里才把他请回来,由他监督众人自是不敢放肆了。

中央的主要机构是三省,而六部则建在了州一级上。

我实施了军政分离的思想,规定每一州的政事由州刺史掌管,军务则由镇军将军掌管,二者互不统属,在二人之下,就是六部,其中工部、户部、礼部归州刺史管辖,兵部、刑部归镇军将军管辖,至于吏部则直接受中央管辖,这样州刺史有钱没兵,镇军将军有兵没钱,而官吏任命、审察又掌握在吏部手中,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也就避免了诸侯割据局面的出现。

荆州乃刘备军根基,州刺史由徐庶担任,镇军将军则是赵云,以二人的才华和性格自能配合无间,让敌无隙可乘。

其下六部,工部转由由伊藉掌管,伊藉乃刘表同乡,久居荆州,近年长江水患日重,尤其是江陵一带,所以负修水利的工部任务繁重,交给熟悉荆州情况的伊藉自然可以放心;

其实荆州经过刘备多年发展,此时已是天下第一大富邑,荆州户部掌管荆州钱粮,自然需得力又可靠之人,糜竺从徐州起便跟随刘备,忠心自不用说,而且他家财万贯,自然不会打荆州府库的主意,而且他还是刘备的大舅子,由他担任荆州户部主管,众人虽然眼红,但也不敢说什么;

礼部掌管教育之事,此时荆州已经有十多所书院,几乎成了天下文化汇集之地,这一块历来由孙乾负责,而且孙乾乃荆州旧人,德高望重,也没有什么问题。

刑部关系到百姓民生,自古百姓揭竿而起,多是因为贪官污吏审案不公,以至于造成冤案,因此刑部责任不可谓不重,最终徐庶推荐了向朗,向朗为人方正,铁面无私,正是最好人选;

荆州几乎时刻处于曹操大军的威胁之下,兵部的责任之重自不用说,这么重要的部门,当然要庞统去做了,由他辅助赵云,凭借庞家在荆州的名望自是多了许多便利。

最后是吏部,在我的心目中,吏部就相当于现代的纪委监察部,是监督官吏,防止贪污的最重要的一道门坎,若连这里也沦陷了话,那官吏之风可想而知,由于吏部归尚书省管辖,所以我把荆州吏部总管的位置给了蒋琬,毕竟是蜀国后期的丞相啊,能力绝对一流。

荆州之后是益州,益州初平,各种势力都在勾心斗角,刘备军新来,不得不借重于他们好掌握权力,不过陆羽还是尽力争取任用有用之才。

益州刺史是张松,张松乃是蜀人,又有迎刘备入蜀之功,可以说是原刘备军众人与蜀中官吏之间唯一一个两边都认同的人,何况凭借张松的手段,相信益州的那些门阀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益州镇军将军是关羽,把他从南阳调回来,不要守荆州了,由我提议,是刘备直接任命的,而且以后益州恐怕就是刘备军的大后方,刘备此举何意,自是一眼就明。

至于益州六部,有四部都掌握在原蜀中官吏手中,分别是黄权掌管的刑部、谯周掌管的礼部、郑度掌管的兵部和许靖掌管的工部。

虽然有妥协的成份在里面,但是四人都是蜀中名士,还是有一定才华的。

黄权和王累是一个性格,让他掌刑部,众人无话可说;谯周文采出众,善于机辩,绝对担当的起,至于郑度和许靖,二人在蜀中官吏中素有名望,有他们掌管益州兵部和工部,常人也不会多说了。

而至于最重要的户部和吏部,费祎则紧紧抓在了手里,费祎乃蜀国后期柱石之才,户部由他接掌,陆羽自然放心,而吏部陆羽交给了董允,董允处事八面玲珑,虽然不是十分符合陆羽对吏部官员的要求,但也避免得罪过多的人,如果树敌太多也不是刘备所愿意的。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呢?呵呵,也没怎么变,还是掌管军机处,直接对刘备负责,而且增加了一样任务,暗中监察百官,哇,这不是好像明朝的锦衣卫嘛,晕死。怎么给弄到汉朝来了。不过,权利也太大了吧,也好,证明刘备信任我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