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百年一切终难足心,生命本就存憾之根。
那生之不知、道之患身、佛之是名,实乃圣哲于人身心幽微洞彻之明……
——自第六十二章“天乎人乎”
(二)
求神拜佛学道虽歧路以远,
却都始于内有所释、意有所安、情有所期、魂有所寄。
因此,
天地茫茫、时光悠悠百年纷扰里,
人精神着落不仅终会殊途同归,是不是更有一己相益路途、相胜津渡……
——自第二十章“无常无常”
(三)
圣人之生,
真人以成,
佛之为佛,
不知是天之偶然,还是人力学竭思更有修有行之早晚,
但世间之人,还真有一个开启明德之关隘、不误达真之要津吧?
而此中万千端绪枢机、一切问题根本,是不是或可归集百年生死究诘且更着落逆旅生命焦虑释然呢?
——自第六十二章“天乎人乎”
(四)
儒仁爱、道逍遥、释成佛究其所由,
不就多源天地之美于人深心感召,不亦多在人于天地之美无尽眷恋吗?
而此间此中,世人‘缘自觉知’那与天地之美心心相应,不仅人独有自然,是不是一切更秉之于自然……
——自第五十四章“人非自然”
(五)
世间自然非自然一体之人超凡入圣,便所谓君子之德、真人之范及人之成佛了吧……
——自第五十四章“人非自然”
(本章完)
.