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为了尽快的找到学生,关晓曦给自己的先生放了一个假。让庄子毅去找合适的先生来。
再说,庄子毅来这里也有些日子了,庄子毅想要回家看一下,所以,管生就做主,先支付了庄子毅的工钱,又另外给了五十两银子,让他去完成帮小姐找先生的事。
因为下午管生要到镇上去,还说了要送走刘二一家的。所以,庄子毅也就顺便搭马车出去。
收拾了一身换洗衣服,装上两本书,庄子毅就随着管叔的马车走。
而刘二一家人,孩子们不想离开这里,还在哭着和小伙伴们告别。刘二也是不想走的,但现在是不得不走。刘二家的明显是被打了,应该是收拾东西的时候,被刘二打的。但还是犟着要走的样子。
但不管怎么样,关家最后还是算仁义,还用马车送了他们到镇上去了。
庄子毅都不想与他们一起坐马车里,而是和管叔一起坐到了外面。
跟着管叔坐在驾车位上的,还有王小虎。现在只要管叔走近一些的路,王小虎都爬上马车跟着管叔去学赶车。
最初管叔当他是孩子想玩,但想自己是出门办事,没时间管一个孩子。
哪知他理直气壮的说:
“我才不是想玩呢,我是答应了小姐,我长大要做她的车夫,我就现在开始学,等你老了,我就好帮小姐赶马车。”
这话让管叔气也不是笑也不是,感觉自己的这个赶车的工作做不长了,自己还没老呢,就有人急着想上位了?
不过,这小子还真的是上了心的,一路上不停的问一些关于马儿的事。到了地方,管叔要去办事,他就帮着看马车什么的,没事就去和马儿套近乎。
所以,管叔现在也习惯带着他了,还主动给他讲遇到坑或是遇到不平的路,该怎么赶马车马车才更稳这些。
一个愿意学,一个也认真的教。
所以,一路上,王小虎还不停的给庄子毅讲要怎么赶马车这些,搞得他好像是先生一样。
到了镇上,刘二一家就被叫下了马车,但管生说再送庄子毅一程,庄子毅没让,说是自己可以找到去县城的马车,他要先去见见自己的先生。然后再从县城回家。他家在县城的另一边程家村。
管生这才带着小虎去买一些小姐说要用到的东西。
庄子毅搭着马车来到了县城,直接到原来的县府学堂里去找到了谢先生。
谢先生是这个学堂创办时就有的先生了,也就是这里的一个管事了。
对谢先生来说,他认为他的学生中,以后成就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个庄子毅的。
在这个年代,学生都是非常尊重自己的先生的,但先生又是很尊重考出彩了的学生。因为只要他考好了,那就是官了。
一个先生的名下要是有两个学生得了高官,那这位先生一辈子都不用愁了。会有很多人找上门来求学。
那时,做官的学生要给老师三分面子,显示自己尊师重道。而老师更要给学生三分面子,成为这个学生这一派别的人。
但谢先生之于庄子毅又不同,他是真心喜欢这个学生。不只是在学业上对庄子毅有很大的帮助,于生活上,也是多方面的照顾。
谢先生刚下课,回到自己的宿舍,就看到了庄子毅。
看到自己喜欢的学生,谢先生还是很高兴的。庄子毅也看到了先生,放下手上的包袱,恭敬的给先生行了一个礼:
“先生,你最近身体还好吧?”
谢先生也是一个举子,只是当年因为自己家里的近族亲在朝中做官时犯了些错,被皇帝一旨罚下,他们这一族的人,三代都不能再入朝为官。
谢家是个大户人家,平时进学的子弟也不少,这一道旨意,让多少家人都痛哭不已,也让很多进学中的子弟就中断了学业。只能选择另一条路来走了。
而谢先生正好过了举人考试,正想入京赶考呢,就这么被打回来了。
随后,谢先生就来到了这阳林县,本来也是想来找个帐房先生做,哪知来了这里遇到了关大海。关大海听说他的事后,保举他来这个学堂做了先生。
对读书人谢先生来说,做一个先生肯定比做一个帐房好。所以,他选择了做先生。
这一做,就做了十来年的先生了,也在这阳林县就安了家。
谢先生的妻子,也就是当地一个秀才的女儿。夫妻俩倒是琴瑟合鸣,小日子过得也是很顺畅。
他们也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八岁,现在也在这个学堂念学,虽说谢家三代不能赶考,但总要有点学识。
女儿还小,才六岁,就跟着娘亲在家里学着怎么做点女红。
谢先生喜欢庄子毅,这个孩子处事不卑不亢,做事有度,知轻重,吃得苦,本身又聪颖。
“你怎么带着包袱?关家不要你了?”
看着庄子毅带着包袱,谢先生就皱上了眉头。关大海的人他还是了解的,毕竟,关大海也是他的恩人。
庄子毅忙道:
“不是,是我休假回家一趟。路过这里,来看看先生。”
谢先生一边打开门,把庄子毅引进自己的屋子里。在学堂里,每个先生都有一间自己的休息的屋子。
谢先生每天中午就带着儿子在这里午休,下午下学后,才带着儿子走一个通城,回到家里去。
“那就好,关老爷是一个很好的人。为人爽快,做事有轻重。所以我才推荐了你去他家教学。怎么样?在关家处得还好吧?”
“谢谢先生,在他们家我过得很好,得到关老爷和关小姐多方面的照顾。更主要是,我在关家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话让谢先生很感兴趣,怎么说,庄子毅现在都是过了举人考试的人了。而就他所知,关家也就关三爷也只能是识得点字的人。关夫人也就怕是会识点字,管个帐吧,还有人能让庄子毅学到东西?
庄子毅坐下来,把自己的庄子上看到的,学到的,都讲给先生听听,也把自己所得到的一些体会讲给谢先生听。
出身算是书香子弟的谢先生本来离这种农耕生活很远,但这些却是听得入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