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妈的家境一看就很殷实。
堂屋中的角落里不但堆了好多红薯,还有其他杂粮。
右侧楼梯间旁的粮仓中,更是堆满了稻谷。
但姜初阳却是没有被这些粮食给吸引。
而是看向了遗弃在鸡窝旁瘸腿的八仙桌。
这八仙桌的确是黄花梨木制作。
看精巧的做工,还有扎实的用料。
应该是明代传下来的好东西。
只可惜,瘸了一条腿。
这要想复原成以前的模样。
那可就有些难了。
毕竟有年代的黄花梨木可是很难找。
所以姜初阳在回过神来后,便如实跟胖大妈说道:“这八仙桌的腿我能修,但材料您得自备,我可找不出黄花梨木这样的好材料。”
“我家后院有,你跟我来。”胖大妈见姜初阳这样说,笑着就朝后院走去。
走到了后。
指着东南面墙角的一堆木头说道:“你去选吧!能用的话直接用就是。”
“行!”姜初阳点头,三两口将大碗中的面条吃完,将空碗递给了胖大妈,然后走向墙角挑选起来了制作桌腿的用料。
为了节约时间。
姜初阳选了一个大小合适的松木。
之所以选松木,那是因为松木好加工。
在拿出来清理了上面的泥屑后,姜初阳就去外面将工具箱给挑了进来,拿出斧头直接出料。
谁知道这才劈两下。
胖大妈的丈夫却是上前制止道:“小伙子,你这木匠没有学到家吧?我记得我们村里面的老木匠用圆木开料的话,那都要先用墨斗弹线才能用斧头劈的。”
“是吗?”姜初阳闻言笑了笑。
接下来他并没有解释。
而是挥舞着斧头继续劈起了松木。
很快,一个平整的横截面就给劈出来了。
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吃惊的是。
横截面不仔细看居然看不到劈痕。
而且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笔直的不像话。
这说明什么,说明姜初阳有两把刷子,木匠的基本功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独步,至少这用斧头开料的手艺没的话说。
要不然的话,学艺不到家的木匠。
那是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胖大妈丈夫在反应过来后。
整个人那是讪笑不已,也有些尴尬。
为了避免自己再班门弄斧。
当下连灰溜溜的跑了。
胖大妈看到这一幕则是笑出了声。
她这才发现,这个带着闺女的高个年轻人不简单。
至少这出门在外卖艺有点真本事。
而没有人打扰。
桌脚的料子很快就开出来了。
姜初阳用直尺兜了一下角。
见有些偏差。
当下拿起木工刨就开始刨平取直。
直到跟八仙桌缺失的桌角尺寸一致。
他才开始点线画墨,然后拿起手工锯锯起了三脚榫。
随着有节奏的锯木声响起,很快三脚榫就锯出来了。
姜初阳没有去休息,而是拿出斧头跟凿子,将八仙桌断在榫眼中的三脚榫给全都凿出来,然后将新的桌脚安装了上去。
好了后,姜初阳收拾起了工具,在同时让胖大妈检查。
八仙桌的桌腿除了支撑的作用。
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平衡。
要是长了,或者短了。
那可不是一個合格的桌腿。
胖大妈活了这么大的年纪。
自然是知道这最基础的一点。
所以第一时间就找了一个相对平的地面。
测试起来了桌腿的平衡。
见摇了两下一点动静都没有。
那是满意的连点头:“不错,不错!你的手艺没话说。”
“没话说那我就先走了。”姜初阳挑起了工具箱:“我还得去城里做生意。”
“行。”胖大妈将姜初阳送到了大门口,并且顺手送给了姜红薯好几个煮熟的红薯。
……
一行两人离开了柳家祠堂后。
就上了国道,然后沿着国道往槽头市走去。
一个多小时后,边走边做生意,很快就来到了槽头市的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